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的作用。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细胞免疫等功能。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一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注射PD-L1抗体,可以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有助于对肿瘤的免疫治疗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 2、十月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如图为某人感染流感后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 B与细胞C直接接触是激活细胞C 的信号之一

    B.图示过程为体液免疫,发生在细胞内液中

    C.细胞 D为浆细胞,只有细胞D能分泌抗体

    D.若该患者再次感染该病菌,则会发生细胞E 分化为细胞D的过程

  • 3、科学工作者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 N =N0 λt,其中λ为 1.5%

    B.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该种动物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其年龄组成呈稳定型,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 4、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3年11月30日,国家卫健委表示,我国艾滋病经输血感染病例接近零报告。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母婴传播也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患者经合理干预有可能生下健康孩子

    B.HIV主要侵染免疫系统中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感染者将无法检测到相应的抗体

    C.感染HIV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往往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

  • 5、依据图示,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只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 6、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症状。运动时切忌穿着棉质内衣,因为其吸汗多,造成蒸发散热增加,容易引起失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天气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造成失温

    B.户外高强度运动时,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为肝脏

    C.寒冷天气下,机体骨骼肌战栗,呼吸酶活性上升

    D.人体皮肤散热的途径除蒸发外,还有辐射、对流和传导

  • 7、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

    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

    D.该实验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受精时配子的随机结合

  • 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

    B.刺激感受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收兴奋后产生动作电位

    C.若脊髓受损,无论刺激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相应的肌肉都不会发生反射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应不一定是条件反射

  • 9、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需要输注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D.炎症患者可输注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消炎药物

  • 10、一个物种在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时所拥有的生态位称为基础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捕食者存在时所拥有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大草履虫和绿草履虫属于两个物种,如图分别为两者单独培养(图 a、图 b)以及混合培养时(图 c)种群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为种间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均在第 8 天左右达到最大增长速率

    B.大草履虫在混合培养时的实际生态位窄于其单独培养时的基础生态位

    C.图 c 的变化趋势是混合培养时两种生物自身繁殖等特点上的差异所致

    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等可以反映物种的生态位

  • 11、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到脊髓

    B.②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

    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大脑控制

    D.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12、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检测激素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结果以及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分裂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都较高,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

    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

    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D.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同时存在多种激素,器官生长发育的阶段取决于某种激素绝对含量的高低

  • 13、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可能是外来物质,也可能是机体自身物质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参与

    C.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是由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D.找到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 14、“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采取“巨型稻+青蛙+泥鳅+鲤鱼”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粮渔共赢,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谐共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这是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

    B.多种动物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稻田中青蛙、鲤鱼等可以取食害虫,这种控制害虫危害的技术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之和

  • 15、许多谚语、诗词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是由于虎的营养级较高,获得的能量少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16、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⑤为固氮过程,进行该过程的生物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

    B.③为硝化过程,进行该过程的生物一般是分解者

    C.④和⑦过程可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同化氮元素

    D.在生物群落内部,氮元素一般以有机氮的形式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进行传递

  • 17、哮喘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IgE, IgE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引发哮喘,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的原理,IgE的量越多,哮喘症状越严重

    B.IgE与肥大细胞结合后,产生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下降

    C.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D.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的过敏原

  • 18、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一般是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图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给①适宜刺激,②③均产生动作电位

    C.甲、乙分别代表高级、低级神经中枢

    D.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

  • 19、植物生长过程中既受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调节,各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

    B.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完成中表现出的效应相抗衡

    D.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 20、下列关于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都属于蛋白质

    B.都在细胞内发挥其作用

    C.发挥作用后都立即被灭活

    D.都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 21、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d都要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到达靶细胞

    B.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来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 2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分泌激素

  • 23、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染初期就丧失免疫清除功能

    C.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 24、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①初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2)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填 “无机碳”或“有机碳”)。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h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 26、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30℃)、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植物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1)。图2中的 X、Y、Z 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单位:千勒克斯klx)、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klx时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mol·m2·h1,在此条件下若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

    (2)若比较图2中Z曲线的k、a两点,_____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3)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对应图1中的光照强度为_____klx。

    (4)Z曲线de段和fg段下降的原因是否相同?_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 27、在本土柏木村酒厂白酒发酵的窖池中调查发现,当培养液的p≤4.5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逐渐受到抑制,甚至停止。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3.5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发酵过程中,客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________(填“下降”或“上升”)。

    (2)取窖底泥,溶于10mL无菌水中,再取1mL上清液接入一定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天后分别接种到不同酸碱度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见下表。为选择合适的菌种,根据培养结果,可从表格中pH范围为__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菌种。注:“+”越多表示菌体长得越好

    pH=5

    pH=4

    pH=3

    pH=2.5

    pH=2

    +++++

    ++++

    +++

    ++

    (3)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纯化培养,取最终稀释了106倍的酵母菌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要将涂布器________后才能进行操作。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组的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99个、92个、94个,则可以推测酵母菌液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较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菌株

    A

    B

    C

    特点

    pHW3.5时,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PHW3.5时,生长代谢正常,pH46时不正常

    pH2.56,生长代谢正常、优于其它常规菌种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_______菌株更适合作为白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Ⅰ

    BclⅠ

    Sau3AⅠ

    HindⅢ

    识别序

    列及切

    割位点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______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________态的大肠杆菌。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______________

    (3)若BamHⅠ酶切的DNA末端与BclⅠ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________(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Ⅰ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________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 29、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腺分泌胃液,该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按下表所示步骤连续进行了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的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胃泌素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胃酸可以专杀进入胃内的细菌,这一抵御病原体的防线属于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2)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_(神经、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3)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还需要确定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因此,需要设计步骤4,步骤4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收集并记录____________

  • 30、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J片,镊了,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方法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下列数字填写)。

    ①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②盖上盖玻片

    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展平在水滴中

    (2)B步骤在低倍显微镜下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_________,以

    及原生质层的位置,目的是_________,若此过程中发现显微镜视野较暗,应调节________

    (3)E步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在另一侧________。这样重复几次。

    (4)F步骤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

    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5)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多选)________

    a.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差异

    c.原生质层相当于与半透膜

    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e.细胞壁有纤维素构成

    f.测定细胞液浓度的范围

  • 31、已经肯定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棉花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棉花植株生长发育时期,部位①的生长素浓度____部位②,且部位①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部位②,但如果缺氧将受阻,则运输方式是____,要想棉花丰产,就要去除___

    (2)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可以促使棉纤维的发生和生长,使棉纤维既多又长。研究者比较了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前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含量,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

    (3)如甲图③部位显示可知,此时棉花植株体内激素____含量升高,同时它还能____种子萌发,则促进____增多,两者相互拮抗,共同调节。

    (4)为了延长棉花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施的植物激素是____,收获后的水果也是使用该激素进行储存保鲜;而如果试图除去棉叶便于机械采收,可考虑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和________

  • 3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表是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所有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表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单位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GP

    NP

    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8.8

    3.4

    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1)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各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表中①所包含的图中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在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碳以___________形式沿着图中所示渠道进行传递。

    (4)由于某种传染性疾病,该生态系统中的羚羊数量大量减少,但该生态系统仍能维持相对稳定,据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