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则刘病日笃 儿之成,则可待乎
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谨拜表以闻
C.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室西连于中闺
2、填入下面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作品中卖弄才情,或卖弄学问, ;如果再加上装腔作势, 。才情学问,有多少是多少,真则真,假则假,虚则虚,实则实,瞒不过明眼人。贫儿卖富, ;暴发户摆阔, ,这叫“卖弄”。
A.就更催人呕吐/都是令人生厌的事/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B.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C.就更催人呕吐/都是令人生厌的事/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D.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八小时
童村
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把他抬到雪爬犁上的时候,他的生命时间还剩下最后的8小时。
大雪覆盖的山路上,那匹紧拉着雪爬犁的老马,在马鞭的催促下,一边喷着浓重的雾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着……
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
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头年十月,他带着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最后5名战士,越过波浪滚滚的黑龙江,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当他看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的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经暗暗在心中发誓,从此之后宁肯死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故乡的土地上,也坚决不再回头。
自然,在被押解的路上,他还想了很多。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复告诫战士们,在防奸反特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点马虎大意。但是他怎么能想到,虽然倍加小心,却还是跳进了他们的陷阱。
尽管那个名叫平德山的陌生人,曾经一度让他产生过怀疑。事到如今,也只能责怪自己求胜心切,没有早些识破。袭击日军分驻所,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骗局。午夜时分,当那一记枪声从吕家菜园子猛然响起,一瞬间,他便一切都明白了。子弹从他的后腰穿进去,又从他的下腹蹿出来,在轰然倒下的一刹那,虽说是侧身拔枪,连连回击,那汉奸即刻毙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还是都晚了。
当日伪军飞速赶到现场,并将吕家菜园子团团围住后,又经过整整15分钟的激烈交战,直到打光了枪里的子弹,他这才无力地坐在那里,面对着一拥而上的敌人,一边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一边轻蔑地笑笑:“我是赵尚志,你们可以绑去请功了……”
雪色无边。那匹老马,终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
紧接着,那几个背着长枪的日伪军,又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一间冰冷的囚室里。抬头望去,透过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审讯开始了。审讯官问他:“你到底是不是抗联的赵尚志?你们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活动?”
一阵剧痛袭来,下意识中,他皱了下眉头。
审讯官说:“只要你老实交代,皇军马上就可以给你治疗,保住你一条性命。”
他不屑地笑笑,摇摇头拒绝了,捂着枪伤骂道:“你们不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在卖国。”
这个曾经一度让日军头疼的“大匪首”,说完这话,不论审讯官再说什么,他一概冷眼斜视。
窗外的雪,仍在疯乱地飘着。
陡然之间,他想起了1933年的那个春天。为了抗日,他只身从哈尔滨来到宾县,投奔了孙朝阳的义勇军。义勇军的人见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可他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子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
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日军企图在宾县东山围歼孙部。危急时刻,他果断献策,先是率队攻城、猛打猛冲,迫使敌军放弃对义勇军的包围来增援宾县;继而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取得大胜……
多少次的林海周旋,多少次的雪原决战,无论日军如何铁壁合围,重兵讨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拔掉他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日伪当局曾经开价一万元通缉他,并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联内部,企图暗杀他。可是,在一次一次的失手之后,他们对捉拿他的悬赏重磅加码,“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
今天,他们终于得手了……
审讯一直没有停下来。于歇斯底里的叫嚣声中,他的耳畔还在一遍又一遍响起林海雪原上破碎的马蹄声、密集的枪声,还有那一首含仇咬恨的《调寄满江红·黑水白山》“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紧接着,在黑龙江岸的佛山一带,他们先是攻打了乌拉嘎金矿,后又袭击了日本武装测量队,但是随着战斗形势越来越残酷,部队的伤亡也越来越惨重,任务执行到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返苏。
但毕竟他乡非故乡。当机会再次来临,他终又回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北战场上。可是这遍地的陷阱与雾障,让他最终没能逃过那一双双沾着鲜血的魔掌……
审讯最终失败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这间冰冷的囚室里,眼睛不大却灼灼逼人,个子不到一米六的赵尚志,紧咬牙关,闭口不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年他34岁。
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严依然耸立。
(有删改)
相关链接:赵尚志(1908—1942),辽宁省朝阳人,黄埔四期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42年2月12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鞭的催促”一语,表现出日伪军押送着“他”去邀功请赏的急迫心情。
B.小说善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第三段一个“猜”字,说明“他”对自己之后的处境和结果非常清楚。
C.“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的悬赏从侧面衬托“他”抗日功劳之大。
D.最后一段高度赞颂“他”在日寇面前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紧扣小说标题“最后八个小时”,制造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B.通过“轻蔑地笑笑”“冷眼斜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C.审讯官的诱降与“他”的严词拒绝形成对比,以审讯官的卖国衬托出“他”的爱国。
D.文末写“他”身材矮小,使“他”的形象更丰满,也反衬出杀害“他”的敌人的残暴。
【3】本文多处描写大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是怎样通过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手法把“他”战斗的一生在最后八小时里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异族祠堂香火旺盛,传达出对恢复中原的隐忧。
(3)王海《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景中洋溢着新旧交替的喜悦,于人一种振奋情怀。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革命烈士刘朝阳被敌人严刑拷打,视死如归,敌人问其何以不肯变节,他以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答,表达了坚守信仰、纵死无悔的心志。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行人手摸星星、抚胸长叹的动作的摹写,表现了蜀道之高、路途之险。
(3)贾谊在《过秦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诸侯的角度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九国之师有所顾虑而不敢前进的后果。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安慰。
7、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末小说家刘鹗在《明湖居听书》中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从侧面以环境描写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
(2)晚唐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自己内心惆怅苦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咏怀古迹》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王昭君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作者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特有的清寒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为了论证“父母者,人之本也”这一观点,举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都描述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之情。
10、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写。
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姜武。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予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孝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节选自《春秋左传·隐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D.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中的“贰”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中的“贰”含义相同。
B.“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中的“诸”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的“诸”含义不相同。
C.“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中的“封”与“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中加点的“封”含义相同。
D.“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中的“锡”与“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离骚》)中的“锡”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氏任性偏心。坐庄公难产,就视若仇人;喜欢共叔段,就想废长立幼,帮共叔段夺权,“请制”“请京”。正是她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B.对于共叔段的种种僭越之举,大夫祭仲曾经告诫过庄公,危险一步一步在逼近,但是庄公始终无为,没有采取什么防范措施,只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C.颍考叔善于劝谏.不正面直接提意见,而是用行动使庄公心动情发。庄公说的“黄泉”,是比喻义,指的是“死”,颍考叔则用本义,说是“地下泉水”,这样就不会违背誓言了。
D.在颍考叔和庄公的对话中,庄公幡然醒悟,于是依照颍考叔的做法“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这一事件体现出颍考叔孝亲的大爱,符合儒家思想,可以推广孝道,影响他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你认为原文中的庄公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在德国发生了一场有点特别的救援行动,大约8名专业消防队员出动,为了救出一只因太胖被卡在下水道井盖上的小老鼠。
据媒体报道,在一个周日上午,德国本斯海姆一只小老鼠因吃得太胖被卡在了一个井盖的孔隙中动弹不得。一对小女孩报警后,经过动物救援专家和8名消防员的两轮拯救行动,小胖鼠才成功脱身,被放回了下水道。事后报警的姐妹俩为表示感谢,送给消防员们自己画的四周被爱心环绕的卡通鼠画像。而网民对这次救援也赞不绝口,称消防员行动为暖心救援,大呼“太暖啦”!
此事发生后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及媒体报道,并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