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宜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本图宦达,不名节   ②君子而不争,群而不党

    B.遭闵凶   ②而刘婴疾病

    C.①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②二虫又何知

    D.征一国者   ②我决起

  • 2、与“蟹六跪二螯”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 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

    C. 剑阁峥嵘崔嵬   D. 有知,其几何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中的服饰有一些是汉族历代传承的服饰,但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黛玉初至荣国府时,见到王熙凤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也是在“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外,再套上“青缎灰鼠褂”。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中说:“褂,外衣也,礼服之加于袍外者。”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索性认定:“中国古无‘褂’字……盖满制也。”应该说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 

    贾宝玉是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体现在红色上。初见黛玉时,服饰以红为主色;群芳夜宴时,枕着红香花枕;祭晴雯时,穿着血点般大红裤子:看破红尘出家时,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这是因为红色是最能体现宝玉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颜色。红色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令人产生激动、热烈的本性和感情的力量,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格暗合。红色也体现了他尊重女性的心理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常是女性的代名词,古代男子常称其女性好友为“红颜知己”。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红色岂不正是他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红色还是他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他虽被视为掌上明珠,却处处受羁绊,恨不能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红色常使人联想到火焰和鲜血的颜色,是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正是宝玉性格的写照。

    服饰不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在阶级社会里,更能显示人的地位。贾雨村还是寄住在葫芦庙内的一个穷儒时,曹雪芹只用“敝巾旧服”四个字就画出了这个落魄文人的潦倒。邢岫烟虽为小姐,无奈家道艰难,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对那些美貌而富贵的人曹雪芹则不惜浓墨重彩。只看看宝玉的佩戴物就知道了。他的帽子是嵌玉紫金冠;颈上挂着饰有“金螭缨络”的项圈;那通灵宝玉,先是用“五彩金丝”系着,后又由莺儿织了一个“梅花络”套上;又有“寄名锁”——在神僧面前“寄名”为“弟子”,再铸一把锁,以示神命锁住;还有道士所画能祛邪的“护身符”。而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又不细写她的服饰了。元春省亲时,我们只看到皇家仪仗队里有人捧着她的“冠袍带履”,回到家后,也只知道她一次次“更衣”。到底穿戴如何,没有具体写。这是不写之写之妙。

     总之,曹雪芹笔下的服饰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封建审美标准,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的。《红楼梦》的服饰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服饰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着,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美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绝不违背清廷禁律。

    B.文中援引徐珂《清稗类钞·服饰》、赵振民《中国衣冠中之满服成分》是为了说明“褂子”是清代人对肥大上衣的习惯称谓。

    C.贾宝玉作为作者着墨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之一,他的服饰特色体现在红色上,红色可谓他情感内涵的象征符号。

    D.仅从“通灵宝玉”“寄名锁”“护身符”这些为保证宝玉安全的佩饰物上,我们就可看到他作为贾母、王夫人的掌上明珠、贾府宠儿的特殊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对人物的服饰描写手法多样,各具特色:既有对贾府宠儿宝玉所佩戴饰品的精细刻画,也有对落魄文人贾雨村衣着特点的准确概括,还有对尊贵皇妃元春服饰的“不写之写”。

    B.王熙凤盛装出场见客时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袭人要回家探亲时套上“青缎灰鼠褂”,可见“褂子”是清人在正式场合加于袍外的礼服。

    C.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代名词,红色也正是“怡红公子”怡悦红颜的绝妙注解,因而曹雪芹笔下的宝玉非常推崇、爱慕和关心女性。

    D.曹雪芹不仅用服饰突出人物外貌和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也通过服饰反映了人物际遇处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尊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服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曹雪芹根据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季节轮换、地位尊卑的需要,将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精华融为一体,运用到小说的描写之中。

    B.看破红尘出家时,宝玉身披“大红猩猩毡的斗篷”。这红色是他反抗封建礼教,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

    C.服饰彰显人物的地位。邢岫烟只能着“家常旧衣”,连冬天也穿得“很单薄”,黛玉进贾府时也略去对黛玉的服饰描写,都显出她们贫穷窘迫、寄人篱下的困境。

    D.地位高至皇妃的元春,曹雪芹却不细写她的服饰,因为无论穿什么都不足以标榜其尊贵,便索性不写。这不写之写更能引起人种种美的联想,比详写更经济,更含义深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3)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

    (5)《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范仲淹《渔家傲》中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的三句是“______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提出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民就能世代为君、无人能灭这一观点的三句是“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饱含深情。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诗句,都以流水比喻时光,表达时不我待的感慨。

    (3)李白《夜宿山寺》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山寺高耸云霄,他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 7、原文语句填空。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屈原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也不愿意像小人一样苟合取悦于人。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千古名句。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4)_______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形影相。(李密《陈情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归程中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4)《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黄庭坚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注】①伊川:伊河,经龙门流入洛河。②石楼:龙门香山寺中的一处建筑,武则天曾在此宴饮群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述说潘秀才正值中年,本该大展宏图,却已归隐山林,这豪气实在令人钦佩。

    B.颔联上句“明月清风”语意双关,内涵丰富;“非俗物”直接指出潘秀才的超凡脱俗。

    C.颔联下句写儿辈生活十分阔绰,穿轻暖的皮衣,骑肥壮的好马,与上句对比鲜明。

    D.颈联写潘秀才饮酒赏菊的场景,会让人联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尾联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璃为布衣交,馆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前及梓州刺史章彝。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节选自《新唐书》)

    【注】三川:古代称三川郡,今河南洛阳地区。西周时期的三川指关陇地区的泾河、渭河和洛河。一是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二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陈涛斜:今陕西省咸阳市东。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秦人开关                                及孝文王、庄襄王

    B.①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地        ②骊山构而西折

    C.①遣吏存问                                ②鲁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殷勤之意

    D.①匈奴七百余里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2】下列句子加点词活用情况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赢粮而

    B.位卑则足

    C.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其圣人也亦远矣

    【3】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来看,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沛公安在?

    A.为天下笑者,何也?

    B.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筑以为金人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B.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C.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D.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载: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这是古代纪年法之一;十三载,是指唐玄宗在位一共十三年。

    B.唐代三司指的是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推事,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

    C.禄山乱:指唐朝藩镇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一同作乱,史称“安史之乱”。

    D.工部员外郎:唐朝中央政府“六部”中的工部中的官职,杜甫曾任并无实权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唐玄宗亲自到太清宫祭祀之际,杜甫因所呈献的三篇赋令皇帝称奇,于是有机会在集贤院任职。

    B.杜甫能够为朋友直言相谏。房琯因在陈涛斜打了败仗,又被他人牵连,所以被罢免了宰相一职。与房琯有贫贱之交的杜甫便向皇帝求情,也遭到罢官,从此失去了在朝廷任职的机会。

    C.杜甫一家的生活遭遇困窘。杜甫家人寄居在鄜州,在艰难困苦中度过,身体虚弱的小儿子最后饿死。

    D.杜甫有时性情狂放不加检点。在颠沛流离中得到严武的善待,可有时候杜甫拜见他却不戴头巾,而且还曾经醉后踏上严武的床又怒斥严武,这都显得很不礼貌。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站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或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