1、如图为某中学教学楼前的红旗在旗杆上迎风飘扬的情景,该校的旗杆长度大约是( )
A.158cm
B.1580mm
C.15.8m
D.1.58km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可以从改善环境光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经常做眼保健操等方面进行,下列同学中读写姿势和灯光摆放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4、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扫码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扫描时应将二维码置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C.成人正常走一步的距离约
D.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用时约
6、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物态变化的例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结的霜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常温下,舞台上的干冰块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在教室里洒水降温,这是利用水汽化放热
D.露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7、2023年12月16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降雪等天气,郝闻的朋友用照相机拍摄了雪景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面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平面镜
8、如图是抚顺玉龙溪景区多名游客将雪圈连在一起共同下滑的情景。坐在前面雪圈上的乘客感觉自己正顺山坡而下,坐在后面的乘客感觉前面的乘客静止不动,前后乘客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树木和雪圈
B.地面和树木
C.树木和地面
D.雪圈和地面
9、如图所示的陕西特产水果,成熟后单个质量最接近10g的是( )
A.洛川苹果
B.西乡樱桃
C.蒲城酥梨
D.临潼石榴
10、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1、小明同学本学期学习了物理知识后,他对所学的物理量及其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为了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路程”
B.为了表示“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引起另一个物体也振动发声”——引入“回声”
C.为了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引入“热量”
D.为了表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入“密度”
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13、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
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该处海底的深度是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日常生活中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1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
B.冬天人们嘴里呼出的“白气”和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成因不同
C.夏天客车上开空调,窗户上经常出现“水珠”,“水珠”形成在窗户的外表面
D.冬天在户外用温度计去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木块的温度比铁块的温度高
16、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和升华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7、如图所示是某酒店门前的防疫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人远离机器人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小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
C.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10﹣5m
D.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5cm
19、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用麦克风唱歌可以提高响度
D.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20、陕西秦腔以其独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尤其是唱花脸的,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秦腔唱花脸为“挣破头”,是因为该唱腔能加快声速
B.锣鼓起时,我们可以区别出锣声、鼓声,是因为音调不同
C.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说明演唱时声音的响度大
D.扯开嗓子大声吼时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21、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2.5min
D.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2、如图所示,导航设置中有“我的语音陪伴”选项,用户可从中选择喜欢的公众人物作为导航播报员。这是利用软件模拟了这些人物发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3、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水面出现的倒影
C.露珠下的叶脉
D.日食的形成
24、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25、新材料是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新材料是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10月16日发射升空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采用了大量国产新材料,某零件采用最新铝镁合金制成,密度只有2.3×103kg/m3,体积为20cm3,则在地面时该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飞船进入太空后该零件的质量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6、一瓶铭牌标有5L的“鲁花”牌花生油,密度为0.94103㎏/m3,质量为________㎏。这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___㎏/m3。
27、巨大的飞机能够飞上天空,在于飞机机翼的上凸下平,这样特殊的结构使得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 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
28、在学习完“声的世界”之后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如图所示,“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9、“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______判断的;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发出的音调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递______的性质。
30、在测量中,由于选择的仪器精密度不高产生的数据差异是______(选填错误或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______避免误差。
31、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 (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千克.(ρ酒精<ρ水<ρ盐水)
32、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力匀速拉动木板A时,当木块B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木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方向水平________。
33、(1)图1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的_______不同,_______相同(前两空均选填“音调”或“响度”);用_______表示其响度的大小。
(2)自然界有一种会发出笑声的树,俗称为笑树,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它果实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面的籽撞击壳壁,由于_______使其发声。
3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______(选填“质量”、“密度”或“体积”);铁的密度是7.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若将一块铁切割掉一个角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 密度 同步练习1
小红、小明两同学分别用铝块、某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红同学用天平、量筒、质量不等的铝块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某种液体进行实验,先在烧杯中加某种液体后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用量筒测出某种液体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
(1)小明表二中记录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其产生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哪些方法处理上述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4)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5kg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为多少?与4.5kg水的体积相比较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水的密度是:1g/cm3,冰的密度是:0.9g/cm3)
37、如图所示为国内某厂商生产的名为“秦”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充满电后,能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以纯电动模式匀速直线连续行驶60千米。若该车总质量为1.5吨,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10%。求:
(1)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牵引力的功率。
38、农作物的选种是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来进行的,现配制了40dm3的盐水,质量为50kg。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问:
(1)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若不符合,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39、如图是玻璃砖,请将光线补充完整。
40、请在图中的O点画出物块在水中漂浮时受力示意图。
41、如图,请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