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等多种多样的昆虫,他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所有小动物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进行物种相对数量的统计时,对于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采用记名计算法
C.蜘蛛、蜈蚣等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实验时适于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D.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利用了土壤中小动物的趋光性
2、成都火锅的麻辣鲜香深受喜爱。人在吃火锅时往往感觉又辣又热,原因是人口腔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TRPV1(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与辣椒素结合而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产生辣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辣椒素让人产生辣觉是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
B.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引起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C.只有机械刺激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才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兴奋
D.人看火锅的图片也会分泌唾液,可能与建立了新突触有关
3、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谷氨酸(脑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代谢异常有关。癫痫发病时,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发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
B.EAAT功能过强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因素
C.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可回收谷氨酸
D.谷氨酸与突触后神经元上受体结合使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
4、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B.调查某濒临灭绝的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C.调查某湖泊小球藻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抽样检测法
D.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确定样方面积是保证调查结果更精确的关键因素
5、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D.抗体、细胞因子均是免疫活性物质
6、丹顶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等地。每年的4月初~4月中旬到达东北繁殖地,11月初~11月中旬到达江苏盐城越冬地。下列对丹顶鹤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其种群数量时,若标志物容易脱落,则可能会造成调查值偏大
B.对盐城的丹顶鹤年龄结构进行调查可以预测繁殖地丹顶鹤的种群密度
C.直接影响11月份盐城丹顶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气温降低导致11月份盐城丹顶鹤数量减少,属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7、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X的数学表达式为Nt=N0λt,其中λ是大于1的定值
B.曲线Y的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渔业生产中为保证持续高产一般在曲线Y所示的b点开始捕捞
D.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一直保持不变
8、吸氧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由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缺氧。给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来刺激呼吸中枢,这主要利用了(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激素调节
9、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个池塘内观察某种藻类在不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绘制出该藻类的种群增长曲线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该藻类的K值越大
B.实验表明,温度越低该藻类的增长速率越小
C.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该藻类达到K值所需时间越短
D.三条曲线各自达到K值后,温度都不再是主要限制因素
10、科研人员在某草原自然保护区的5个区域共布设了28部红外触发相机,相机固定于离地面50~80cm的支架上(相机镜头基本与地面平行或略往下),获取了大量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如图表示调查期间鸟类和兽类的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外相机同样适合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体形小且飞行快的鸟类
B.该研究中调查相机应设置在动物痕迹(如粪便、足迹或遗落物等)较少的地点附近
C.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红外相机调查法具有观察周期短和对调查动物容易出现损伤的特点
D.调查开始后的5个月内,保护区鸟、兽物种数增加可能是由区域外新物种迁入而导致的
11、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
B.正常人体血糖浓度一般为3.9~6.1mmol/L
C.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
D.通过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使血糖处于平衡状态
12、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C.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
D.图示过程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3、下图表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速度属于因变量
B.拜尔实验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出现的实验结果完全不同
C.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温特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透过琼脂
14、如图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腺,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②可以作用于腺体X、Y
B.图中X表示下丘脑,③表示促性腺激素
C.若血液中的激素②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③含量下降
D.激素①③作用于X和Y的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15、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的主要来源是①
B.胰岛素能促进⑤⑥⑦过程,抑制①②③过程
C.通过过程⑦合成的某些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糖尿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糖摄入量大于消耗量
16、生态鱼缸形态各异,风格多样,被誉为“活的诗,动的画”,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鱼缸中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微型群落
B.封闭生态鱼缸对其组成成分及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C.封闭生态鱼缸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与外部环境无关
D.一般来说,开放生态鱼缸中的生物存活时间更长久
1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立即下降
B.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C.标记重捕法适合用来调查兔子、田鼠和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D.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18、如图1为夏季晴朗的一天中密闭蔬菜大棚中O2相对浓度的变化,如图2为叶肉细胞的两种细胞器间气体交换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AE段变化是由于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
B.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光照过强,气孔关闭使CO2供应不足
C.图1中,该植物叶肉细胞中F点的有机物比A点的有机物多
D.图1中DB段对应图2中的气体转移过程有A、C、D、E
19、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对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已接近最大值
20、生态金字塔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者不可能出现在生态金字塔中
B.数量金字塔呈倒置现象可能与生物体型有关
C.植物的总干重量一定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总干重量
D.在生态金字塔中,塔基越宽,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
21、如图表示病毒感染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入侵时,细胞毒性T细胞只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B.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穿孔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靶细胞的裂解死亡与Na+的内流有关
D.靶细胞死后,暴露出的病毒还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
22、研究人员以幼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探究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实验中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均使用同一种溶剂溶解后注射,并且每组实验幼鼠使用的溶剂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处理方法 | 和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
甲 | 不做任何处理 | 70 | 218 |
乙 | 仅切除垂体 | 37 | 96 |
丙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 | 38 | 95 |
丁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雌激素 | 39 | 221 |
戊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 68 | 220 |
A.是否注射激素和是否切除垂体均为实验的自变量
B.该实验证明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C.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雌激素直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
