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稀有气体可以作保护气,所以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2、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B.氧气曾被人们叫做“养气”,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都正确的是
A.2C2H5OH——两个乙醇分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氯化铁——FeCl2
5、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Mg
B.滤液可能是蓝色的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Mg(NO3)2
D.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实验室电解水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体积
B.装入固体粉末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
B.非金属单质:汞、氢气
C.化合物:一氧化碳、液态氧
D.混合物:石油、食盐水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是
A.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至过量
10、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1、下列方案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铁比铜活泼的是
A.比较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铁片、铜片的硬度
B.比较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铁片、铜片的密度
C.将同样大小的铁片、铜片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将氧化铁和氧化铜分别加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1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As)、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砷位于第五主族
B.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3As5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铝能与盐酸反应,故镓也可能与盐酸反应
1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保护法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1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中加入60℃的热水有隔绝空气的目的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15、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16、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居里夫人
1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18、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①试管中白磷燃烧;②热水中白磷未燃烧;③试管中红磷未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现象①②推知:燃烧需要氧气
B.由现象②③推知: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C.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
D.气球既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又可防止污染空气
19、取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如果将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X>Y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用于制冰块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液氢用作火箭燃料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21、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容易晾干,其原理是
A.水分子变大更快
B.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水分子分解更快
D.以上原理都有
22、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中,就地焚烧生活垃圾
C.工业上,积极整改污染企业
D.生活中,提倡公共交通出行
23、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的是
A.瘦肉
B.豆腐
C.蔬菜
D.米饭
24、下列各组金属,其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错误的一组是
A.K、Ca、Na
B.Al、Mg、Zn
C.Zn、Fe、Cu
D.Cu、Hg、Ag
25、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夜晚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火灾逃生时乘坐电梯
2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7、(9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
Cu2(OH)2 CO3。他们以Cu2(OH)2 CO3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 。
(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 ,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剂E可选用 溶液。写出固体C与试剂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镁 | 氧化铁 | 硫酸锌 | 硝酸银 | 碳酸 | 氢氧化铝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__;
②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
③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
④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钠__;
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__.
29、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离子 _______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______
30、中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其剖面图如图。
(1)先秦《考工记》中有关青铜成分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注:此处“金”指铜),由此可知,雁鱼灯灯体的材质硬度比纯铜________(选填“大”或“小”),则雁鱼灯灯体属于________材料。
(2)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蚀。该绿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用棉签蘸取________(填化学式)擦涂去除。
(3)雁鱼灯的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________(选填“扩大”或“减小”)进风口从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4)雁鱼灯的大雁脖颈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引入水中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若以酒精为燃料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1、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 |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璃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 ___________ | 固体中含有水。 |
② |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 溶液呈___色。 | 固体中含有Fe2O3。 |
③ | 收集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 | 有爆鸣声。 | 固体中含有 _________。 |
④ | 将上面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 有黑色固体。 |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A部分浸入蒸馏水 、 B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___。(填”A”或”B”)
32、分析碳、铁丝二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B实验中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 ;检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需要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3)野炊时,常将木柴劈成小块燃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4、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表示,一个
粒子中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个电子。
35、现有①铁丝 ②硫磺 ③红磷 ④镁条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⑵常用做烟幕弹的是_______________;
⑶常用做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⑷常放在灯泡中防止钨丝被氧化的是_________;
⑸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_________。
3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第15号元素的名称_____。
(2)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变成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
(3)从上图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_____(写一条)。
37、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g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填序号)。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标号)
(4)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_,目的是______。
(5)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6)称量NaC1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7)在配制过程中,能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向烧杯中倒NaCl时洒了一些
③氯化钠晶体不纯④配制溶液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
3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
(3)装置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9、“氧循环”、“水循环”和“碳循环”是三大重要循环。
(1)自然界“氧循环”过程中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动植物的呼吸和________。
(2)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变化过程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从微观角度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自然界“碳循环”的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①含碳单质的矿物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②海水吸收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该反应与绿色植物吸收CO2相比,反应物相同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0、某化肥中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市场上销售的某种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80%,则100克这种化肥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请写出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