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
B.
C.
D.
3、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猎豹飞奔
B.时间流逝
C.小草长高
D.茶香四溢
4、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研发各种仿生机器人。如图甲所示的爬树机器人,图乙是该机器人某次沿竖直树干爬行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0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匀速向上运动
B.10s~25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爬行了7.5m
C.25s~30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向下运动
D.机器人在10s时的速度小于25s时的速度
5、铸造工人浇铸铁制物件时,把铁水倒入模具中,经冷却、处理等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个铁制物体.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铁水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6、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海波、石蜡熔化的实验中,海波与石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反射红光
C.桃花吸收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远大于声速,约为
B.图乙:艺术节上观众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图丙: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图丁:激动的鼓手用力敲打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9、下列关于热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海鲜下面铺碎冰保鲜——冰熔化吸热
B.用保鲜膜包裹蔬菜——减缓水的汽化
C.从冷柜里取出的矿泉水,其外壁“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液化
D.树上的雾凇——凝固
10、实验室有两瓶浓度不同的酒精溶液,一瓶为75%的消毒酒精(75%表示100mL的溶液中75mL为酒精,25mL为水),另一瓶为95%的工业酒精(95%表示100mL的溶液中95mL为酒精,5mL为水),由于浓度过高等原因不能作为日常消毒用。小阳为了区别两瓶酒精(分别标记为A、B),用天平和量筒分别多次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对应液体的体积V,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66.2 | 82.4 | 98.6 | |
62 | 79 | 96 | |
20 | 40 | 60 |
A.A液体为消毒酒精
B.测量B液体所用烧杯的质量是50g
C.体积为50mL的B液体中酒精的质量为42.5g
D.150mL的A液体与190mL的B液体的酒精含量相等
11、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D.为了保证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小区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90dB左右
1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浸没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B.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在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当水加热至沸腾后,小孔中有大量的的白雾冲出,离小孔越近看到的白雾越多,这是液化现象
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第一次和第二次得到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不同
13、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是甲的密度的2倍
B.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15、一辆小车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小车在0~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在0~2s内做加速运动
C.小车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车在4~6s内的速度为5m/s
16、关于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每次测量前都要甩,使进入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这是利用了水银的重力
B.水银体温计测温过程中,水银面上升,但管中水银密度不变
C.用示数为36.5℃的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测量37℃的体温,则最终读数仍为36.5℃
D.水银体温计之所以使用水银而不用水,是因为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更明显
1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8、如图所示,这是某些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对波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不同
B.乙、丙的响度和音调均不同
C.甲、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19、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2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75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8℃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23、物态变化不仅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其相关知识在社会发展、前沿科技上也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跨年晚会上使用干冰制造舞台雾气,看到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
B.深秋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D.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火炬“蓉火”使用的燃料丙烷,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其液化
2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
25、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再夺亚洲杯冠军。运动员鞋底凹凸不平,可以增大___________;运动员用力蹬地,就会运动,这说明力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
26、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54.4dB,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27、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的质量为250g,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旋翼提供的升力是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假设在月球表面上,该直升飞机模型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悬停在空中。
2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Δx,其中“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重力为1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0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该弹簧原长是________cm。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如下操作:
(1)轻轻拉动弹簧挂钩看是否有摩擦。
(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调整指针的位置(指针归零)。
(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中,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2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 传声最快的是_____。我们能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____不同。
30、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抓住拉环可以避免由于______对人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拉环在抓手处还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
31、刘子森用同一把刻度尺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25.69cm、25.67cm、29.68cm、25.6cm、25.69cm,则:
(1)子森同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2)物理课本的宽度为多少______cm,合多少______km?
32、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秒针转动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s,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s。
33、如图,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音乐水杯,向瓶子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此时发声体是______;水越多,音调越______。若用小锤敲击也能发出声音,此时发声体是______,水越少,音调越______。
34、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孵蛋的企鹅爸爸会高声呼叫企鹅妈妈,这里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企鹅妈妈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5、如图所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
(1)该实验的仪器叫做 ___________,液体压强通过比较 ___________来显示;
(2)观察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 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4)在进行(3)的实验时,都使膜保持朝下,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
36、校田径运动会上100赛跑时,某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记时,问:记时员的记时方法正确吗?若不正确,记时员给运动员多记还是少记了多少秒?( v空气 =340 m/s)
37、王爷爷准备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他先驾车到萍乡北站,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求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王爷爷最快到达萍乡北站还需要多长时间?
(2)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已知该高铁长200米,匀速通过一座桥共用时30s,求该桥全长多少m?
38、2018年元旦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梅州旅游,从丰顺到梅州大约是76km,小明看到了一下时间,从丰顺出发时间是9:30,到达梅州是时间是10:30,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小明爸爸驾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9、作图。
(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其重力为300N,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用水平力将弹簧压在竖直墙壁上,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41、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