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贺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灭火原理模型

    C.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D.溶液的性质模型

  • 2、中国秉着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2060年前努力达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

    C.碳单质

    D.含碳物质

  •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来保持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 4、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是无色气体—用作保护气

    B.氢气具有可燃性—作高能燃料

    C.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 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4

    B.稀有气体与任何物质都不反应

    C.食品充氮气防腐

    D.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

  • 7、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 8、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小苏打-—碳酸氢钠

    B.熟石灰-—氧化钙

    C.大理石-—碳酸钙

    D.纯碱-—碳酸钠

  • 9、超氧化钾(KO2)可作氧气源,用于煤矿井下救援。KO2能与水反应迅速放出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是

    A.H2

    B.K2O

    C.KH

    D.KOH

  • 10、如图1装置是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25℃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性。先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再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B.曲线①中cd段对应的操作可能进行了振荡

    C.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20mL蒸馏水

    D.实验说明:该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

  • 11、金属钠能够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醇分子

    D.X 的化学式为 H2O

  • 1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露置在空气中的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空气中N2质量分数约为78%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生成了特殊的物质

  • 1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将黄铜与铜互相刻画,铜表面出现划痕

    B.用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吹的气球,都会自然升空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 14、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氟气的化学式为2F

    B.2个钠离子:2Na+

    C.F-的结构示意图:

    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个氟原子:F

    B.1个氟原子中含有9个质子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

    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 15、四氯化硅(SiCl4)为无色透明液体,遇水时反应很激烈,并形成白色烟雾,故也用作烟幕剂。在四氯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 16、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

    B.锰的核外电子数为25

    C.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元素质子数为54.94

  • 17、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药品

    B.称量固体

    C.固液混合加热

    D.滴加液体

  •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导管连接

    B.胶塞塞紧

    C.过滤

    D.收集CO2

  • 19、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2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0

    18

    a

    34

    A.a=5

    B.该反应可能是氢气燃烧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 21、农业生产上,常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某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B.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

    C.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4:21

    D.量取水时,选取规格为100mL的量筒

  • 22、学习化学,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纯天然物质一定是好的,化学制品一定是有害的

    B.物质有利有弊,可以通过化学进行改造和合理利用,趋利避害

    C.氧气有利于动植物呼吸,所以空气中氧气越多越好

    D.二氧化碳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空气中不需要二氧化碳

  • 23、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液体

    C.称量氯化钠

    D.倾倒液体

  • 24、食用含有"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的肉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下列对“瘦肉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

    B.“瘦肉精”分子中碳、氢、氧、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2;2:1

    C.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D.“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7

  • 25、下列能正确表达现象变化及对应原理的是

    A.铁丝在O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向大理石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钉,溶液蓝色消失:

  • 26、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B.镁带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

    C.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离子 _______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______

  • 28、电解水实验时,正极产生_____,负极产生_____,两者体积比是_____;自然界中的水一般是硬水,采用_____转化成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是_____

  • 29、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0、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取少量生石灰于水中,搅拌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该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1、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一号利用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得月球Fe和Ti等元素的含量。铁元素与钛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

    (2)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火箭送入既定轨道。长征三号丙火箭的三级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嫦娥三号着陆地球表面,对可能存在的He-3等进行探测。He-3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

    (4)嫦娥四号的月球车靠太阳能从月夜中唤醒,已完成25个月昼的探测工作。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能一样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

    A 风能                    B 潮汐能                 C 化石燃料

    (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岩石中的长石以钙长石(CaO· Al2O3·2SiO2) 为主,钙长石由_____种元素组成。

  • 3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

    (1)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室内起火,要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降温

    ②电器在使用时着火,应先切断电源

    ③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后拨打火警电话 119

    (2)10 月 27 日,西藏林芝发生森林火灾。救援人员在火场分别开挖三条隔离带来控制火情,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3)楼房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

  • 33、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食盐 B. 硬铝 C. 甲烷 D. 石油 E. 石灰石   F. 酒精

    (1)________可用作厨房调味品

    (2)________可用作制造飞机

    (3)________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4)______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5)________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34、写出实验中这样操作的原因或可能导致的后果。

    (1)取用药品时标签朝手心: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_______________

    (4)加热后的试管骤冷: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______________

  • 35、4P+5O2=2P2O5的反应中,___份质量的磷跟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 36、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表示出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钠元素:_______

    2个氢原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

    ①能代替氢气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________

    ②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_______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①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以观察到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1

    实验2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以上两种收集方法中,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实验3)同学们又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进行了改进,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浓度,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3

    氧气的浓度(%

    88.4

    89.0

    87.9

    氧气的平均浓度(%

    88.4

    3)综合实验123实验可知,要获得较高浓度且干燥的氧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 38、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组装好A装置后,某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如下面的示意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填写下列空格:

    甲:图中有2个水分子;

    乙:图中共有______个氧原子,______个氢原子;

    丙: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______,很多氢分子构成了______

    (2)从以上化学变化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______本身发生变化,而______本身没有变化(填“分子”、“原子”、“离子”、)。

    (3)写出水通电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 40、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结合图示分析该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