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冬以来,由肺炎支原体入侵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被免疫系统清除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为( )
A.免疫防御
B.免疫监视、免疫防御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B.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B.图中的,
,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K中能量包括兔子遗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等
4、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都属于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或回收
D.②与④结合后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5、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基本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包括( )
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完整植株
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
6、食物中的有些成分会影响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喜食酸性或碱性食物的人血浆pH易发生紊乱
B.常吃咸鱼的健康人细胞外液渗透压会显著升高
C.某些食物中的辣椒素可以作为激素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D.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以影响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
7、科研人员对一块盐化生境中的碱蓬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盐化生境中碱蓬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等数量特征
B.影响碱蓬种群特征的非生物因素只有盐、阳光
C.该盐地中碱蓬的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测定碱蓬植物上蚜虫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8、如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的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d区域也能正常产生动作电位
B.图中c区域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C.正常情况下,在体内轴突处的兴奋传导都是双向进行的
D.钾离子流出神经元和钠离子流入神经元都需要消耗ATP
9、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
B.新型冠状病毒能在a中增殖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
D.某人营养不良会导致d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10、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能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有呼吸中枢等多个调节中枢
11、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及作用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单侧光和重力均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衰老的细胞
D.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两重性有关而与其运输无关
12、现在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3、今年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7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生命之谜”被打开,据此,人们对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得以开启更深入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用实验证明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D.DNA转录需要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14、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B型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柯萨奇B型病毒侵染后的靶细胞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D.柯萨奇B型病毒在胰岛B细胞内增殖,导致其裂解而不能合成胰岛素,从而诱发糖尿病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D.乙烯是在植物体特定部位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16、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依次是( )
①树木年轮的形成
②苹果树不适合在热带地区栽种
③菊花在夏季不开花,在秋季开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A.温度 温度 光照长短 温度
B.水分 温度 光照长短 温度
C.温度 水分 光照长短 温度
D.温度 温度 温度 重力
1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利用茎尖切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琼脂块①和②中只有①出现放射性
B.若抑制茎尖切段的细胞呼吸,琼脂块①和②中均无放射性
C.若琼脂块③和④中均有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D.IAA和ABA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
18、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柿子的发育
B.黄瓜茎端的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C.用一定浓度的6—BA(细胞分裂素类)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D.缺水使植物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19、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幼苗的尖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幼苗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幼苗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组 | 甲 | 乙 | ||
琼脂块 | 左 | 右 | 左 | 右 |
α角/° | 4.4 | 13.5 | 9.0 | 9.1 |
A.单侧光可以使苗尖端的生长素由背光侧往向光侧运输
B.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从幼苗进入琼脂块
C.据实验结果可知,乙组中云母片阻止了幼苗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D.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光照的增强,甲组右侧琼脂块引起的α角逐渐增大
20、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会影响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波动往往同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B.天敌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昆虫病毒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若蝗虫的种群数量超过 K 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D.非密度制约因素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21、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于20岁至40岁育龄期女性,多数患者面部会出现跨越鼻梁的蝴蝶状红斑,男女发病比达到1:9,可累及肾脏、心血管、肺、眼部等器官组织,显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发病
B.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
C.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D.长期使用免疫激活剂可缓解该病症状
2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龄大小、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环境因素使某种动物的性成熟推迟,会使其出生率下降
C.用样方法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分布均匀的地方取样
D.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3、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
B.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D.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
24、下图中的甲、乙分别是健康成人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两个类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B.图甲的运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而图乙的排尿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C.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控制它们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D.通过途径③的调节使膀胱缩小,通过途径④的调节使膀胱扩大
2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影响三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密植条件会引起植物相互遮阴导致植株感受到的光照质量发生改变,从而激发植株茎秆伸长等避阴反应。请问答下列问题:
(1)光作为一种信号调节植物生长时,需要____(物质M)的参与,接收到光照后其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与远红光的比值(即R/FR)减小,原因是____。R/FR的变化可引起植物的避阴反应,使植物制造更多有机物,从光合作用过程的角度分析、原因是遮阴使茎和叶柄等发生的变化有利于植株捕获更多的光能、生成更多的____,用于____,从而制造更多有机物。
(3)研究表明物质M可感知R/FR的变化、进而促进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的合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下图。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②该小组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请补充并完善该实验方案:____。
26、如图为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参与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的示意图,甲、乙分别代表两类血糖调节异常患者的细胞.据图回答:
(1)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 (填图中数字序号)等过程,使血糖浓度降低.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 ,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2)在体液免疫中,受到抗原的刺激, 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抗体对自身的攻击而导致的这些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
27、机体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图为某种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示意图,A、B、C代表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三个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2)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A”“B”或“C”)可以代表呼吸系统;虚线方框内的三种液体称为________,用“→”在虚线方框内表示出这三种液体间物质交换的关系___________。
(3)进入高原地区,有些人会出现高原反应而病倒,说明___________。炎症会增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蛋白进入________________,导致机体发生水肿。
28、植物生命活动主要受多种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它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
(2)下图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后,胚芽鞘发生弯曲的情况。
若在该图的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θ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除去顶芽,C组不去顶芽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一段时间后发现,C组侧芽长度大于A组,小于B组。这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可___________。
29、分泌蛋白、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以及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定向转运过程都是通过高尔基体完成的,下图表示高尔基体定向转运不同蛋白质时的不同机制。
(1)溶酶体酶包装和分选时,酸性水解酶先被M6P标记,标记后的酶与M6P受体结合,才能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M6P受体的本质是______,若抑制M6P受体基因的表达,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调节型分泌是指新合成的可溶性分泌蛋白在分泌泡聚集、储存并浓缩,只有在特殊刺激条件下才引发分泌活动。据此分析,胰岛素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可调节型分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型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有__________。
(3)组成型分泌除可以为细胞外提供酶、细胞因子等物质外,还可以为细胞膜提供组成成分。据图分析,抑制组成型分泌会影响可调节型分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数字顺序填空:
实验序号 | 待检物质 | 试剂 | 颜色反应 |
1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⑤ |
2 | 脂肪 | ③ | 橘黄色 |
3 | ①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4 | DNA | 甲基绿 | ⑥ |
5 | DNA | 二苯胺 | ⑦ |
6 | ② | 吡罗红(派洛宁) | 红色 |
7 | 淀粉 | ④ | 蓝色 |
(1)① 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需要水浴加热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
31、半个世纪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的“酸生长假说”,至今这一假说仍在不断发展。
(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___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作为___,几乎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
(2)研究发现,胚芽鞘切段在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加入生长素后大约10分钟,就可观察到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生长素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质子泵)的活性,生长素诱导的H+外排促进细胞壁的伸展。
①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起着促进细胞___、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表现为___。
②依据“酸生长假说”,人们作出以下预测,其中与假说不相符的是___。
A若用含H+的缓冲液处理细胞壁,则可能促进细胞的短期生长
B.能促进H+外排的膜蛋白复合物应该能促进生长
C.中性缓冲液不能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
③科学家用生长素诱导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该结果是否可作为支持“酸生长假说”的证据?请作出判断并写出论证过程。
判断结果:___(填“是”或“否”)。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
32、左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图,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虚线内物质构成的环境称为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
(2)填写左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E______。
(3)当人接触过敏原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现象,请从渗透压变化角度解释出现水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______和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5)右图②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①④⑥中的______处。④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6)如果右图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④⑥⑦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______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