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是第一周期元素
B.碳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2、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电解水
D.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3、现有50克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
A.5.85
B.6.25
C.11.7
D.12
4、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2种生成物可能是
A.Ca(OH)2和O2
B.CaO和O2
C.CaSO4和O2
D.CaCl2和O2
5、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黄河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水
D.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代替漫灌可节约用水
6、“五水共治”自来水的水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高铁酸钠正逐渐代替氯气被用作自来水的净化消毒,它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高铁酸钠(Na2FeO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O(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2
C.+3
D.+6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D.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也可以形成离子
8、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零碳甲醇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是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甲乙质量之比等于生成丙丁质量之比
B.丙的化学式为CH3OH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分子数之比为3:1
9、硝酸铵(NH4NO3)可作为农业上常用的化学肥料,利用空气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浊正确的是
A.步骤I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氧气和氮气,属于分解反应
B.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C.步骤III生成两种氧化物,其质量比为10:9
D.上述流程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共有4种不同的化合价
10、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
B.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变少
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会分解很慢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方法 |
A | Cu | CuO | 空气中加热 |
B | CO2 |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FeCl3溶液 | CuCl2溶液 | 加足量铁粉,过滤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A
B.B
C.C
D.D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水、干冰
B.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
C.单质:液氧、水银
D.氧化物:二氧化碳、过氧化氢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3
D.④
14、化学观念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相关化学观念分析正确的是
A.变化观: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分类观:空气、矿泉水、液氧都属于混合物
C.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D.守恒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15、根据NH3的化学知识,有关NH3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化学知识 | 实验室用固体NH4Cl和固 体Ca(OH)2加热制取NH3 | NH3能与硫酸反应 | NH3易溶于水 |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
实验 | 制取:
| 干燥:
| 收集: | 验满: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16、关于丁酸乙酯(C6H1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3 : 8
C.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1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黄铜和铜片相互刻画,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硬度的高低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18、201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
B.燃气泄漏时,打开抽油烟机通风
C.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通入氧气后点燃 |
B |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 | 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现象 |
C |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 加入MnO2后,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
D | 鉴别CO2和H2 | 闻气味 |
A.A
B.B
C.C
D.D
21、下列化学符号的解释正确的是
A.——2个铁原子
B.——两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3个氢离子
D.——钠元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灯体外部材料使用了再生铝合金,并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使燃料丙烷(C3H8)充分燃烧而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都不会熄灭。
【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类使用金属铜晚于铝
D.铝制品表面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2】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不完全燃烧会污染环境
B.丙烷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
C.所有的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种灯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2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成蒸馏水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时,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4、空气是人类共有宝贵的资源,其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A.78%
B.21%
C.0.94%
D.0.03%
25、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常用的化石燃料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C.将煤块碎成煤粉可以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D.图书、精密仪器等物失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6、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27、将下列数据用序号填空:
①、45° ②、90° ③、 ④、
⑤、0.1g ⑥、0.01g
(1)在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___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
(3)给试管里面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___角,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
2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极.
(2)验证B试管里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
利用了该气体的_____性,属于_____(“物理”或“化学”)性质
(3)写出产生A、B两管内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该实验说明,①水由_____组成,②_____.
29、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实验时必须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 __________
30、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水分子电子数相等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性质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分子大小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4)在机场、地铁等地常设有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软化硬水
(5)取少量直饮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并搅拌,发现___________(填现象),则为软水。
31、从空气、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
(2)包装食品时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3)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白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多的是_______。
32、某护士为一位病人滴注5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计算500g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33、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_____,白色晶体是_____、_____、_____.
(2)(本问写化学式)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无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
(3)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4、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二个硫原子:_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5)三氧化硫:_____。
35、已知A、B、C、D、E四种粒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2)E属于____原子(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电子,离子符号为_____。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由此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关系密切。
36、根据下列结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示意图表示的粒子符号:B_____;E_____。
(2)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4)在化学反应里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5)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
(6)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
(7)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_____。
37、下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装置,如果用F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
3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B装置的质量差和C装置的质量差,然后计算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A中氢气通入装置B的玻璃管内可生成水和红色铜,B中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_______。反应前后装置B玻璃管的质量差是参加反应的_______元素的质量。
②装置C的U型管内现象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
③不考虑稀硫酸溶液和空气中水分的影响,装置不漏气,若C中药品不足量,该实验测得m(H):m(O)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④实验测得反应前B装置的质量为a和C装置的质量为b克,反应后B装置的质量为c克和C装置的质量为d克,由此列式计算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39、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
40、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想验证其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于是将碱式碳酸铜装入试管,且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试管口旋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根据以上描述,该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计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