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亚运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D.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2、我国首次获得公斤级钼同位素,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批量获得钼同位素的国家之一。如图是钼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钼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42
B.第3层电子数为8
C.相对原子质量为42
D.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绿受热易分解,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CuCl2
B.CuO
C.CO
D.H2O
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可以通过分解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CaO→Ca(OH)2
B.Mg→MgO
C.CaCO3→CO2
D.CuO→Cu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一根铁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B.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铁丝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碳和二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高温至恰好完全反应
6、家庭中使用医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时,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方式,如采取喷洒酒精的方式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其原因是
A.“喷洒”使用酒精的量不好控制
B.“喷洒”使酒精和空气均匀充分混合
C.“喷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D.“喷洒”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了
7、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做到
A.垃圾应分类回收处理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可排入黄河
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
B.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丙+丁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配制溶液
C.测溶液的pH
D.过滤泥水
10、氨气是未来汽车燃料的春天!氨气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D.反应过程中有温室气体产生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CO
B.CO2
C.CH4
D.N2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色烟雾
C.将稀盐酸加入大理石固体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4、关于化学药品的“取用”和“存放”操作中,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轮胎爆炸
C.葡萄酿酒
D.酒精挥发
16、铑(Rh)常用于汽车废气净化催化中,R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3,质子数为45,其核电荷数为
A.103
B.58
C.148
D.45
1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B.氯化钾
C.液氧
D.干冰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9、养鱼需要在鱼缸中放置气泵不断通入空气,主要是为了增加水中哪种气体的含量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0、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泄露的燃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药品
C.用煤炭取暖时,在煤炉放一盆水,可防止 CO 中毒
D.进入山洞、枯井、菜窖等地方时携带燃着的蜡烛或火把
21、草酸是“消字灵”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构成如下图。下列关于草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酸属于化合物
B.草酸的化学式为
C.草酸由2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组成
D.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22、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木炭粉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C | 鉴别H2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用肥皂水 |
A.A
B.B
C.C
D.D
23、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使温度降低的是
A.镁和稀盐酸
B.硝酸铵和水
C.氧化钙和水
D.氯化钠和水
24、历史文化知识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对文献记载的解读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OH
B.《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变化
C.《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烧的现象
D.《周礼》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
25、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进展。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内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22
B.元素符号Ti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47.87
26、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
A.制取
B.性质
C.收集
D.验满
2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箱除味剂常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性。
(2)碳单质可以用于冶金工业,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性。
(3)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性。
2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选择合适答案的编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反应温度②催化剂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④反应物浓度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A___________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B___________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C___________ |
D | 铜片在空气中根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D___________ |
29、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预防_______。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相比,较强的是_______。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
30、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___倍.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___.水是由___和___组成的.
31、现有下列物质:水、铁丝、氧气、硫磺、高锰酸钾,从中选出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物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__;
(2)有两种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3)物质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
(4)一种物质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___________;
3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实验中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用量,一般应该按___________取用,液体取_____________mL,固体需__________,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入_____________。
33、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请在下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物质名称 | 锌 | 生石灰 | 纯碱 | _____ |
化学式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 | _____ | _____ | _____ | K+、SO42- |
物质类别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锌_______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4)氩气____________。
(5)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7)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35、(15分)(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__ 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含量的___ __(填百分数)。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中固体药品贮存在 中,取用固体颗粒时宜用 ,粉末时用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 ,量取液体时用 ,视线应 。
(4)蜡烛火焰分为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燃烧后生成 和 。
36、如图是a、b、c三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将10ga放入1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2)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
37、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 接加热的是_______,仪器②加热的时候需要垫上_________(填名称)。
(2)小红同学要里取 40mL 水:应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选用的规格是_______ (填“10mL,50mL”或“100mL),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若俯视刻度, 则实际里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40 mL;
(3)常用作热源仪器的是_______(填序号)。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填 序号)。
3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四氧化三铁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黄色溶液。
【提出问题】四氧化三铁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四氧化三铁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有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
②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四氧化三铁,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产生大量的气泡 木条复燃 |
③ | 待②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中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 、洗涤、干燥、称量 | 称得固体质量为1g |
④ | 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震荡 |
|
【得出结论】
(1)实验③、④证明:四氧化三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四氧化三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拓展】请设计实验探究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哪种物质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39、如何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______
40、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
(1)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
(2)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3)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