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伊犁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所做实验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是对照组,④、⑤是实验组

    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及单侧光有关

    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

    D.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 2、在某自然区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

    B.物种B、C之间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

    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

    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均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

  • 3、林业部门调查某弃耕农田中群落演替的情况,发现不同阶段植物种类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弃耕农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随演替进行,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均逐渐增大

    C.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

    D.该群落中乔木种类随演替进行趋于稳定

  • 4、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都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菌可以产生赤霉素,从而可能使植物患恶苗病

    B.细胞分裂素都在根尖合成,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不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D.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

  • 5、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B.过敏反应与正常的体液免疫相比,抗体分布情况相同

    C.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引发组织水肿

    D.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 6、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对活性污泥作灭菌处理

    B.②中LB培养基只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

    C.目的菌种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

    D.经⑤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

  • 7、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B、C、D表示体液。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B和D

    B.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A和B

    C.A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只有a、c过程

    D.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液中的转移方向为“C→B→A”

  • 8、下列有关课本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细胞器利用了质壁分离法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荧光标记法

    C.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

  • 9、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乔木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结构一定相同

  • 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二者的反应速度不同

    B.神经调节作用于效应器,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但均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关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分别由神经递质和激素来完成,两种物质都属于蛋白质

    D.若神经调节作用的腺体为内分泌腺,则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 11、在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地位和作用,占据着相应的生态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B.两个生态位相近的物种常因生活资源而竞争

    C.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可能随生境变化而改变

    D.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所处空间位置和占用的资源情况

  • 12、某科研小组将消毒后的活性正常的黄荆种子分别放入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GA3溶液中浸泡6h后,观察黄荆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A质量浓度(mg/L)

    发芽率(%)

    GA3质量浓度(mg/L)

    发芽率(%)

    0

    67

    0

    67

    1

    67

    40

    70

    3

    46

    80

    87

    6

    38

    100

    87

    9

    37

    160

    86

    12

    28

    200

    94

    A.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B.对照组的处理是将黄荆种子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6h

    C.在种植黄荆种子前应用NAA或GA3浸泡种子,以提高发芽率

    D.据表可知,GA3促进黄荆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是200mg/L

  • 1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高茎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属于假说内容

    C.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实验验证

    D.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结果能直接体现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

  • 14、在同一地方进行多次甲、乙两种植物的混种实验,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呈现出如下图所示的变化情况。(N=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M=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变化

    B.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

    C.b点时,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

    D.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乙将被甲淘汰

  • 15、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异常会引发免疫失调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

    B.当过敏原进入机体时就会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而引发过敏反应

    C.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是预防该病的措施之一

    D.免疫抑制剂可减弱受体白细胞因识别出移植器官细胞上 HLA 不同发起的攻击

  • 16、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C.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和温度有关

    D.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 17、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下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在该实验过程中属于对照组,外毒素属于抗原

    B.乙组小鼠能够存活的原因是免疫血清中含有抗毒素

    C.丙组中的类毒素刺激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乙组比丙组起效慢,但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 18、图甲甲、乙、丙是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激素分子的分泌调节均属于分级调节

    B.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内分泌腺

    C.激素 a、b、c分泌后均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D.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b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 19、中华美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我们饮食时食物未进入胃内,食物的形状和气味也可引起胃液分泌,其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控制吞咽、呼吸、心跳、消化等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视觉和嗅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

    B.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G细胞和胃壁细胞

    C.迷走神经中不存在不受意识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

    D.胃泌素可作用于胃壁细胞,作用过程中不存在反馈调节

  • 20、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不仅可以破坏群落的结构,还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最终演替成的群落类型不同

    C.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逐渐增加

    D.在一个群落中,两种生物间可能不只存在一种种间关系

  • 2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被耗掉

    D.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放散到环境中去

  • 22、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光敏色素使植物感知被周围植物遮蔽,引起避阴反应的部分调控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在阳生植物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内分布着光敏色素

    B.遮荫胁迫时,红光/远红光比值减小,此信号直接调节茎秆伸长

    C.赤霉素既可促进茎秆伸长,又可缓解 D蛋白对避阴反应的抑制作用

    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茎秆伸长的

  • 23、结核病又称痨病和“白色瘟疫”,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表现为长期低热、咳痰、咯血等。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措施是给儿童接种卡介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首先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

    C.人体接种卡介苗后,B细胞激活后产生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

    D.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免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绩

  • 2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人工栽培的草菇可以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更多有机物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顶级消费者储存的能量包括: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两部分

    D.在“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黄雀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经育种学家逐步培育出己植物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种植物的花粉与乙种植物的卵细胞经过人工融合,培育得到丙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丙植物的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DD的丁植物。

    2)由丁植物经II过程培育成戊植物,该过程所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将戊植物经III培育成己植物的过程,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

