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这句话中的“金人”指( )

    A.铁塑人像

    B.青铜人像

    C.锡塑人像

    D.黄金人像

  • 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3、他是“四大名旦”之一,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他毅然以蓄须来明志,表达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抗争之情,他是( )

    A.梅兰芳

    B.程砚秋

    C.尚小云

    D.荀慧生

  • 4、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真是令我们感动,您能在百忙中亲自来到我们家,让我们家蓬荜生辉,这么真诚的造访会让我们永远铭记的。

    B. 明天我会带去刚刚从书店买来的您的新作,希望您能在书里写上雅正、签名,以使我能珍藏。

    C. 那一天去你们家,虽然你不在,但家兄的盛情款待仍让我们非常感动,期望下次再去时能和你见面,以叙别情。

    D. 韩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又有深度,你们忝列他的门生,多么幸运,多么令人艳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站在当代社会、网络时代的高点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是在谈什么呢?

    有人说“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这种观点可以说道尽了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因为,对于我们的传统来说也好,对文化来说也好,它们不过是世世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在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

    说到中华文化的玄妙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曲”。昆曲向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艺术品位著称,被看做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关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剧具有了符合今天审美趣味的时尚色彩,在演出时,人们感叹“太美了,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人黯然神伤……”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可谓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解释,“罕有其匹”。

    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它走自己的路,处处坚持自身特色,但如果要融入社会与时代的大潮,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求新求异,从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时代精神。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载体。近年来,故宫推出的一系列“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比如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建筑彩绘“秘密皇宫”与“戒急用忍”等,“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 微信小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老IP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了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个性超拔的努力,让古老的故宫走入当代生活,融入时代的文化之中。

    这些年来,我们正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方向和方式来对待传统文化,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割裂传统文化,有的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浅薄和轻浮的解构和颠覆,更有甚者,干脆采取一种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事实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本就该是豆古常新的,这是其绵延五千年而不曾断裂的秘诀所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这也印证了文化和传统的生命力所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对于传统、对于文化,当代人应当谨慎地使自己的前进步伐不发生偏差,而不是轻蔑前人积累下来的庞大的精神遗产。文化是既向后看也向前看,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性包含着历史性,这蕴涵了双重意义;它既有高于历史的力量,又依赖于历史;它既决定历史,又为历史所决定。一个民族不能与历史、与传统割裂开来,我们需要进行好传统和现代的对接,这是时间给予我们的机会,也是历史要求我们担起的责任。

    (节选自《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我们是在谈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是世代积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B. 昆曲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形式是传统的,但她更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品味。

    C. 传统文化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应体现出时代的精神。

    D. 文化传统具有既高于历史、又依赖于历史,既决定历史、又为历史所决定的特性。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以设问引出“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的观点。

    B. 第三段以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例,论述传统文化具有玄妙之美,而昆曲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诠释。

    C. 倒数第二段批评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不正确的方式,从反面论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D. 文章从“是什么”“怎么样”两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不是存在于日常生活表面,而是一种精神的呈现,体现为一种思想、风度、气派。

    B.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之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消费行为。

    C. 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文物仿制,而是融入时尚元素,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

    D. 只有将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潭中游鱼由静止不动到瞬间逃离两种情态写了出来,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2)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歌一言三峡之长,一言猿声之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8)《菩萨蛮》中描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学家,常以“云”描写头发,如《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设问的形式从侧面写出琵琶声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次北固山下》写出了平野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模拟蜩与学鸠的口吻,展现了它们的目光短浅;用“_______”直接表达对二者的嘲讽。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阐释不要因为面临分离就悲伤哭泣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主客再次欢饮、酩酊大醉后放浪不羁的形象。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细致地写出茅草飘散各处的情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5)《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

    (6)古人常把月光比作流水,而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喻月光,已颇见才气,而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月光中之影,更是颇具匠心,令人称绝。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中想象前行之路,以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羁旅异乡,登楼远眺,杨柳、细雨、归舟等景物都是词人眼中所见。

    B.以“丝丝”描摹杨柳和雨,既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又富有音韵之美。

    C.楼太小,愁太多,因而楼藏不住愁,这样写暗含比喻和对比,形象生动。

    D.海棠花鲜艳绽放,词人以此春天之美景反衬哀情,更增添词人思归之愁。

    【2】明代杨慎《词品》云:“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而这首词做到了平淡而入调,请以“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两句为例,分别赏析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秋天时,蓬草的叶子很茂盛,秋风一刮就什么都没有了;冬天时,有些树木叶子掉光了,根在向更深处汲取营养,春风一到变得茂盛无比。不一样的根,不一样的结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