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一定生成CO2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干冰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稀硫酸能与石灰石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下列有关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物理性能有差异
B.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充分燃烧后产物完全相同
C.木炭、焦炭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水
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只要煤充分燃烧就一定不会污染环境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属于物理性质
5、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变
C.甲乙都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不变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化学性质相同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2
B.氟原子:F
C.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D.氯化铁的化学式:FeCl2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氧分子:2O
B.2个氢原子:H2
C.1个镁离子:Mg+2
D.铜元素化合价显+2价:
9、超氧化钾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该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
A.KO2
B.O2
C.K2CO3
D.CO2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和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D.该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1、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不明物体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氧又降温
D.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12、《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楠木制舟
B.轧蔗取浆
C.沙里淘金
D.烧石成灰
13、高铁在高速时刹车,易导致铜制闸片软化,影响制动效果。我国科研团队在铜制制动材料中加入三元陶瓷,攻克了高铁制动这一技术难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制闸片是铜的合金,属于纯净物
B.高速制动时摩擦生热,温度升高,导致铜制闸片软化
C.加入三元陶瓷改变制动材料组成,提高了闸片抗高温等性能
D.三元陶瓷在航天航空领域也可能有应用优势
1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试管洗干净后放回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5、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烤肉
B.剪纸
C.酿酒
D.呼吸
16、“海浩”是温暖的海面遇到冷空气时发生的一种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的自然现象。下列对海浩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停止运动
C.分子数量减少
D.分子体积变大
17、关于CO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将铜从氧化铜中还原出来
B.能燃烧,火焰呈蓝色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无色无味,易溶于水
18、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仅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Cu→NaCl
C.CO2→CO
D.H2O2→H2O
19、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B.氧化物中都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20、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D.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2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滴加少量液体
22、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3、“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凡是无色无味的水均可放心饮用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4、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O2
D.H2
25、氮肥厂利用N2和H2在有铁存在的情况下合成NH3。在此过程中铁加快了该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26、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27、请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受压体积变小_____;
(2)湿衣服在太阳光下更容易晾干_____;
(3)纯净物和混合物_____.
28、一氧化碳化碳的收集方法:物理性质→只能用___________法收集
29、据央视报道,有不法酒类生产企业在白酒中添加酯类物质以增强口感。下表中师几种常见的酯: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上述物质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甲酸甲酯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
(4)甲酸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5)甲酸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
(3)标出单质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已知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填空:
(1)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通常用_________(填化学式)改良酸性土壤。
(2)在日常生活中,若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呈酸性),若要减轻痛痒,我们可以涂________(填字母)。
A食醋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水 D“宝宝金水”(呈碱性)
33、某电视节目中有个“土壤兄弟”,提倡人们不要随地乱丢废旧电池,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还有个“空气兄弟”建议我们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推知它们只能是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区分它们,请你参与实验,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区分,并回答有关问题.试剂:
①试纸 ②
溶液 ③
溶液 ④稀硫酸⑤
溶液
| 所选试剂(填序号,每种方法只选择一种)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方法一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二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4、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节废镍镉电池可以使 1m2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下图是废镍镉电池中的镍镉渗入水体后经生物体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
(1)生物体 D 中镍镉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物体 A 中的镍镉浓度.
(2)除通过食物链的途径使镍镉进入人体外,镍镉还可以直接通过人的_____途径进入人体.
3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因为氧气 。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
(4)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可用装置B做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2)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
图2
36、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pH______的雨水成为酸雨,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空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2)中国政府已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洋垃圾”中的废五金含多种金属。若摄入下列金属元素会造成中毒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铅B.铁C.汞
(3)某水果蛋糕的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榄油、猕猴桃等,其中富含维生素是______,大米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填化学式),它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经酶的催化作用,被消化成为______(填化学式)。
(4)纸箱起火,可用水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5)某钙片部分标签如图所示,其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则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6)在一定条件下,Mg和MgH2的相互转化可以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其工作原理如图。
①氢气储存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氢气很容易逃逸,若氢气存储效率为10%,储存1kg氢气,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______kg。
37、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如果也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
(4)上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38、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硫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2)丙同学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测出 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3)丙同学将试管②中物质过滤,将滤渣放在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能说明酸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水、珍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如图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试管b中的气体为_______;
②这个实验说明水是_______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张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乙所示: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某同学发现下雨过后,井中的水特别浑浊,于是他静置一段时间井水后,利用过滤的方法将其净化,实验如丙装置:该图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写一种),若要进一步检验经净化后的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
40、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变化: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