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绥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一般人看来,________脂肪减少________起到减肥效果,________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减肥方法:植入脂肪。________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其中白色脂肪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________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________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研究人员利用白色脂肪的干细胞培育出了一种米黄色的脂肪,其功能与棕色脂肪类似。

     

    A

    只有

    才能

    /

    只是

    B

    只要

    就能

    然而

    因为

    所以

    /

    C

    如果

    那么

    /

    但是

    同时

    因此

    D

    虽然

    /

    不过

    不但

    而且

    可是

     

     

    A. A   B. B   C. C   D. D

     

  • 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周武王和周文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铺前

    茅盾

    东方刚刚发白,那呜呜的小火轮的汽笛声就从村外的小河里送到村里来了。小火轮在这河里行驶,总也有五六年了;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豁剌刺地冲击着那些沿河的“田横埂”,叫乡下人叫苦。

    所以村里的农民一听了那汽笛声就发恨。发大水的时候,他们想过许多方法不许那小火轮行走这条河道,他们到十几里路外的轮船局里闹过,他们又听了什么人的指教到镇上那“区公所”里递过禀帖,然而都没有效果;后来他们就直接行动了。可是第三天,区公所派了人下乡来,说要严办指使暴动的人。乡下人自然懂得枪弹比石子厉害,而况区公所又要抓人,只好忍气吞声天天把冲坏了的田横埂修整加高。

    现在的情形又不同了。那柴油轮船走过的时候总在快天亮,那呜呜的叫声也恰好代替了报晓鸡,——开春以来就把杂粮当饭吃的村里人早就把鸡卖得精光,所以这一向听着可恨的汽笛声现在对于村里人居然有点用处了。

    村东头的一间矮屋里闪着灯光,寸半长的铜元圈儿那么粗的白烛头在悄悄地滴着蜡泪。这矮屋的居住者王阿大当汽笛叫了第一声时就像被人家打一棍似的从床上跳起身来,现在他匆匆忙忙地在烛光下打叠一个小包袱。他们要不是万分紧急,怎么肯点这宝贵的烛头。这还是三个月前王阿大到镇上一家做丧事的人家“吃饭白相帮”做了三天临时工役带回来的宝贝。村里人到现在还常常讲起,夸羡他的好运气。何况还带来了这么一个粗大的蜡烛头。

    王阿大迟疑地打开了那包袱,把一叠旧衣服一件一件看了又看,手指头把不住发抖,这里的每一件衣服都是一个伤心的故事。那蓝布夹袄上的几点血迹,他是去年跟村坊里的人到那轮船局里去吵闹被人家一拳打破了鼻子的时候沾上去的;那花洋布的女裤又是老婆大前年做奶妈的时候向女主人讨来的,——老婆为的想做奶妈挣几个钱帮家用,还债,硬着心肠溺死了自己第二胎的女孩子,她到现在看见这花洋布裤子就要掉眼泪;还有,还有一身蓝绵绸的棉袄裤,是从死了的十三岁大女儿招弟的尸身上剥下来,招弟是前年水灾的时候活活饿死的。……

    这一个小小的包袱就是王阿大夫妻俩惨痛的生活史!

    王阿大鼻孔里呼噜了两声,忍住了眼泪,抖着手指,再拿起老婆撩给他的半新的棉袄来。棉袄上还留着老婆身上的热气和那特别的汗臭,王阿大猛觉得心里像刀割似的,抱住了那棉袄,就哭起来了。

    守在当铺门外的穷人队伍,时时刻刻在增加,把那一段街道挤得没有空隙。他们都望着那一对乌油大门,他们都想挤到门前。王阿大挟着他的衣包也在人堆里挤。在他旁边,有一个红眼睛的老太婆,抱着一卷土布,瘪嘴唇翕翕地动,好像在那里念佛,也想挤到前面去。

    忽然一个鱼贩子挑着一担鱼,远远地吆喝着来,要穿过这当铺门前的密集队伍。人堆里起了扰动了。那红眼睛的老太婆,一心想挤上当铺门前去,不防斜刺里冲出那鱼贩子的扁担来,一头撞着,就跌倒了。木桶里的水泼了满地,川条鱼在石板上跳。

    老太婆却已经爬起来,拍着手骂那鱼贩子“瞎了眼”。一会儿她记起了她的布,慌忙在地上捡起来,那白布却已变成灰布了。老太婆的骂就也变成了哭。然而人们依然挤紧来。老太婆没有工夫尽哭,夹在人堆里再向前挤,一面慌慌忙忙把泥污了的一段布在她的破衣服上揩擦。

    王阿大好容易挤到了那一对乌油门前。他一身臭汗,肚子里只管咕咕地叫。背靠着那门,坐在地下的,有一位脸色青白的青年女人,仰起一对惊惶的眼睛朝天空看。女人的旁边有乡下人,也有镇上人,都把身子贴在那门上。“哎!施粥厂门外也没有这般挤呀!”有人在王阿大耳朵边叹着气说。“荒年荒时,哎!——几时开门呢?”

    王阿大松一松腰,也叹口气,好像是回答那耳边的人。“说是要到九点才开哪!——喂,不是已经九点了么?”坐在地下的年青女人接口说,眼睛看着王阿大。“嗳,喔啊,喔嘀!”

