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痛苦的高考历程早已成为回忆,但是我在短短的高考历程中,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偶然的失利并不是一切的终结。
B.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C.钟鸣鼎食的巨室不是像荣国府那样靠着先祖庇荫而碌碌无为地寄生,恰恰是天天靠着不断地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
D.销售数量的增长掩饰不了彩管产业日薄西山的尴尬局面,由于主要品种价格降低幅度较大,导致该公司净利润下跌严重,彩虹电子去年亏损2 843万元人民币。
2、下列对(耍孩儿)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A.一、二两句用典,化用《拾遗记》及《琵琶行》中的语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
B.三、四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人物情感呈奔腾向前发展之势,表现了人物悲哀之情。
C.五、六两句,故作回转——虽然马上就要分别了,姑且喝一杯送行酒吧,在宽慰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
D.最后三句作者纵笔把人物感情推向高潮,使整个曲子散落有致,人物内心活动波澜起伏。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马场
李德霞
那年秋天,秋风萧瑟。一排排大雁往南飞的时候,父亲从军马场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母亲离婚。
父亲是军马场的场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和几千匹上好的军马。军马场离我们村百十多里地。听父亲说,军马场好大,占地几百亩,几千匹军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六岁的我就盼着有一天父亲带我去军马场看军马。可是,父亲突然要离婚,不要这个家了,也不要我了,我的这个愿望就像扎了针的气球,扑地破了。父母离婚,其实是因为一个上海女知青,军马场的会计。
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是奶奶。七十多岁的奶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婚。她跳着一双小脚,不打我父亲,左右开弓,打自己的嘴巴,边打边哭:“羞死人了!我造了什么孽,养了这么个白眼狼!陈世美!”奶奶都不知道该骂我父亲什么了。
父亲闷着头,绝情地对我母亲说:“该说的都说了。反正,我心里装不下别人,只有上海女知青。你看着办吧。”
母亲寡白着一张脸,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好,好,我答应离婚。可是咱娘呢?娘咋办?”母亲说的娘是奶奶,也许母亲想用奶奶来拉回我父亲的心吧?母亲错了,父亲是铁了心的。奶奶一把拉住我母亲的手说:“玉儿,你要是不嫌弃,咱还是一家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他去丢人现眼!”母亲拍拍奶奶的手背:“好,咱还是一家人。”母亲是奶奶捡回来的。直到现在,母亲也不知道自己娘家在什么地方。冬天来了,她上山砍柴,背回的柴一次比一次多;下雪了,她在院里劈柴,抡起的砍刀一次比一次狠。奶奶明白母亲的苦楚,说:“玉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憋屈的话,就哭出来吧。”
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伏在奶奶的肩头,痛痛快快哭了个够。
第二年春天,奶奶突然去世。母亲忍着悲痛,连着给父亲捎了几次话,可是,直到奶奶下葬,也不见父亲回来。我恨透了父亲,他的心里没有我奶奶和母亲,压根儿更没有我这个儿子吧!
日子流水般过去。转眼,我八岁了,该上学了老师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说:“鲁玉儿。”老师又问:“母亲呢?”我说:“鲁玉儿”老师一愣:“你父母怎么一个名字?”我倔犟地说:“我没有父亲!”
父母结婚的照片挂在墙上好多年了,我第一次看着难受。那天,我偷偷摘下来,躲进柴房,我把左边的父亲剪下来,剪成碎片。母亲进来抱柴烧火,呆愣片刻,一把夺过照片,狠狠扇了我一巴掌,那是母亲第一次打我。母亲说:“那是你父亲啊,你怎么能这样!”我犟得像头驴,脖子一梗冲着母亲喊:“我没有父亲!”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那天,一辆吉普车一路黄尘停在我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自称是军马场的副场长,专程来找我母亲的,他看着我母亲说:“你是老鲁的家属吧?让我好找。”
母亲一愣:“哪个老鲁?”