D.该实验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
23、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下图是迷走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的作用,以及产生抗炎效应的一系列过程。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分组及结果见下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 处理 | TNF-α浓度 |
甲 |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 |
乙 | 腹腔注射LPS | ++++ |
丙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消化液中的盐酸促进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液的分泌
C.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受体N结合将促进TNF-α的释放
D.A处理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TNF-α的释放或增加N受体数量
24、已知一个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生活在组织液中,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剁激而友生的一伙动作电L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分离并置于某溶液E中(溶液中的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同一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只考虑K+、Na+两种离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的高,Na+浓度比细胞内的低
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比组织液中的高
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低
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25、下图为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回答:
(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它与图中的___________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图中___________的能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沼气作为燃料,并将沼气池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以及用秸秆培养蘑菇等可以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研究能量流动,还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动植物的________和微生物的________以_______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物质(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6、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下图是关于瘦素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瘦素是在__________细胞中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__________运输才能完成,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正常人体中与图1中a激素呈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如果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可得,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②下丘脑,其接受瘦素的信号后,经过反应和处理形成一定的刺激传至结构④大脑皮层,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4)图2是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其摄食行为,图2中共有____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肥胖患者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这类肥胖病人不能通过注射瘦素治疗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图甲、乙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D表示某种物质;丙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b、c、d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B、C表示细胞膜的成分或结构。请据图分析:
(1)甲、乙两种细胞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至少三点)
(2)某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未在甲、乙两图中标出,该细胞器为________。
(3)若甲图中D表示某种蛋白质,则与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为_______(填序号)。该物质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若丙图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图中的_____(填序号)。图中a~d可以代表钙离子进入细胞方式的是_______,若用某种化学药品处理此细胞,发现细胞吸收钙离子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其它物质进出细胞没有影响,说明受化学药品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鸟类的羽毛中获取的黑碳颗粒(由生物物质或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含碳颗粒物质)含量正在帮助科学家重新认识过去100年中空气污染的状况。研究人员测量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采集的1,300只百灵、啄木鸟和雀类标本中的黑碳含量。研究结果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工业发展进程中空气污染状况。这项研究也提高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历史的认识,反思人类活动和相关环保政策的作用,结果如下图。
注: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鸟类标本羽毛上的黑炭量
(1)黑碳颗粒覆盖在植物叶片表面,则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_____。
(2)悬浮于空气中的黑炭颗粒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加剧_____效应,这是1906~1910年间格陵兰岛冰芯融化的原因之一。
(3)据图可知,1910年之前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而1930~1935年间较轻,鸟羽上黑炭量的下降可能与1929年_____有关。这些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空气状况有显著影响。
(4)据图可知,1955年启动治理空气污染行动后,煤炭消耗量上升,而羽毛黑炭量指数和碳排放量均_____。
(5)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该:_____(写一条建议)
29、已知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长刚毛和短刚毛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长翅短刚毛雌果蝇和短翅长刚毛雄果蝇杂交,F1表现为长翅长刚毛雌果蝇、长翅短刚毛雄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得到的F2如图所示。请回答:
(1)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翅形性状属于____。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____定律。
(2)只考虑翅形,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
(3)F2中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
(4)F2中短翅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若将F2中的短翅雌果蝇与长翅短刚毛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3雌果蝇中长翅长刚毛占____。
(5)为验证 F1中雄果蝇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请从 F2中选择相应果蝇个体进行实验,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
30、
(1)一般来说,图中的物质a是 ;
(2)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种,物质B分子种类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
(3)比较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 B、C的种类分别为_______(填组合的选项);
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
(4)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
(5) 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其中含肽链n条,环状多肽z条,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6)脑啡肽是动物脑中发现的比吗啡更有镇痛作用的五肽(分子式:C27H35O7N5S) ,它是由酪氨酸(C9H11O3N)、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9H11O2N) 和2分子的甘氨酸(C2H5O2N)缩合而成,则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
31、甲酸丁二醇酯(PBAT)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中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PBAT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常从_____的土壤中取样。设置甲培养基的目的是富集培养,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__。从培养基的组分分析,甲、乙培养基的不同在于乙中含有_____和_____。
(2)对甲、乙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过程③采用_____法进行接种。
(3)用来筛选高效降解PBAT菌株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和_____。
(4)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倍。
32、如图表示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过程,m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细胞产物。请据图回答:
(1)m代表的场所是________,d代表________细胞,e代表 ____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未被消灭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宿主细胞,此时,图中________(物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________免疫,即图中的f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不能识别病原体。
(3)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中________(填字母)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它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会使人体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