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2、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3、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4、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5、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有趣的倒影
B.古代的日晷
C.生动的沙画
D.日食
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0~2s内速度越来越快
B.物体在2~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4~6s内平均速度为7.5m/s
7、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其中与图中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电影放映机
8、下列情景中与物理知识对应的是( )
A.荷花在湖面的倒影——光的折射
B.日食现象——光的反射
C.“海市蜃楼”——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9、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落荆门江树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白雪却嫌春色晚”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11、关于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罐底产生白霜——凝华现象
B.图乙,人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蒸发吸热
C.图丙,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现象
D.图丁,夏天的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汽化现象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B.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窗户出现的冰花是液化现象
D.春天,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
13、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 45 cm 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5、物理课时老师用一个封闭的铝罐装了一些“干冰”带到教室来,当他打开铝罐放在桌子上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罐口产生浓浓的“白烟”,一会又看见铝罐外壁出现一层白霜。以上现象中没有涉及到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6、沙画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艺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如图甲所示。乙中所述的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水中倒影
C.日食形成
D.雨后彩虹
17、液体温度计的示数变大时,其内部液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8、下列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心平气和时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8℃
19、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
C.蜡烛移到镜前16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要想在光屏上的像大一点,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20、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看见地上不发光的书本,是因为书本折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C.图丙中,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图丁中,表示的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2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硫酸,不打开瓶盖,便可判断(已知ρ硫酸>ρ水>ρ酒精)( )
A.丙瓶装酒精
B.乙瓶装酒精
C.甲瓶装水
D.丙瓶装硫酸
2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约1.8m
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m
C.武汉11月的平均气温约30℃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
2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24、下列实例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将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
C.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D.给盛酒精的瓶子加盖
25、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25°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___;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___,假如此时再把平面镜逆时针转过20°,则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
26、利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是_____,最后是_____。
27、如下图甲所示,射手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弦被手拉弯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的: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如图乙所示,手对弹簧的作用力大小相等,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有关。 甲、乙两同学各用3N的力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8、冬天在森林游玩,枯叶满地,不能将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乱扔,以防森林火灾,这是因为水未喝完的矿泉水瓶相当于______,对光有会聚作用。
29、家里洗菜池中没有水时,要提起池底出水口的橡皮塞很容易,洗菜池中装满水时,要提起橡皮塞比较费力,说明水对橡皮塞有 _____。将密闭性良好的液压计的探头放进装有水的洗菜池中,探头薄膜发生形变,可以观察到U形管液面产生 _____。
30、如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 ,图乙的温度为 .
3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的大小的工具;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N,此时它的读数是___________N。
32、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回家后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密度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 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_______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_____元/瓶,煤气价格应是_____元/千克。
33、(2分)(2014秋•张掖校级期末)有一粗细均匀的金属棒,体积是80cm3,质量是216g,它的密度是 kg/m3.若从全长的三分之一处截成两段,这两段的密度之比是 .
34、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A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5、某小组同学想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讨论实验方案时,小蔚同学认为本实验需要进行下面测量步骤,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测量步骤是______(请填下面的序号字母);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2)统一实验方案后,同学们开始进行实验:
①测量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小杰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图示,这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具体是:先______然后______,直到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②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蔚将砝码盒中最小的5g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指向位置如下图甲所示,则接下来他应该______(请填下面的序号字母);
A.调节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B.取下这个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
C.移动游码
③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4.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这时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cm3;
④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g;
⑤该小组同学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kg/m3;
⑥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6、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9:39 | 10:29 | 11:47 |
发车时间 | 09:00 | 09:43 | 10:33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3 |
(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保留一位小数)
(2)若列车行驶途中以36km/h的速度通过1600m长的高架桥,列车全部在高架桥上的时间是需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37、一辆列车匀速前进,当车头距某一隧道口700m处鸣笛,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听到了鸣笛的回声,求:
(1)列车行驶的速度?(声速按15℃时计算,声速340m/s)
(2)已知列车长200m,隧道长1000m,以此速度继续行驶,求通过隧道的时间。
38、根据图中所展现的情景,你能判断出图中的甲乙两件裤子谁干得快吗,请说明理由.
39、图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空中下降时的情景,请画出返回舱某时刻匀速降落时的受力示意图。
40、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41、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