场长眉头一皱:“你不是鲁志国的家属吗?”母亲看着场长,云里雾里。场长说:“是这样的,老鲁昨天遛马时不小心被军马踢折了一条腿,躺在军马场医务室里,我看着挺可怜的,就来通知你去陪陪他。”
“那个上海女知青呢?她不在?”母亲一脸茫然。
这回场长茫然了:“什么上海女知青?我们军马场别说是上海女知青,连个本地女人都没有,清一色的爷儿们!”
母亲说:“怎么会呢?老鲁就是因为那个上海女知青,两年前才跟我闹离婚的。”
“让我想想。”场长挠挠头,自言自语道,“两年前,我调到军马场,军马场上下搞运动,老鲁被定为右派,撸了场长一职……”
母亲大瞪着两眼,一下子明白过来,眼泪扑簌籁掉下来。母亲抹把泪,一把拽住我的手说:“儿啊,咱去军马场!”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1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秋风萧瑟,大雁南飞,渲染凄凉的气氛,接着便写到父亲从军马场回来提出和“我”母亲离婚的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奶奶对待“我”父母的态度不一样,她虽然表面上生“我”父亲的气,但内心怀着母爱的;对“我”母亲却是还想维持这个家,所以以情挽留。
C.“我”剪碎父亲的照片,主要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在恨父亲的同时,内心里还是有对父爱的渴望;而母亲打“我”,说明对“我”父亲还存在感情。
D.场长的到来,揭开了父亲离婚的谜底,荒诞残酷的政治运动让人深受伤害保全家人的选择竟是割舍亲情,撕裂家庭,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三次写到“我”母亲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将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被人们视为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3)李密从小就是个孤儿,生下来六个月“________”,四岁的时候又“__________”,他是祖母一手带大的,因此与祖母感情深厚。(《陈情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李白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表达对国事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白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一句看着庭柯,“________”一句流连孤松,都寄托着陶渊明的高洁之志。
(4)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叙写自己在回乡后和亲戚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_____,_____”两句,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论述了勉强撑着做的事,不可以长久,甚至适得其反的道理。
(2)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_____________”,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______________”。
(3)时间和空间的对举或融合在律诗的颔联与颈联中较为常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杜甫诗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
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①数敲珠一串,梁尘②暗落琉璃盖。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③肠先断。
【注】①牙板,歌女演唱时用以拍节之板。②梁尘,梁上的尘土,化用了刘向《别录》"晨歌动梁尘"一句。③玉山未倒,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指人还没有喝醉。玉山,形容男子仪容之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所描写的歌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同时获得了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
B.开头三句虚写歌声的美妙,实写歌女之美,虚实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C.歌女演唱时牙板拍节声如珍珠落玉盘,振得梁。上尘土不知不觉落人晶莹碧透的酒杯。
D.词人借助凤凰非梧桐树不栖的传说,以“深”“孤”“怨”传达出歌声幽怨而渺远。
【2】本词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表现音乐之美的佳作,但描写音乐的主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愈归,帝大悦。转吏部侍郎。
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B.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C.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D.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可指幼年丧父之人,也可指父母双亡之人。文中的“孤”即为前一种意思。
B.御史,中国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侍郎,古代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D.谥,即谥号,一般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操行坚定端正,言论鲠直无所顾忌,极易得罪权贵,触怒皇帝,其多次被贬也与此有关。
B.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明心迹。
C.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王廷凑做节度使,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大家都认为此行有危险。
D.宰相李逢吉不喜欢李绅,想罢免他,于是让韩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同时免除了李绅御史中丞的职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2)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一”期间,重庆杨家坪步行街,图书论斤卖。一搭建的流动书店内全场图书每斤售价为18元人民币,吸引不少市民选购。购书现场很热闹,选购者踊跃,书籍种类繁多,包括时下的畅销书、中外名著等,还有不少装帧精美的精品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图书当萝卜白菜卖,是不尊重知识文化;有人认为有买有读,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有人认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冲淡人们对电子读物的喜爱,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手机依赖症。
读了以上材料,你更认可哪种观点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