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

    A.夜绳出,见秦伯 B.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C.二败三胜 D.寡君若得食之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后,皇帝的正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B. 古代座次以右为尊,空着右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右以待”,表示尊敬。

    C. 古代农民除缴纳赋税之外,可对粮食进行交易。粜米是指农民卖出粮食,籴米是指农民买进粮食。

    D. 封建制5刑从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是笞、杖、徙、流、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刀

    陆蠡

    有从远僻的山乡来的人望见了这名胜的小山,便呵呵大笑道:“这也算是山么?”双手叉住腰笑弯到地。好奇的听客便会从他夸张的口里听到他所见的是如何绵亘数百里的大山。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那是因为在清潭里照见了它自己的影。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野桃自生。不然则出山来的涧水何来这落英的一片?有一少女,她有一天正背了满筐的松针回来的时候,觉得竹筐异常的沉重,便靠着竹筐坐下,却永久地坐在那儿了。山间人都说是因为她生得太美丽,被什么山灵或河伯娶去了……

    听者道:“你的家乡便在这深山里么?”

    怎的不是!

    “这是我听到过不只一遍的故事……我颇想知道别的东西。”

    你不是轻视幻想的编织么?那末让我选一个实际的故事说给你,只可惜有一个悲惨的收场。你愿意知道山居的人是如何获得每天的粮食和日用品么?他们大都靠打柴锯木为生。他在高山上砍得松柯,搁在露天底下一个月两个月,待干黄的时候挑到附近数十里外的村镇,换取一把盐,几枚针,一些细纱布,有时带回一片鲞,一包白糖……

    冬天,他们砍下合抱的大树,截成栋梁楹柱的尺寸,大概不会超过一丈六尺或一丈八尺,或则锯成七八分对开的木板,等到明春山洪暴发的时候,顺水流到港口,结成木筏,首尾衔接像一条长蛇,用竹篙撑着,撑到城市的近郊,售给木商运销外埠。

    山势陡峻的所在,巨大的木材无法输运,那只好任它自己折断自己腐烂了。但是他们砍取寸许大小的坚木,放在泥土筑成的窑里烧成木炭,这样重量便减轻了四分之三,容易挑到外面来,木炭的销场是很好的。

    “你说得又远了。没有指示给我故事的连索。”

    是哟!事情便是这样:他们是靠打柴烧炭为生。但是你知道城市里的商人的阴恶和狠心么?他们想尽种种方法,把炭和木板的买价压低,卖价抬高。他们都成了巨富了,还要想出更好的方法,各行家联合起来,霸住板炭的行市。他们不买,让木筏和装炭的竹簰搁在水里,不准他们上岸,说销场坏了,除非你们完全让步。

    但是谁都知道这是鬼花样啊!

    有的让步了。因为他们垫不起伙食费,有的呼号奔走了,但得不到公正的声援,因为吏警官厅都和他们连在一起。山民空着手在城里徜来徜去,望着橱窗里诱惑的东西,一袭夏季妇人穿的拷绸衣,红红绿绿的糖果,若能花了几个子儿带回去给孩子们,那他们多高兴啊。

    并且他知道家里缺少一把盐,几升米,那是要用钱去换的。

    他们忧郁了。口里也不哼短歌,妒忌地望着大腹便便的木行老板,竟想不出办法。

    交易是自由的,不卖由你,不买由他,真是没有话说了。这里由山村各户凑合成的木筏是系着许多家庭的幸福,纵然他们不致挨饿,他们的幸福的幻梦是被打碎了……。

    “我希望这木行老板有点良心,他们是够肥了。”

    若希望在他们的身上得到怜悯,抱那希望的人才是可悯的。可是事情的解决却非常简单,你愿意听我说下去罢。

    一天,一位年青的人随着大家撑着木筏到城里去,正在禁止上岸的当儿。大家议论纷纷想不出主意。这位年青的人一声不响地在一只角落里用竹片削成一把尺来长的小刀,揣在怀里,跑上岸去,揪住一位大肚皮的木行老板,毫不费力的用竹刀刺进他的肚皮里,听说像刺豆腐一样的爽利,刺进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血溅出来,抽回来的时候,满手都是粘腻的了。他跑出城来,在溪边洗手的时候被警吏捉去。

    “你说了可怕的故事了。我没有想到你会说出这样吓人的语句,在你说到松林中簪花的少女……那—片美丽和平……你驱走了刚才引起的高山流水的奇观,说桃花瓣从淙淙涧底流出来呢……我懊悔听这故事,但是请你说完。”

    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传犯人来问:

    你是持这凶器杀人么?

