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某兴趣小组在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实验中,
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
2HCl+O2↑,容器中
的体积分数和溶液的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是一种酸
B.光照前,容器中已有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
D.该实验说明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3、生活即化学,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食物腐败
C.空气流动
D.瓷器破碎
4、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5、鉴别分别盛装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气体颜色
D.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加入集气瓶中
6、下表为某次实验获得的信息。下列关于“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其他气体 |
吸入的空气(%)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A.呼出气体中仍含有氧气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水蒸气含量高
C.对着干冷玻璃片哈气,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可证明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7、将金属X、Y,Z分别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到X和Z表面有气体生成,Y无明显变化;再将X和Z分别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Z无明显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Y>X>Z
C.X>Z>Y
D.Y>Z>X
8、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g
C.连翘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34
D.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铁
10、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11、侯德榜作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奠基人,在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建设奋斗的一生中,打破了比利时索尔维集团70多年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发明了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为祖国和世界的制碱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反应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aCl
B.NaNO3
C.NaClO
D.Na2O2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3个氢原子:3H
C.钙离子:Ca+2
D.氧化铝:AlO
13、如图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的原子序数为16
C.图中“32.06”表示1个硫原子的质量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
14、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下列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B.色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
C.色氨酸属于氧化物
D.色氨酸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水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最终阿根廷捧走了“大力神杯”。由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卡塔尔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减少碳排放,有力支撑了卡塔尔举办“低碳”世界杯的承诺。
【1】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垃圾
C.少开车多步行
D.利用太阳能发电
【2】“大力神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4.97公斤的主体由18K黄金铸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力神杯”属于合金材料
B.“沙里淘金”主要是利用金的密度大
C.“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是由金分子构成的
【3】在比赛中,医生经常向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C)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B.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5:1
C.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D.1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16、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10 | 5 | 12 | 20 |
反应后质量 | 8 | 5 | 30 | x |
(1)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8
(2)x=16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生铁、海水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空气
C.氢气、冰水混合物、煤
D.铝箱、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18、关于二氧化硫(SO2)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二氧化硫中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D.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
1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2中“2”表示:2个氧原子
B.Fe3+中“3”表示: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D.硫酸钠中的阴离子符号 :
20、下列各物质中的溶质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食盐水:NaCl
B.硝酸钾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KNO3、NaCO3
C.盐酸:HCl
D.石灰水:Ca(OH)2
2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需要过量,减小误差
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4”刻度处
D.该实验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BaSO4 | BaCO3 | 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
B | Fe | Cu | 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D | NaOH溶液 | Ca(OH)2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3、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A.CH4
B.CH4、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C.CO、H2分子数比为1:2的混合气体
D.CH4、CO、H2分子数比为1:1:2的混合气体
2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
B.氧化铝:AlO
C.钾元素:K
D.2个镁离子:2Mg+2
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连接仪器
C.读液体体积
D.闻气体气味
26、判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C.放出大量的热
D.固体质量减少
27、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甲烷分子 ;
(2)2个氢离子 ;
(3)氧化铁 ;
(4)硫酸铵 ;
28、正确的操作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请填空:
(1)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汞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_________。
(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
30、《天工开物》有关墨的制作:“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què)。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墨主要由烟(炭黑)组成,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而不变色,主要原因是______;
(2)“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目的在于得到精致松烟。用水将松烟等物质充分浸泡、过滤,过滤时,需用______进行引流,可分离水和松烟;
(3)在现代工艺中,甲烷在特别环境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炭黑和氢气,炭黑可用来制造高级油墨。甲烷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为了回收较为纯净的氢气和炭黑。下列关于“特别环境”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空气中直接高温加热
B.隔绝空气进行高温加热
C.充入氦气进行高温加热
3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金刚石 B.石灰石 C.氮气 D.干冰 E.双氧水 F.食盐 G.氧气 H.碳酸氢铵
(1)农业中用作化肥的是____;
(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
(4)能填充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
(5)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
(6)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____。
32、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可以利用气体甲烷(CH4)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______。
(3)在上图所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有______种。
34、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铁元素________;
(2)2个甲烷分子________;
(3)铵根离子________;
(4)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__________。
35、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2)3 个氢分子____;(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
36、向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符号是_____。
37、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方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张老师和化学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请回答:
(1)锥形瓶内装有二氧化锰和双氧水,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反应式为CuSO4 + 5H2O = CuSO4•5H2O(蓝),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_(填〝是〞或〝否〞)。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得到氧气,图中仪器①插入仪器②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 (填〝是〞或〝否〞)。
(4)证明C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8、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1)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O2,选用___________装置(填“A”“B”或“C”)。
(3)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制取干燥的CO2气体,导管口a接___________(填“b”或“c”)。
(5)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9、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
(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
(3)写出常用的气态化石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0、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金属,它的一些性质如表所示,这种金属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物保护层。试设想这种金属的可能用途。
溶点 | 2500℃ |
密度 | 3g/cm3 |
强度 | 与钢相似 |
导电性 | 良好 |
导热性 | 良好 |
抗腐蚀性 | 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