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11月3日,我国首例“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在山东莱阳农学院诞生。这项技术是利用牛胎儿皮肤细胞为供核细胞,经显微操作移入去核成熟卵细胞中而获得。该事例说明与生物遗传和发育有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2、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构成人体的是( )
A.
B.
C.
D.
3、细胞分化形成(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其原因是( )
①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
②种子更大
③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
④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葡萄糖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的场所为(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6、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 )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叶、种子、果实
D.茎、花、叶
7、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A.狐的变化曲线是A
B.鼠的变化曲线是B
C.草的变化曲线是C
D.大量猎狐,则鼠的数量迅速减少
8、11月初是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乌桕树红叶最佳观赏期,导致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土壤
9、取一段带叶的茎,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阳光照射3~4小时后,把茎纵向切开,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
D.分生组织
10、青少年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下列不属于“爱护植被”措施的是( )
A.节约用纸
B.不践踏花草
C.杜绝浪费,实施“光盘行动”
D.参加植树活动
11、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组织在胃中不存在的是( )
A.上皮组织
B.输导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2、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①和②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碘液
B.清水、清水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13、小静观察桃果实的发育过程,绘制了如下所示过程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B.子房、胚珠、种皮、胚
C.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D.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14、李亮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边、中央明亮的圆形不明物,轻压盖玻片,不明物能够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明物为物镜上的污点
B.不明物为载玻片上的污点
C.黑边为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D.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可能是出现此不明物的原因
15、除了能量,呼吸作用还产生( )
A.水和无机盐
B.水和二氧化碳
C.淀粉和氧
D.水和叶绿素
16、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氮、钙、锌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D.含铁、钙、锌的无机盐
17、下列关于蝴蝶和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玉米主要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组成
C.蝴蝶和玉米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D.在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1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进行,但无光时会减弱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仅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
19、食物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后,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叶绿体
D.线粒体
20、我旗公园内,一只雌鸟带领几只刚刚出巢的小鸟正在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鸟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鸟迅速飞走。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包括______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______。
22、植物的种子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是种皮,里面有____,它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它包括胚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3、光学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和研究生物体细微结构的一种重要仪器.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相关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表为3台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到植物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其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倍。
(2)如上图,要将视野中下图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_移动装片,如果看到物像不清晰还需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微量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食等量不含黄樟素的同种食物.(丙)经过较长时间后检测,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 答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那么说明假设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A观察 B调查 C收集和分析资料 D实验。其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有几个选几个)
25、单细胞生物能够像多细胞生物体一样,进行运动、呼吸、消化等多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通过___________进行呼吸,能够__________食盐等有害刺激;通过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知道,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其上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___,鲫鱼还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6、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是骆驼刺对荒漠______环境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这是对______海域生活适应的表现。
27、_____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28、能够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人体循环路径是_____。
29、显微镜上对观察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有安装在镜筒上的_____镜和安装在转换器上的____镜;玻片标本要放置在______上,要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是_____。
30、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__。它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_______。
31、把下列几种植物与其所属的植物类群用线连起来。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_。
32、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把呼吸比喻为“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 )
3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电池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也日见凸显.据科学家研究显示,一节废旧的5号电池可导致一立方米的土地污染五十年,而废旧电池对水源的污染更是不可估量.为此,小玲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废旧电池浸泡液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A、B、C三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分别浸泡过经营拆开保护壳的废旧1号、5号、7号电池的水,D鱼缸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第二步,在四个鱼缸中分别放入6条大小活力健康基本相同的小金鱼.控制其他生活条件相同,通过连续观察,机率结果如下:
时间 | 观察到现象 | |||
A | B | C | D | |
第1天 | 开始正常,逐渐懒于游动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第2天 | 未进食,翻肚皮下午死亡 | 不肯进食,游动缓慢 | 出现不良反应 | 正常 |
第3天 |
| 未进食,呆滞 | 懒于游动未进食 | 正常 |
… |
| 死亡 | 死亡 | … |
第15天 |
|
|
| 正常 |
在第15天,小玲和同学们分别解剖了死亡的小金鱼,发现A、B、C三个鱼缸中的小金鱼脊柱呈灰黑色.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金鱼脊柱呈现灰黑色是由于体内存在重金属离子导致的中毒现象.请根据这个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玲兴趣小组同学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设置D鱼缸的目的是_____.
(3)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将A、B、C三个鱼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
34、下图为显微镜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__],使镜头对准通光孔。若在视野中能看到_______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3)上图所示的细胞结构中,[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玫瑰花有红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其不同颜色花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图甲细胞的[⑤]___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