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不建议食用发芽的马铃葬块茎,因为其中含高浓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龙葵素,龙葵素中毒者的腺体分泌增强,导致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已知乙酰胆碱酯酶可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通常储存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可使K+通道打开
C.龙葵素可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进而导致腺体分泌增强
D.乙酰胆碱酯酶可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2、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树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B.胰岛素激活 InR 后,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坏死
C.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能抑制GLUT 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D.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 的激活能力下降,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增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使血糖升高
3、广东开发出稻田养河蟹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改变了稻田单一的种植结构,获得经济、生态双赢。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虫、杂草,还能松动田泥;稻田能为河蟹提供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及所占用的资源就是其生态位
B.稻田中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了光能的利用,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
D.在提高稻田中河蟹种群密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4、种群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自然种群中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一定持续下降
C.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可能有差异
5、进行“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低温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酶的活性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的复制
D.降低细胞分裂速度
6、科研人员以β-甘露葡萄糖酶为核心研究材料,在其N端找到了两个关键的氨基酸位点,将这两个位点的组氨酸和脯氨酸分别替换为脯氨酸后,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合成改造后的高热稳定性蛋白质的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B.替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实际可通过改造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实现
C.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PCR等技术检测细胞内是否合成新的目的蛋白质
D.制备过程中应先获得目标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再预期其生物学功能
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生物可能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B.曲线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绿色开花植物,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曲线c代表的生物可以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D.曲线a、b、c可以代表不同种细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情况
8、衡山上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数和死亡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刻种群数量较前一时刻增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t2时刻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种群的数量处于K/2左右
C.t3时刻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的数量处于K值左右
D.4时刻后,由于种内竞争增大,种群数量将减少
9、某地区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4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2月份至6月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B.若引入该种群的天敌,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若大量诱杀种群中的雄性个体,可能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
10、下列物质中不含磷元素的是( )
A.ATP
B.油脂
C.磷脂
D.核苷酸
11、植物的性别分化受植物激素的调节,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某植物,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对照 | 赤霉素 | 生长素 | ||||
浓度(mg/L) | 0 | 50 | 100 | 200 | 30 | 60 | 120 |
雌雄比例(♀:♂) | 1.02 | 0.98 | 0.73 | 0.59 | 1.21 | 1.59 | 1.19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因变量为雌雄比例
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
C.生长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小于赤霉素的影响
D.诱导产生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有利于该植物开花结果
12、副交感神经在调节心脏跳动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和原理,实验小组取 4 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 A1 和 A2 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 和 B2 剔除副交感神经,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① | 刺激 A1 的副交感神经,从 A1 的营养 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1 的营养液中 | B1 心脏跳动变慢 |
② | “?” | B2 心脏正常跳动 |
A.副交感神经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B.该实验证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
C.配置的营养液在成分及理化性质上要与健康蛙心肌细胞液相同
D.“?”处应是“刺激 A2 的副交感神经,从 A2 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2 的营养液中”
13、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促胰腺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是胰腺分泌的
B.谈论食物引起胰液分泌,这个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食物入胃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过程依赖的结构是反射弧
D.胰液中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属于内环境
14、人工景观湖泊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常常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爆发。科研小组通过引入植物和鱼类,对某人工景观湖进行干预,实现了从“藻型”到“草型”湖泊生态系统转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B.植物可通过遮挡阳光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
C.鱼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人类的干预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16、多年来,山西省持续开展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工程,经过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的群落演替逐渐向稳定阶段发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治理过程中,各区域群落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B.逐步修复的黄河流域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C.稳定阶段的群落结构较复杂,生物多样性也较高
D.恢复后的黄河流域生态结构稳定,不会再被破坏
17、某同学晚饭后在安静状态下,其体内的生理变化为( )
A.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加快
B.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减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快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减慢
18、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失调和少尿症,我国科学家建立果蝇肿瘤模型揭示肿瘤导致的肾功能失调机制。由于正常果蝇只有促排水的利尿激素,没有ADH(抗利尿激素)。在果蝇肿瘤模型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分泌一种新型的ADH,它直接作用于果蝇马氏管(类似于肾小管)破坏其排水功能,导致严重尿液堆积。根据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体产生的ADH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
B.推测肿瘤患者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新型ADH会破坏肾小管上的排水功能
C.用果蝇构建肿瘤模型,是由于正常果蝇体内无ADH与果蝇肿瘤模型起对照作用
D.研发新型抗ADH的药物,可为治疗肿瘤患者肾功能失调提供新思路
19、钠钾泵是细胞膜上一种载体蛋白,它能够催化ATP分子水解,将3个Na+泵到细胞外,同时将2个K+泵入细胞内。钠钾泵对离子的转运依赖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和K+的跨膜运输都是通过钠钾泵实现的
B.钠钾泵能降低ATP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钠钾泵磷酸化过程需要ATP分子提供磷酸基团
D.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膜内外Na+和K+的分布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国风》),体现燕子之间通过行为信息进行交流
B.“螟蛉有子,螺赢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说明螺赢和螟蛉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人类活动产生巨大的噪音,会直接干扰海豚的“定位系统”,这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大兴安岭的森林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均衡,生物种类的组成稳定,处于生态平衡中
2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来调节植物生长
D.光不仅能为植物提供能量,也能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2、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B.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23、随着人类星际旅行计划的推进,如何降低乘员代谢率以减少飞船负载是关键问题之一,动物的冬眠为人类低代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显示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其体温和代谢率变化如图2。低温不能诱发非冬眠动物冬眠,但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渐降,代谢率发生变化,下丘脑是调控体温和代谢率的中枢
B.激醒过程中,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迅速回升
C.该动物冬眠季节不进食、不饮水,该动物维持低代谢率消耗的水主要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
D.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降低新陈代谢相关的神经元和激活该神经元的物质
2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很多变化,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等,总人口数量也在发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密度
B.老龄化加快会使我国人口结构从稳定型走向衰退型
C.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出生率下降,将导致总人口数量下降
D.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能及时监测和反映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25、下图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在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该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与细胞执行遗传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图中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
(4)若将图中细胞改画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
A.增加细胞壁 B.增加大液泡 C.去掉中心体 D.去掉高尔基体
26、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_________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
(3)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___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27、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如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_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______灭菌。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____(在25℃,50℃或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__________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岀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划线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____供应。
(4)研究人员从土壤样品中获得该类酵母后,若需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8、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 ,理由是 。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 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 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矮小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
(5)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成分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9、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回答:
(1)图中虚线内的体液组成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
(2)图中D、E系统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消化道内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要经过_______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系统。
30、如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_。
(2)图中8示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
(4)由于_______酶的作用使[ ]_________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若4是胞嘧啶,则与其互补碱基所在的核苷酸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完成下表中与突触结构相关说明的填写:
突触结构 | 说明 |
①___________ | 属于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②___________的膜,厚约7nm,其内侧的致密突起和网格能引导③___________与①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
突触后膜 | 属于另一个神经元的④___________膜,厚约7nm,该结构含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⑤__________。在传递兴奋时,此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⑥___________。 |
⑦___________ | 宽约20nm,此处的液体含有 |
32、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动态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体液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调节过程中______________是体温感觉中枢。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肾上腺素可以作用于心脏,使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当给某哺乳动物注射适量肾上腺素后,发现血压升高,此过程中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