    那青年女人忽然咬紧着牙关哼起来了,两手捧着肚子。等待着的人们只是呼噪着“开门”,谁也没有注意这女人。

    王阿大因为是面对面站着,只他看清了那女人的惨痛的挣扎有点异样。女人哼了一会儿,便也不作声,她慢慢地抬起头来,额角上是青筋直爆,黄豆大的汗珠,嘴唇上两个深深的齿痕,眼睛里充满了惊惶。

    但此时人们突然发一声喊:开了!王阿大面前的两扇乌油门闪开一条缝。人们又一声喊,王阿大再也站不稳了,昏头昏脑撞了几步,身子已经在乌油门内了,却又听得一声刺耳的惨叫,接着是男人的声音狂喊道:

    “不好了!踏倒一个女人了!一个大肚子的女人!”

    王阿大就像浸在冰水里冷的浑身战抖。他想站住,可是不行。人们像潮水似的涌来,将他直推到那高高的柜台前面,将他挤在柜台边,透不过气。

    柜台边是无数的手,各式各样的旧衣服,小包袱。这是雪白光亮的一车丝。朝奉拿在手里搠了一撷,喝道:“一块钱!”

    丝的主人略迟一些回答,那朝奉早就撇下丝。王阿大乘这机会把自己的包袱凑上去,心里把不住卜卜的跳。

    “什么!你来开玩笑么?这样的东西也拿来当!”

    朝奉刚打开了包袱,立刻就捏住了鼻子,连包袱和衣服推下柜台来,大声喝骂。

    王阿大像当头吃了一棍子,昏头昏脑地不知道怎样才好。他机械地弯着腰在人脚的海里捞他的几件宝贝衣服。同时他的耳朵里呜呜地响:他听得老婆哭,孩子哭;他听得自己肚子叫。

    (原载1933年7月1日《现代》第3卷第3期,有删改)

    【注】①茅盾小说《春蚕》中有“小火轮”“小轮船”的相关叙写。“老通宝向来尤恨小轮船这一类洋鬼子的东西!”“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小火轮”,乡下人起初是“恨”,接着奋起抗争,后又忍气吞声,最后觉得有用而欣然接受,这体现了阿Q式的健忘。

    B.王阿大在镇上“吃饭白相帮”三天并带回烛头,就让大家很羡慕,可见其他农民家境同样糟糕,这说明王阿大家的贫穷具有普遍性。

    C.王阿大拿的包袱里还有他老婆现脱下来的棉袄,还带着热气和汗臭,这个他们视若性命的包袱在朝奉眼里却一钱不值。

    D.老太婆被撞倒却没有工夫哭,孕妇快要临产也早早地赶到当铺前,甚至被挤倒踩踏,都是因为想要尽早当东西换活命钱。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小火轮”在小河里横冲直撞的情景,为作品定下了沉重压抑的基调,也为读者展开社会画卷。

    B.小说先描写王阿大一件一件看旧衣服的过程,展现他们夫妻俩惨痛的生活史;又借他的眼睛呈现其他人悲惨的故事。

    C.通过去当铺、等待开门、当东西未果,王阿大的形象逐步丰满,从普通农民成长为悲天悯人的觉醒者,具有典型意义。

    D.文章着力描写“当铺前”这一场景,通过“老太婆”“青年女人”等的遭遇体现人群的挤和乱,反映广大贫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现实。

    【3】茅盾擅长“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请简要分析王阿大一家悲剧的社会原因。

    【4】下面一段文字选自茅盾散文《故乡杂记》,作者在此基础上加工成小说《当铺前》。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加工的文学效果。

    早晨七点钟,街上还是冷清清的时候,那当铺前早已挤满了乡下人,等候开门。这伙人中间,有许多是天还没亮足,就守候在那里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身上刚剥下来的棉衣,或者预备秋天嫁女儿的几丈土布,再不然——那是绝无仅有的了,去年直到今年卖来卖去总是太亏本因而留下来的半车丝。他们带着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们财产的全部了,不是因为锅里等着米去煮饭,他们未必就肯送进当铺,永远不能再见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逍遥游》)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论语》)

    (3)孔子谓季氏: “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4)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已!

    (5)子路曰:“愿车马_________。”(《论语·仁者爱人》)

  • 5、阅读下面内容,完成题目。(课内默写)

    (1) 贾谊在《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不能相提并论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陈涉置身于军队中,从田野间兴起的句子是“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来表现山野的宁静和恬淡。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水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和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波兮木叶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使英雄泪满襟。

    (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7)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 8、默写。

    (1)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7)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辛夷楣兮药房。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琵琶行》一诗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的记载:“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大鹏南徙的情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

    刘长卿

    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

    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

    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

    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

    稍看林壑晚,佳气生重关。

    【注】①衡霍,即衡山,衡山一名霍山,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王处士家草堂里有一幅描绘衡霍众山的壁画,这首诗即为吟咏此画。

    B.欣赏白墙上的画作,远在湖南的衡山如同近在眼前,群山也似举步可登。

    C.画上有衡山青翠密林、飞来的方丈神山、将归的白云和远去云间的飞鸟。

    D.面对这幅壁画,诗人感慨主人可以日日相对美好事物,生活能如此闲适。

    【2】王处士草堂壁画逼真传神、景物丰富,诗人是如何描写画作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 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 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 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

    注: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②匔匔: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B.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C.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 臣/同姓戚者

    D.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

    B.强葆即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代指婴幼儿时期。

    C.践阼,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

    D.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

    B.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

    C.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

    D.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政, 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广州一位月薪三万元出头的妈妈,最近却连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买了,原因就是读小学的女儿放了暑假,导致开支陡增。女儿参加美国游学,2万元;女儿在家请阿姨照顾,5000元;每两周节钢琴课,2000元;游泳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些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明确文体;③自拟标题;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