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Ach)作用于肌肉细胞引起收缩,之后被乙酰胆碱酯酶降解。α-银环蛇毒素竞争性结合Ach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h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Ach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C.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引起肌肉持续收缩
D.被银环蛇咬伤腿部后会造成腿部肌肉麻痹
2、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一般是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图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给①适宜刺激,②③均产生动作电位
C.甲、乙分别代表高级、低级神经中枢
D.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C→D→E
3、我国西北某市绿化工作中,科研工作者用样方法对城市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为合理确定样方面积,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可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本研究中在划定样方时,应该在调查样地中植物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取样
C.本研究中在每一个样地都应该取多个样方,计算所有样方的物种数平均值
D.样方面积超过 200m2时物种数趋于稳定,可确定 200m2为后续调查样方面积
4、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物种资源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保护湿地,某研究团队对沿黄河下游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演替进行野外样地调查,发现青龙湖从湖心到岸边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为:沉水植物菹草群落→纯水烛群落→水烛群落→水烛+扁秆藨草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含水量是湖泊湿地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B.与水烛群落相比,水烛+扁秆藨草群落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C.群落依次演替的过程中,每二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都在不断增加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5、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造成组织水肿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D.神经递质、胃蛋白酶、氨基酸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6、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
B.物质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增殖分化
C.细胞①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D.接种HPV疫苗的人体在感染HPV后,细胞④会迅速增殖分泌抗体
7、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D.原产于美洲的紫茎泽兰繁殖力强、环境适应性广,因此可随意引入
8、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其体内某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相接近形成的突触结构如图1所示;将其神经元离体置于含一定浓度Na+的培养液中,并给予神经纤维某部位适宜的刺激,检测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突触结构包括图1中的①②③
B.神经递质经结构①释放到②的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图2实验中,培养液中Na+浓度较低,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后Na+不会内流,不产生动作电位
D.改变培养液中Na+浓度,记录的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不受影响
9、下图表示水分胁迫下玉米气孔阻力(气体通过气孔时遇到的阻力)和A激素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腺分泌,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A 激素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 属于小分子有机物
C.干旱时A 激素含量上升, 降低了玉米的抗旱能力
D.A激素与赤霉素在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作用效果相反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了生长素
B.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递给下部
C.拜尔发现光照条件下,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温特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并证明其本质为吲哚乙酸
1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类型和去向(d表示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方式不相同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是b1+c1+d1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12、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血红蛋白和叶绿素
B.纤维素和磷脂
C.脱氧核糖和 RNA
D.腺苷三磷酸和 DNA
13、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14、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活动,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所用插条要带有较多的芽和叶
B.实验结果可以证明IAA具有两重性
C.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10-8mol/L
D.每组中的插条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
15、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个体层次上所没有的特征。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校园中所有的草、所有的树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
B.生物种群一般具有种群密度、丰富度等数量特征
C.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均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
1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B.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广泛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参与神经调节的信息分子的运输和体液有关
17、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控制有害生物时,其种群数量应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左右
C.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部分羊会饿死,但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8、如图是某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
B.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
C.K值是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
19、如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某时刻的膜电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动作电位传递方向是从右向左
B.bc段Na+内流,不需要ATP供能
C.a段恢复至静息电位需要ATP供能
D.若神经纤维外侧Na+浓度升高,则d点将上移
20、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炎热环境
C.寒冷刺激条件下,人体皮肤血管收缩以增加产热
D.寒冷环境中,相关神经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释放
21、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牧草,由于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C.开展退耕还草后,此地会逐步演替形成森林
D.开展退耕还草后,群落中种间关系会更复杂
22、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如表信息可预测,如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 AA | Aa | aa |
男 | 非秃顶 | 秃顶 | 秃顶 |
女 | 非秃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0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之间
B.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
D.孔雀开屏属于物理信息
24、北方夏季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个别市民会患上热射病,症状包括40℃以虚高热、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等。下列关于热射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高热可能是高温导致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B.意识模糊可能是高热造成大脑皮层的部分神经中枢损伤所致
C.大小便失禁可能是高热破坏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神经联系所致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体温调节,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5、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细胞骨架是由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
(4)大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5)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的间隙的液体,所以组织液又叫_____。
(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7)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_____。
(9)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6、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下图为基因编辑猪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1号猪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成单个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获得更多基因编辑猪,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分割。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号猪。
(4)为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否被导入4号猪并正常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DNA测序 ②染色体倍性分析 ③体细胞结构分析④抗原—抗体杂交
27、下图表示与遗传物质相关的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结构形态,则①②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请按照自上向下的顺序写出⑤中碱基的序列:_____________。
(3)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④处________________发生断裂,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ATP。
(4)DNA分子的______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28、图1、图2和图3是某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细胞中DNA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段.
(2)图2表示____(填动物/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
(3)图3对应图1____段,此时段细胞中含有___条染色体和____条染色单体.
29、图甲是某种动物(2N)细胞分裂的曲线图,图乙、丙是该种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此时所处分裂时期为______,与细胞______(填乙或丙)相对应。
(2)图乙、丙细胞______(填能或不能)处于同一器官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细胞含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填名称)。
30、如图1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
(1)由图中可知,激素a和激素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 mmol/L。当血糖升高时,a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主要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
(3)激素b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其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__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a激素分泌不足。现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体内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2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该糖尿病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科研小组研究草原上甲、乙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有____________。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是因为这两种动物____________。要使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有较多的个体迁出调查区
②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
③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
④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
(2)据图分析,在调查期间,甲动物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年乙动物种群密度最小,造成4~6年曲线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32、下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 。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 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与合成与分泌d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四种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