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都是离子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D.燃烧一般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属于燃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A.Al(OH)3
B.Fe(NO3)3
C.Al(NO3)3
D.Al2O3
4、下列化学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A.两个氧原子:O2
B.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D.一个碳酸根离子:
5、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O和CO2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B |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CuO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C | 鉴别水和双氧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
D | 鉴别水和白醋 | 闻气味 |
A.A
B.B
C.C
D.D
6、根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分子个数 | 体积 | ||
0℃,1个标准大气压 | 20℃,1个标准大气压 | 0℃,2个标准大气压 | ||
17g氨气(NH3) |
| 22.4L | 24L | 11.2L |
A.氨气的体积只与温度有关
B.温度升高,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C.1个氨分子的质量很小,可以通过17g/个计算得出
D.1个氨分子的体积也很小,也可以通过22.4L/个计算得出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
B.过滤
C.闻气体
D.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9、中国秉着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2060年前努力达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
C.碳单质
D.含碳物质
1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硬铝、18K金
B.盐类:NaOH、NaHCO3、K2SO4
C.铵态氮肥:(NH4)2SO4、NH4NO3、CO(NH2)2
D.溶液:生理盐水、白酒、蒸馏水
11、以下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 |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 | 打开香水,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A.A
B.B
C.C
D.D
12、利尿酸(C13H12Cl2O3)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能快速降低体重并稀释尿液,可以掩盖服用兴奋剂而逃避检查,因此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尿酸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利尿酸分子是由30个原子构成
C.利尿酸属于兴奋剂
D.利尿酸中碳、氢、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2:2:3
13、根据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Mn + CuSO4 = MnSO4 + Cu;判断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A.Cu>Mn>Hg
B.Hg>Cu>Mn
C.Mn>Hg>Cu
D.Mn>Cu>Hg
14、“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在农历三月三当天会举行各种习俗活动。下列习俗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对唱山歌
B.蒸五色糯米饭
C.跳竹竿舞
D.抛绣球
15、碳家族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有超过三千万的成员。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一氧化碳因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石墨、金刚石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单质
D.古代字画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爆炸
C.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1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完全燃烧,且产物一定有二氧化碳
B.水是常用的灭火剂,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D.有效控制燃烧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
18、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炼铁化学原理,他的操作、原理及观察到现象正确的是
A.反应前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反应后应先撤去酒精灯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B.用酒精灯点燃尾气,节约能源
C.黑色赤铁矿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D.反应原理为
19、2024龙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下列新年活动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敲钟迎新
B.张贴对联
C.燃放礼花
D.制作果盘
2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量筒读数
D.过滤
21、农业配制KNO3无土栽培营养液,一般先配制成浓缩液贮备,再用水稀释使用。下图为配制KNO3浓溶液的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量水时应选取50mL的量筒
B.图2溶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C.实验室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硝酸钾晶体
D.20℃时可配制出质量分数为31.6%的硝酸钾溶液
2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2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B.对一个反应来说催化剂具有唯一性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加入高锰酸钾能够加快反应,所以高锰酸钾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同一个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
24、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吸热反应
B.氧原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C.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25、比亚迪公司发布的刀片电池主要成分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已知该化合物中Li的化合价为+1价,Fe的化合价为+2价,则LiFePO4中P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2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1)NO2_____ _
(2)2NA____ __
(3)____ __
(4)Mg2+___ ___.
28、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严格防控,科学消毒。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够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包膜分子并使其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医用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
(1)75%的医用酒精使其蛋白质变性,是利用了医用酒精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医用酒精要______保存。
29、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下图所示实验都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一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二是因为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需要与氧气接触;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
3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洁净的空气 ②CO2 ③Cu ④自来水 ⑤液氧 ⑥冰水混合物 ⑦KMnO4 ⑧水银
31、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1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则亚硝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
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中注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图中c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a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
3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
(1)2018年10月24日上午,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横跨“伶仃洋”。海洋中蕴含丰富的水资源,海水属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我们可以通过_____操作除去海水中的难溶性杂质。用_____来检验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诗云“满架蔷薇一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一院花香的原因是_____。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6、生产、生活、实验室中常需配制溶液。
(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毫升;固体只需要_____即可。
(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g。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37、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
(1)用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编号),试管口要放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③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
④采用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8、实验室现有如下实验用品:氯酸钾、稀盐酸、稀硫酸、二氧化锰、石灰石、火柴、药匙、镊子、升降台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空白:
(1)仪器④的用途: ___________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3)若补充仪器 ___________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
39、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________,另一方面要 ________
40、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说出灭火的原理。
(1)做实验时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______
(2)扑灭森林火灾时,常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
(3)用嘴吹灭蜡烛。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