    3)若B基因控制着植株的高产,D基因控制着植株的抗病性。高产和抗病性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己植物自交,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植株。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图中所示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时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的冬天,学生们从教室走出到室外后,机体会出现甲→垂体→丙从而促进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①的分泌具有_____的特点。若激素①为甲状腺激素,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会_____,增加产热量;同时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_____(选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使皮肤的毛细血管_____,汗腺分泌量减少,利于减少散热,最后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2)由图可知,激素①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乙时刻在分泌激素②,但激素②的浓度却可以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

    (3)图示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选填代号)。

    (4)甲状腺激素是参与人体体温调节的重要激素。己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 BPA(双酚基丙烷)能抑制 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

  • 27、现有4种细胞:①口腔上皮细胞;②蓝藻细胞;③小麦叶肉细胞;④细菌细胞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上述①~④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 (填序号),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区别中包含着共性,这种共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①与④中都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 28、在高等动物体内,酶、神经递质、激素、抗体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种类

    神经递质

    抗利尿激素

    抗体

    产生细胞

    活细胞

    神经细胞

    下丘脑神经细胞

    (1)________

    作用

    催化产生乳酸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______

    免疫作用

    作用部位(或场所)

    (3)________

    (4)_________

    肾小管、集合管

    内环境

     

  • 29、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根据资料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蜘蛛丝还可被制成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科学家研究出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一一培育转基因蜘蛛羊。

    资料2:注射疫苗往往会在儿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将疫苗藏身水果蔬菜中,人们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这一新概念将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场革命。

    (1)过程①⑤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的蜘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由______________、启动子、终止子等部分组成,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

    (2)过程②将重组质粒导入山羊受体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通过①~④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从________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

    (3)如果将过程③获得的早期胚胎进行如图分割,则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_

    (4)通过⑤⑥⑦培育转基因莴苣,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目的性强和_______ 等突出优点。

  • 30、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人群中有若干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1)在此途径中表现正常的人,其基因型有____

    (2)导致病人既“白”(白化病)又“痴”的直接原因是____

    (3)导致病人只“白”不“痴”的直接原因是____

    (4)导致只出现尿黑酸症的直接原因是____

    (5)从这个例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

  • 31、(一)请回答从土壤中分离产脲酶细菌实验的有关问题。

    (1)LB固体培养基:取适量的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再加适量的__________,灭菌备用。

    (2)尿素固体培养基:先将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用__________灭菌过的G6玻璃砂漏斗过滤,因为G6玻璃砂漏斗__________,故用于过滤细菌。然后将尿素溶液加入到已经灭菌的含有__________指示剂的培养基中,备用。

    (3)取0.1ml的10-4、10-5两种土壤稀释液,分别用__________法接种到LB固体全营养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h,推测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

    A.10-5稀释液+尿素固体培养基                    B.10-5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

    C.10-4稀释液+尿素固体培养基                           D.10-4稀释液+LB固体培养基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产脲酶细菌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

    (4)统计10-4稀释液接种培养后的菌落数分别是59、57、61,则样品中菌落的数量为__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__________。(考虑实验操作原因引起的细菌数目的变化)

    (二)研究人员将fat-1基因与一只公兔的冻融精子在体外结合,再通过体外显微授精方式将携带有fat-1基因的精子注入到兔的卵母细胞中获得转基因胚胎,之后移植到代孕母兔输卵管内,最终得到4只转fat-1基因兔,其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普通兔子提高了约3倍。请回答:

    (5)为了得到更多的卵细胞,需要对母兔进行__________处理,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兔子个体,可以使用__________技术。

    (6)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fat-1基因与动物表达载体pEF-neo连接,构建pEF-fat-1重组质粒,需要的两类酶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__________

    (7)在分离和培养兔子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的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有关该细胞培养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在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等

    B.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C.细胞培养应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D.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组织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消化

  • 32、科研人员为探索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胰岛素可__________细胞摄取并利用葡萄糖,抑制__________,对机体的糖代谢起作用故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2)实验一:将肝脏细胞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中加入高浓度的胰岛素,乙组中不加胰岛素;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各取出等量的肝脏细胞,分别用含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培养液继续培养,同时设置无细胞的空白对照组;24h后,测定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于计算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①甲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的计算公式:[(空白组葡萄糖浓度-甲组葡萄糖浓度)/空白组葡萄糖浓度]×100%。

    ②实验结果显示:甲组的葡萄糖消耗率明显低于乙组的。这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再次施加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由此推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一段时间后疗效会__________

    (3)实验二:取实验一中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过的肝脏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GF-21(一种可影响糖代谢的细胞因子)和胰岛素处理,得到葡萄糖消耗率如下表所示。

    FGF-21浓度

    葡萄糖消耗率(%)

    胰岛素浓度

    0

    0.1nmol·L-1

    10nmol·L-1

    1000nmol·L-1

    0

    1

    1.1

    13

    30

    0.1nmol·L-1

    1.1

    9

    25

    50

    10nmol·L-1

    4

    24

    33

    60

    1000nmol·L-1

    12

    32

    55

    73

    由表可以看出,FGF-21与胰岛素均有___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