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人体的器官。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实现 O₂和CO₂交换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参与
B.②的小肠上皮细胞能够从肠道外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C.③通过重吸收作用,可以使某些营养物质返回内环境
D.①②③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2、IA是一种“智能”胰岛素,既能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又能与葡萄糖竞争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GT),其调控血糖的部分机制如图。已知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会使膜上GT增多,二甲双胍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血糖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B.①②③分别表示:减少、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增多
C.与普通外源胰岛素相比,IA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D.与注射IA相比,口服二甲双胍治疗I型糖尿病更有效
3、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器官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B.到高海拔旅游出现脑水肿时,用高浓度葡萄糖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葡萄糖提供的能量增加
C.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
4、稻—蟹共生农田是一种高效的立体生态农业,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虫、杂草,还能松动田泥,稻田能为河蟹提供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地将普通农田改造成稻—蟹共生农田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
B.高矮不一的水稻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C.影响稻田中植物垂直分层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和水分等
D.河蟹的生态位包括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的情况等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降低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D.建立种子库、基因资源库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6、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冬季落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季相变化明显
B.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C.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
7、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③与⑥特异性结合后即可引起⑤产生动作电位
B.②突触小泡释放③时可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C.图B中bc段由K+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D.若提高细胞外溶液中的Na+浓度,图B的b点会下移
8、下图是果蝇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图中泡状结构①、②和③是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复制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边解旋边复制提高了复制效率
B.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有A-U,G-C
C.①②③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链
D.参与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9、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无机盐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障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对内环境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B.内环境中肝酶含量超标可以作为判断肝细胞异常的依据
C.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血浆蛋白外渗会导致肺水肿现象
D.组织液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10、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11、基因型为Aa的抗病小麦自交得F1,让F1抗病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1/9
B.1/4
C.1/2
D.4/9
12、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3、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当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a为抗体,能够识别并彻底清除破伤风杆菌
B.接触同种抗原后,细胞5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需要细胞2的作用
D.注射破伤风疫苗产生免疫后,再次感染时细胞1不发挥作用
14、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
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
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
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15、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B.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直立生长
16、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4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D.图中丁和丙、戊和丁之间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17、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18、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的电位为动作电位,此时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仅是Na+内流造成的
19、针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利用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部位(穴位),引发一系列生理调节作用。低强度电针通过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抑制Na+内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低强度电针通过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是条件反射
C.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Na+内流减少。导致抗炎功能提高,导致针灸抗炎疗效好
D.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可能是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Prokr2神经元
20、节食减肥是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科学家研究发现,过度节食的中学生会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能力下降等现象,还能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钾过低会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进而影响兴奋产生
B.过度节食可能使蛋白质摄入不足,出现全身组织水肿
C.节食可能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而影响记忆力
D.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免疫功能下降
21、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翻译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
B.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进行翻译
C.形成的5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一般是相同的
D.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22、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群落中,这五种乔木植物的生态位基本相同
B.野核桃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四种乔木的相同
C.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D.野核桃能利用不同层次的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因生存环境相同而出现重叠
B.两种动物的生态位差异越大,二者种间竞争的强度越大
C.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D.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选择压力越强,进化的速度越快
24、图1如图甲是某种农业害虫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另一个种群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此农业害虫迁入这个新环境后是以“S”型曲线增长
B.图1中为有效防治此农业害虫,应在种群增长速率为t2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C.图2中d~e时期种群呈“J”形增长
D.图1中t1~t2时期与图2中b~d时期种群年龄结构都是增长型
25、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_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
(2)脑脊液的功能:①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是____________。
(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______,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
(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使用药物 | 治疗时间 | 治疗前水肿指数 | 治疗后水肿指数 |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
A组 | ACTH(79例) | 3个月 | 4.1~9.6 | 1.1~2.9 | 1.1~2.9 |
B组 | 地塞米松(79例) | 3个月 | 5.1~7.1 | 3.3~4.9 | 5.1~9.8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一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蛋白质淀粉等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因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含量甲比乙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种子。
(3)以占种子于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的吸水量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4)在鉴定大豆种子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写清质量浓度),造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____________(需写清质量浓度),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3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指 膜(填细胞结构名称)。
(2)图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②膜上附着的 物质,有利于其反应进行。
(3)图中②和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由此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是 。
(4)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当氧气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5)细胞膜及上图①→③中生物膜功能各不相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8、某人脚掌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图为该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请据图作答。
(1)该人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说明神经冲动已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中M点,则A点_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两处___________向(填单或双)传递兴奋导致。若将该标本置于较高浓度的KCl溶液中,刺激A点,A点_____________(会、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3)人感觉痛之前有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护士给某人注射药物时,该人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的调控。
29、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_能力, 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 控制的。
(2)若D细胞发生癌变,则此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A.细胞凋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B.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同义词
C.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与T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D.细胞凋亡属于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
30、Ⅰ.现有4种(2、6、7、10号)三体玉米,即第2、6、7、10号同源染色体分别多出一条.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1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另一类是n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 n+1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已知玉米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现以纯合抗病普通玉米(BB)为父本,分别与上述4种三体且感病的玉米(母本)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感病普通玉米(bb)进行杂交,得出的F2的表现型及数目如表:
三体感病母本 | 2号 | 6号 | 7号 | 10号 | |
F2 | 抗病 | 239 | 325 | 191 | 402 |
感病 | 217 | 317 | 183 | 793 |
请补充完整下列分析过程,以确定等位基因(B、b)位于哪号染色体上
(1)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①的基因型是bbb,F1三体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分析,依据表中实验结果,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号同源染色体上。
Ⅱ.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
请回答:
(1)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 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图中 b 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和_____细胞的增值分化。
(2)d 物质的本质是______,合成场所是_________。
(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 d 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从免疫学的角度, 这属于______病。
(4)若抗原物质为 HIV 病毒,则主要侵染的是人体的_____细胞;若抗原物质为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病毒必须依靠 _____与靶细胞接触并将其裂解死亡,最释放出病原体。
32、填表题:
需鉴定的物质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还原糖 | (1)______________ | 砖红色沉淀 |
蛋白质 | (2)______________ | 紫色 |
淀粉 | 碘液 | (3)______ |
脂肪 | (4)______________ | 橘黄色 |
DNA | (5)______________ | 绿色 |
线粒体 | (6)______________ | 蓝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