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墨、金刚石和 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碳原子构成
B.化学性质相似
C.都由碳元素组成
D.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2、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
B.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
C.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
D.在文艺表演环节,水墨人诗画,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一风雅钱塘尽展眼前
3、科学家已经证实存在着一种新型氮分子——N60,以下关于 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N60和N2性质相同
C.1个N60含有30个N2
D.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40
4、森林防火宣传栏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5、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有助于课后巩固和阶段复习。下面是小聪同学在笔记中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6、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补充足够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8、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检验氢气纯度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
A.A
B.B
C.C
D.D
9、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A处观察到的有气体生成
C.B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10、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D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A.A
B.B
C.C
D.D
11、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气密性
C.夹持试管
D.蒸发食盐水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的脱色
B.汽油可乳化衣服上的油渍
C.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了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15、P、Q、R、S是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小珠同学对这四种气体按如图步骤进行鉴别,图中S代表的气体是
A.氢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氧气21%、稀有气体0.03%
C.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电光源等领域,是一种重要资源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7、下列历史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凿壁偷光
C.司马光砸缸
D.钻木取火
18、如图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水煤气”是混合物
B.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前的氧化物与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3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9、关于数字“2”的意义,表示2个原子的是
A.2H
B.Mg2+
C.2O3
D.CO2
20、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的是
A.SO2+2NaOH=Na2SO3+H2O
B.CO+CuO Cu+CO2
C.Fe+CuSO4=FeSO4+Cu
D.3Fe+2O2Fe3O4
21、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是四种元素的粒子
B.①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C.②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D.④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22、日常消防,预防为主。家庭生活中与用火有关的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火不离人
B.随手关火
C.水灭油火
D.定期检查
23、下列现象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没有关系的是
A.酸雨
B.潮涨潮落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被破坏
2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氧气验满
C.取用固体
D.加热液体
2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NaCl、CuSO4
B.CH4、HCl
C.Mg、 CO2
D.Ar、Cu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只取决于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27、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氮分子______。
(2)3个镁离子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_。
2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硫
化学性质 |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 反应文字表达式 |
能与硫反应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1)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______;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铁丝缠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在_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氧气集气瓶中;
(2)某学生用细铁丝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请找出引起实验失败的两点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
2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X 的名称是__________,试剂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3)用硬水作为饮用水会引发结石病,可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如图是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其制作材料中a是__________。
(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结束时可观察到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6)下列行为能够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 “中水”用于城市绿化
E 工业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30、结合如图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若观察时视线是仰视,则此时读出液体的体积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数。
(2)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盛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mL,如果在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的时候,应立即用______扑灭。
(3)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未经______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______向上。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4g烧碱,(1g以下使用游码)称量结束后老师发现他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那么该同学所称烧碱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6)酒精灯中的酒精量最多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
31、在①氧气 ②氨气 ③氮气 ④铁丝 ⑤稀有气体 ⑥红磷等物
质中,请用序号填空:
(1)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其中氧气的含量,最好应选用的可燃物是___________;
(2)用于充入灯泡以使灯泡经久耐用,并能使灯泡在通电时发出特殊颜色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薯片塑料包装袋里充装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4)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32、用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汞原子________;
(2)3个铵根离子________:
(3)氢氧化钡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
33、请按要求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镁离子_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3)2个硫原子______;
(4)一种氧化物______。
34、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与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请你完成下列空白:
(1)水与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2)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作用。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____。日常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_____。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 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
A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 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 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 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35、写出相应的元素名称。
(1)C1__________。
(2)H______________。
(3)Ca____________。
36、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中盛有等量水。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左管中,并盖紧胶塞。
(1)该反应中红磷燃烧现象为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先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后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半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处。
(3)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7、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验证——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中和反应为例.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 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 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不能说明,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补做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38、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和技能,会用实验手段制取某种气体,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Ⅰ 制取气体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需要制取一种气体,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不写具体操作)。
主题Ⅱ 气体性质探究
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5)实验Ⅰ中,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④号棉球先变红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①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6)实验Ⅱ中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向甲、乙两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两瓶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探究过程中设计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
主题Ⅲ 废液成分探究
(7)同学们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HCl
【查阅资料】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倒入烧杯中。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方案二 | 取一片pH试纸,将样品滴在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 pH______7 |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认为方案一不足以证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
主题Ⅳ 废液处理
实验结束,同学们提出废液一定要进行绿色化处理。同学们合理处理了剩余溶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钙固体。简述处理剩余溶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钙固体的主要操作过程:___________。
39、将等质量的铁、锌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则甲代表的金属是_____。
40、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
(3)家用燃气灶有时火焰发黄,锅底出现黑色,原因是_____,危害是_____,且_____。黑色的物质是_____。
(4)2017年10月26日,唐山制造的世界首列商用型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在唐胥铁路运营啦!它的动力来自氢气燃烧,唯一的排放物质只有_____,是真正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