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神经细胞细胞核内进行
C.图甲表示DNA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DNA.
D.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2、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腺及分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碘元素,具有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分泌异常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
C.卵巢分泌的孕激素为脂溶性激素,进入细胞后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D.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具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的作用
3、人体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瘙痒的感觉,研究发现这与一种神经递质一5-羟色胺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的形成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的5-羟色胺以自由扩散方式移向突触后膜
C.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中发挥调节作用
D.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膜回收或被灭活
4、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③与⑥特异性结合后即可引起⑤产生动作电位
B.②突触小泡释放③时可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C.图B中bc段由K+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D.若提高细胞外溶液中的Na+浓度,图B的b点会下移
5、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时间为一年。下图表示在一个性周期内,某鸟类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信息分子只有激素A、B、C
B.垂体细胞上只存在激素A的受体
C.图中激素C是性激素,其受体位于靶细胞内
D.注射激素A会导致激素B分泌增加而激素C分泌减少
6、生物进化有一定的历程,也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下列生物进化相关证据匹配错误的是( )
A.古生物学证据——化石
B.比较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C.胚胎学证据——胚胎发育过程
D.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双螺旋结构
7、科学家发现摄入食物中若含有橄榄油,胃液分泌受到抑制。1930年科学家林可胜利用模型狗设计实验研究肠道影响胃分泌的具体途径,发现了肠抑胃素。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处理方式 | 进食前1h内胃液量(mL) | 进食后1h内胃液量(mL) |
1 | 不做处理 | 6.7 | 32.4 |
2 | 静脉注射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 2.7 | 9.5 |
3 | 静脉注射未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 4.2 | 48.5 |
4 | 静脉注射浸泡过橄榄油的小肠的提取液 (提取液80—100℃高温处理) | 1.5 | 34.4 |
5 | 将橄榄油注射到小肠内 | 4.5 | 4.8 |
A.组1属于空白对照组
B.组2和组3可说明橄榄油能抑制胃液的分泌
C.组2和组4说明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蛋白质
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相互对照
8、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9、下列涉及“分离”相关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各种细胞器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C.植物根尖细胞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10、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凭借在S蛋白486、452等位点上的变化,不仅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还能更好地逃避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细胞膜上存在S蛋白的受体
B.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浆细胞分泌抗S蛋白的抗体
C.人体之前产生的抗S蛋白的抗体对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已完全失效
D.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在S蛋白上的变化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11、北京市政府曾将市中心多处闲置土地改造成“城市森林”,与一般城市园林景观不同的是,“城市森林”是在现有植被基础上仿照大自然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建设“城市森林”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B.在“城市森林”建设开工前做好整体设计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态效益
C.减少“城市森林”中地面的硬化,可为枯枝落叶的分解提供条件,有利于物质循环
D.多引进外来物种,可提高“城市森林”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
12、2023 年,北京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9.3%,在城区营建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近 300 处、小微湿地近500 处,设置了人工鸟巢、昆虫旅馆等。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增加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B.将新造林与原有绿地连通,打通动物活动的生态廊道
C.积极引入外来物种,在湖泊、山林地带进行放生活动
D.完善以植物园、动物园、救助中心为主的迁地保护体系
13、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调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为雄花
B.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C.在猕猴桃果实发育初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起主要作用
D.植物体内的乙烯需从外界环境吸收,与脱落酸共同调节果实的成熟
14、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B.排尿反射过程中,神经系统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都发挥作用
C.血浆中Na+浓度升高或K+浓度降低,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D.长时间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内环境会使内环境pH明显降低
15、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A.
B.
C.
D.