    是的。

    这怎么成?

    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大家脸都发青了。当时便没有继续讯问。各木板行老板也似乎怵于竹刀的威力,自动派人和他们商订条件,见了他们也不如先前的骄傲。

    厚钝的竹刀割断了这难解的结。“便是这样”的斩钉截铁的四个字胜于一切的控诉。你说这青年是笨货么?

    “这位青年结果如何呢!”

    听说刺断动脉后流血过多死了。……否则,他将在暗黑肮脏的牢屋里过他壮健的一生。

    (有删改)

    创作时代背景:《竹刀》是陆蠡在抗战时期,于1938年完成的散文。在《竹刀》的附记中他写道:“这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将仍继续着,我惭愧这小小的散文集未能予苦难的大众以鼓励和慰藉。”尖锐的矛盾,让陆从个人心灵的抒写中走了出来,开始直面残酷的现实。1942年陆蠡因负责出版靳以的爱国反日的长篇小说《前夕》和进步刊物《文学丛刊》等,在上海被日本侵咯者逮捕。最后因严刑拷打吐血身亡,终年34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有关“竹刀”的“实际的故事”。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让读者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引发思考

    B.文章开头描写山居人用“怎的不是”一句回答了好奇听客的提问,答话的反问语气突出他身为山居人的自豪感。

    C.文章画横线部分描绘了山居人的勤劳,说明木筏对他们的重要,照应了下文木筏是山居人家庭幸福所在的内容。

    D.文章借城市商人压榨山居人及山居人“幻梦”破灭的描写,刻画了商人的奸诈和山居人的麻木不仁,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

    2“若希望在他们的身上得到怜悯,抱那希望的人才是可悯的”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和创作时代背景,请简要分析“年青人”的性格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

    (2)《老子》四章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______”一句,用借代的手法,表达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4)碣石山是自古以来的海滨名胜,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高适《燕歌行》中都曾提及此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6)______,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7)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其中表现老鱼为之跳跃的一句是______

    (8)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列锦手法,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逍遥游》里的宋荣子能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外物的界限,看淡世间万物,面对世人的赞誉他能做到“__________”;面对世人的非难,他能做到“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表现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打拍子将银钗敲碎,饮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借以表现她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的结局。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描写了客人的洞箫声的感染力。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

    (2)攀栖鹘之危巢,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伶官传》序中和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观点一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韩愈在《师说》中倡导以能者为师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写周瑜雄姿英发,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赢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战绩;而自己过早生出白发,感慨人生如一场梦,只好“_______________”,让后人感喟不已。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客至》中,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忧伤,决绝而不留恋的刚烈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林休日田家

    卢照邻

    归休乘暇日,饁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注】①饁稼:为耕作者送饭。②王彗:植物名。③虞讼:指发生在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田事件。④子贡路遇一老丈挖地道入井,抱瓮打水浇田,子贡劝他使用桔槔以提效。老丈认为使用机械,必定使人行事图巧,故而不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即照应标题,写诗人乘着闲暇去田家休假,给耕作者送饭的事情。

    B.诗歌三、四句写路上草已稀疏、山间树叶飘落的景象,紧扣上句的“秋”字。

    C.诗歌九、十句从视觉、嗅觉角度写田家的自然风光,充满清幽芳洁之美。

    D.全诗选取山林田家的典型意象,用朴素无华的语言,营造出活泼灵动的意境。

    【2】同是描写田家生活,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相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框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古文观止·蹇叔哭师》)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之谓乎?”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十鄢》)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穆公访蹇叔   诸:兼词相当于“之、干”

    B. 请于武公   亟:急切

    C. 缮甲兵,卒乘   具:准备

    D. 之故,且告之悔   语:告诉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 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D. 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下列文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姜氏何厌之有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B.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武公娶于申

    C. 庚辰,将殡于曲沃   爱共叔段,欲立之,

    D. 无乃不可乎   君何患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蹇叔子与师,哭而送之

    B. 大叔又收贰为己邑   劳师袭远,非所闻也

    C. 公入赋   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

    D. 是之谓乎   谁不知

    5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蹇叔实际上已失去进谏的正常渠道,但他仍然不放弃努力——以“哭师”的形式来进谏,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次袭晋国的必然结果,准确地指出晋国“必御师于崤”。

    B.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

    C. 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D. 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凝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茧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在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茧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茧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