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蛛丝马迹       切中肯綮       不容置喙       融汇贯通

    B.不言而喻       砰然心动       意兴阑珊       皓首穷经

    C.卷帙浩繁       同仇敌忾       谍谍不休       毛骨悚然

    D.风声鹤唳       唾手可得       鸿篇巨制       提要钩玄

  • 2、分别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置土石 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不阙秦,将取之 毒之乎

    A.相同,不同 B.相同,也相同

    C.不同,也不同 D.不同,相同

     

  • 3、填到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项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

    A.山,却冥然不觉——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B.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C.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

  • 4、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B.持千金之资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 5、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今安在哉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节令是一种命令

    毕淑敏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老人很明显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吃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做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要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阳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不能弯曲。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还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爽凉,久久伴着我。阳光斜射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副生长的印谱。

      生也是有节气的啊!春天到了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乐的时候欢笑,悲痛的时分洒泪。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是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形,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入生。

    世上有句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作一种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作万灵的廉价礼物。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

    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期望年轻。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人们可以濡养肌体的青春,但不要忘记心灵的疲倦。

    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过程,有如银粉色的西红柿被摘下以后,在夕阳中渐渐地蔓延成浓烈的红色。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颗西红柿里都预设了一个机关,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

    【1】下列对文中内容判断有误的两项(   )(   )(5分)

    A.作者从形、色、质地等方面来描写老人西红柿 以“乒乓球”来描绘其“小”的

    特点 “柿蒂部羽毛状呈绿色”及“很坚硬,硌手”等从颜色和质地来描绘其“青”的

    特点

    B.第段老人说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老人将冬天的西红柿比作奸细

    意在强调社会上有狡猾的人,说明人与人关系的险恶。

    C.第段中人生也是有气节的啊!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西红杮的生长触

    发到人的生长过程的思考,内容上更进一层。

    D.第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这句话含义是 人们希望超越正常生长状态的认识是浅薄的,连上帝都在嘲笑,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认识的否定和讽刺。

    E.本文在构思上托物言志,从生活小事自然过到人生感悟,自然贴切。表达方式上叙议结合,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2】简析文章题目“节气是一种命令”的内涵。(6分)

    【3】对于有些家长让孩子两岁识字,四岁扫盲,五岁学外语等早教现象,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

    你的看法。(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咏怀古迹其三》中揭示昭君悲惨命运的原因为君王不察,体现昭君心念旧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的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讳莫如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4)《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思想是一致的。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__

    (8)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自己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2)《沁园春长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 10、默写题

    (1)说明文的顺序包括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2)____________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3)凡所应有,______________

    (4)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欲先走

    (6)___________ ,山岛竦峙。

    (7)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雨霖铃》下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3)辛弃疾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一)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上(二)[注]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本诗写与王安石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前两句描写诗人江上行舟所见,一股秋天肃杀的气息扑面而来。

    B.第一首诗中“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两句中,“被”和“乱”将抽象的离愁写成一种具化之物,能被风吹走,可见王安石精于炼字。

    C.第二首诗三、四句写江行的特殊感受,景中有情,陆游“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之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二首诗,诗人摄取了各种近景,为我们勾勒出秋江暮云图和青山帆影图,壮阔豪迈。

    【2】两首诗虽同题,但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兼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极土木之工   (2)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造别馆享乐这种事。

    B.康熙朝的宰相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

    C.作者第三次去万柳园,看到的景象一次比一次没落。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中的柳树,都像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

    D.作者借“柳”“池”“山”“蒹葭”“云水”等意象,抒发了反对富贵淫乐,主张寄情山水田园、淡薄名利的情怀。

    3作为一篇游记,围绕万柳堂,作者运用了记叙、描写的手法主要记了三方面:

    (1)得名的由来

    (2)_________

    (3)_________

    4请写出本文的主旨句,并就其思想价值作简要评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张白纸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墨水想去找笔,一跳,不小心把自己身体里的墨水洒到了白纸上,白纸看见自己的身体被弄脏了非常生气。

    它吼起来:“你这瓶肮脏的墨水,黑漆漆的,竟然弄脏了我,你必须把这些洒在我身上的墨水整理干净。”

    墨水挠了挠头说:“这怎么弄啊?”

    白纸不依不饶地说:“我不管,反正你得给我变回原来的样子。”

    正当它们争吵的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他惊喜地喊到:“多么美的一幅水墨画!”白纸发现它已经由一张白纸变成了一幅漂亮的图画!这时候白纸才明白,恰是墨水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