16、一个神经元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一般每个神经元有多个树突,但轴突却只有一个。我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名为GSK 的蛋白激酶在神经元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GSK蛋白激酶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GSK 蛋白激酶活性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的有序传导与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提高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如果能改变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可能使一个神经元形成多个轴突
17、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产谷氨酸需将pH调至中性偏酸
②发酵工程具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
③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酵及菌体本身
④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作为微生物农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⑤啤酒发酵生产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⑥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D.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19、激素,旧称“荷尔蒙”。各种激素的协调作用对维持身体的代谢与功能是必要的。科学家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来研究各种激素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提取液注射到同一狗的静脉中,发现胰腺分泌胰液只受促胰液素的调节
B.班廷和贝斯特将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体内,血糖恢复了正常
C.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证明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睾酮
D.阻断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导致其生殖器萎缩,该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20、科学家切断某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躯体随意运动不能进行,而屈肌反射增强,伸肌反射减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屈肌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
B.脑和脊髓中,存在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
C.该动物不能发生膝跳反射,针刺足部无感觉
D.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
21、下图a-e分别为细胞中发生变异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的变异可以在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出现
B.图b和图d所示的变异一定增加或减少了细胞中基因的种类
C.图c属于多倍体的体细胞,该变异在动物中很常见,在植物中极少见
D.图中所有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3、2018 年 10 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 以表彰其在癌症疗法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 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 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D-1 抑制剂类药物,如 PD-1 抗体,可以减弱 PD-1 蛋白的功能
B.癌症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有关
C.PD-1 和 PD-L1 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T 细胞攻击自身体内产生的癌变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
24、农业生产中常运用一些生物学原理,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2,4-D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B.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的无子果实,果实细胞中染色体细胞数目加倍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
D.用较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
25、结合图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1)图1为动物细胞___________(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表示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物质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2)下面列举了图1和图2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或相关描述,对应有误的是____________。
A.结构①:脂质、蛋白质、糖类
B.结构⑤: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C.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
D.结构c:双层膜结构
(3)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多选)。
A.抗体 B.唾液淀粉酶 C.呼吸氧化酶 D.胰岛素
(5)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2)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F2红果中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基因型是______。
(5)请写出以上亲本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
27、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请回答: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其花艳丽,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的曲线是_____,这种曲线又叫做__________型曲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一般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曲线II中bf段,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__________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捕食者数量增加,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下降。
(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水飞蓟(其种子可提取治疗肝炎的药用有机物水飞蓟宾),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能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的分子。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具有______等优点。
(2)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赤霉素和矮壮素对水飞蓟产量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矮壮素对水飞蓟株高的影响是______。
(4)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了赤霉素和矮壮素对水飞蓟宾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可知,对水飞蓟宾含量有抑制作用的是______。当矮壮素含量为100—300mg/L时,对水飞蓟宾含量的影响是______。
(5)研究发现,赤霉素能够与水飞蓟细胞膜上种蛋白质结合影响其生命活动,而矮壮素能够与另一种蛋白质结合影响植物生长,由此可见不同的植物激素类似物通过与______结合后,开启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而对植物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2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__________次。
(2)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表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
(3)突触主要存在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
(4)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过程是___________。
(5)抗利尿激素是由___________分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
(7)饮水不足往往会产生渴感,从而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产生渴感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30、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以下字母分别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2)在E过程中,应该把目的基因插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3)其中“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受体细胞为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4)其中G步中,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检测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31、如图所示为某动物睾丸中某细胞中两对常染色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在进行到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其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2)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后形成一个基因型为AbD的精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可能是因为________﹐同时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_;若该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ABDd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
(3)将该动物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dd的同种雌性个体进行多次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2、下面是关于固定化酶实验的问题。请回答:
(1)已知淀粉的分解产物可以是糊精,可以用KI-I2检测,呈现的颜色是红色。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分组见下表。
组别 | 固定化酶柱长度(cm) | 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1) |
甲 | 10 | 0.3 |
乙 | 10 | 0.5 |
丙 | 15 | 0.3 |
丁 | 15 | 0.5 |
石英砂在用于吸附之前已经充分洗净,在后续实验操作过程中,将吸附了ɑ-淀粉酶的石英砂装入柱中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___________。按上表分组,将配制好的淀粉溶液加入到固定化酶柱中,然后取一定量的流出液进行KI-I检测。若流出液呈红色,表明有___________生成;若各组呈现的颜色有显著差异,则流出液中淀粉水解产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组。
(2)下列关于上述固定化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反应时间的长短
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
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
D.淀粉溶液的pH对实验结果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