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固体
B.都能够导电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D.充分燃烧后都生成CO2
2、下列各组中,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组别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Fe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
C | C | CuO | 敞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D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过滤 |
A.A
B.B
C.C
D.D
3、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
A.水分子被破坏
B.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4、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N2H4作燃料,N2H4在点燃时与助燃剂X能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
A.O2
B.N2O
C.NO2
D.N2O4
5、下列民俗活动或者物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珠溪白酒
B.大足石刻
C.万古鲤鱼灯
D.三驱竹席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氯酸钾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可以燃烧
B.活性炭用于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8、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9、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与结论 |
A | 铁粉和炭粉 | 取样,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铁粉 |
B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盐酸 |
C | 氯化铵与氯化钠 | 取样,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 |
D | 氮气与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CO2 |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 氧气的验满 | 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 |
现象 | a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在空气中继续燃烧 | 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 |
结论 | 内焰温度最高 | 氧气已集满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 燃烧需要可燃物 |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水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用滴管取液体
13、在学校的实验操作竞赛中,小红抽取到的操作试题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小红的有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4、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瓶中水的作用是吸热并吸收五氧化二磷
B.图1中表明氧气含量的现象是瓶中水面上升至1处
C.图2中a点到b点是由于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
D.图2中c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5、日前, 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钼原子质子数是42
16、杭州亚运会首次利用“零碳”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每生产一吨这种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即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
B.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数之比为4∶1
C.该转化过程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甲醇的总产量会降低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燃烧必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18、长沙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力争在2024年创建成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橘子洲头的烟花燃放活动
B.将城市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加强对化工园区废气、废水排放的监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推广公筷制
19、化学行业中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制造锅具——硬度大
D.用不锈钢制作手术刀——耐腐蚀
20、《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中含氮气
B.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2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嚼米饭或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天然气作燃料饭做菜
22、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A.1︰1
B.24︰65
C.65︰24
D.无法确定
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24、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缙云山山火得到有效封控。在这场与山火的拉锯战中,“以火灭火”的方式,助力了阶段性胜利时刻的到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林发生火灾时,应逆着风向跑离火场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防止大火蔓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D.“以火灭火”可隔绝山火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和可燃物导致火熄灭
25、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胶头滴管内液体 | 水 | 水 | 稀硫酸(H2SO4) | 水 |
锥形瓶内固体 | 蔗糖 | 氢氧化钠 | 锌粒 | 硝酸铵(NH4NO3) |
A.A
B.B
C.C
D.D
26、下列金属制品与其防锈的方法不合理的一组是
A.机器上齿轮——表面涂油
B.汽车车身——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
C.铁盆——表面覆盖搪瓷
D.不锈钢医疗器械——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27、“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
与甲醇、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OH]、丁醇[C4H9O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
①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_________有关;
②含n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8、用文字表示下列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a、b两管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实验B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通过对比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物质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实验E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离子______;
(2)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4)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1、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用到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填序号)
3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下列去污原理中是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
A 用氢氧化钠洗涤抽油烟机的油污
B 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C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用盐酸去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3)长沙地铁、城际轻轨建设利用了大量合金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易生锈,如铁制品很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锈。
33、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请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①二氧化硫 ②酒精 ③二氧化碳 ④四氧化三铁⑤ 氧气⑥氙气。
(1)____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2)______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3)______是一种空气中常见的气体污染物;
(4)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______可用于制造闪光灯;
(6)______可用于潜水。
3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
(3)2个氢分子________
(4)铵根离子_______
(5)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6)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5、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起到______作用。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款共享单车,车身采用全铝设计。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铝的形成:______。
(4)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6、通过阅读和观察模型回答问题:
(1)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①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②写出布莱克实验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一个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毫升。
(2)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图1是水分子和乙炔分子的模型,图2是原子核转变的模型。
①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画法参照上述图例,请画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模型图: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乙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结合模型判断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观察氕核和氘核图示,判断氕和氘_________(填是或否)为同种元素,图2是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的示意图。
3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填标号),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当观察到氧气已收集满,但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利用B与C装置制取氧气,需要用到的化学药品:______(填名称),反应原理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用此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用充满水的装置F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8、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2)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3)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2、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 3、过滤, 4、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2、产生白色沉淀
4、________ |
氢氧化钠_____ (部分或全部)变质
|
(3)写出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_。
39、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它是_______。
A Fe B.FeO C Fe3O4 D Fe2O3
(2) 卟啉铁[C34H32ClFeN4O4]是纯天然的生物补铁剂,常用于制作补铁口服液。人体适量补铁可预防__________。
(3)现代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取氢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生产过程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该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
40、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能源。
(1)煤中常含有少量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______,造成酸雨。
(2)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煤发电,为了使煤充分燃烧,通常先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同时还用鼓风机提供大量的空气。
(3)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 在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
(5)请从物质燃烧所需条件的角度解释“釜底抽薪”: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