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名、字有别,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除名和字,古人还有号,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是自己起的。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 《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九年”和《孔雀东南飞》中“汉末建安中”都为年号纪年法;“岁在癸丑”和《赤壁赋》中“壬戌之秋”都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天干。
C.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萧统选编的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姓名已无从得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其为 “五言之冠冕”。
D. 建安风骨是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为代表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大多采用五言的形式,作品反映社会离乱,民生疾苦,流露人生短暂,壮志难酬,表达建功立业的理想,具有浓郁的悲凉色彩,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的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 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 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 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我定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
B.小张在投稿信最后写道:“我不揣谫陋,寄来拙作,敬请斧正。顺颂编安!”
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
D.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4、下列词语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图将:画出来 云树:高耸入云的大树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研核:研究考核 逾侈:过分奢侈 骄尚:骄傲自大 列将:一般将军
B. 寒蝉:秋天快死的蝉 风情:相爱、相思之情 经年:年复一年 仪节:礼节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政理:政治清明 牙机:枢纽和机件 合契:符合,相合
C. 吴钩:代指宝刀 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仓皇:惊慌失措 纱厨:纱帐 施关:关键设施 将息:调养,保养 疾恶:痛恨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图身:图谋自身安全
D.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肉袒:脱去上衣,裸露上身 竟酒:酒宴完毕 间行:从小路行走 益骄:更加倨傲 置酒设乐:备办酒席,安排歌舞 决去:“决”通“诀”,告别而去
5、下面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拜送书于庭 ⑤何功之有哉 ⑥使不辱于诸侯 ⑦此人力士 ⑧谁可使者 ⑨为夫婿所薄 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 ①②④ B. ③ ④⑥ C. ②⑥ ⑨ D. ①⑤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家过年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田野一片银白。
她伫立在村口,睁大双眼向远方瞭望。北风像无数只利爪,无情地撕扯着她的衣服。鹅毛般大小的雪片,一个劲儿地往她的脖子里钻。她紧了紧棉衣外边黛青色的围腰,又围了围那条深蓝色的头巾,继续瞭望。
她在等待当兵的儿子回来。进腊月时,儿子就来信说打算回家过年,可究竟哪天回他却说不准。今天是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她相信儿子今天一定能回来。
她已经成了雪人,但她并不愿拍去身上的积雪。身为农民,她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可这会儿她又担心雪下得太大,会阻断道路。心里默默念道:儿子你在哪儿呀?是在部队,还是在路上?这天气你还能回来吗?老天爷啊,给我儿子留下回家的路吧……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她就开始等啊,盼啊,盼着儿子早点回来。年根里事情多,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备年货,她的老伴儿有病,她家自然比别人家忙。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每天都到村口瞭望一会儿,一天不落。但直到现在,还是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昨夜又下起了大雪。她知道,儿子今天要是再回不来,可能就不会回来了。是阻在了路上,还是部队突然有了任务?先前,儿子写信告诉过她,军令如山倒,一旦有命令,任何个人的事情都必须放下。但她依然满怀希望,在她看来,这么太平的世道怎么会有什么重大事情呢?肯定是被阻在了路上,这该死的大雪!
今天吃过早饭,她把大年夜要吃的肉炖上,又吩咐女儿剁饺子馅儿,然后就冒着大雪到村口去瞭望。
雪不停地下,风使劲地吼。她的脚早已冻得麻木,不停地跺地驱寒。跺着跺着,脚下成了一对儿冰砣窝子,但她决不挪开地方,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等到儿子回来。
“娘,回家吃饭吧!”
她以为是儿子在唤她。回头一看,却是女儿。她才意识到已过了中午。
吃过午饭,她又来到村口。洁白的雪路上,又留下她一串深深的脚印。而那脚印很快就像先前的脚印一样,被大雪盖得无影无踪了。
来到村口,搜寻到自己踏过的雪窝子。雪窝子已被大雪盖住,但还是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她依然站在那对雪窝子上,生怕不能连续似的。她坚信站在老地方等,肯定能等到儿子。
两个小时过去了,她什么也没等到。
又过了两个小时,她仍然什么也没等到!
天渐渐黑下来,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鞭炮声也在四面八方响起。她才失望地对来唤她回家吃饭的女儿喃喃地说,你哥今年可能回不来了。
晚上,她还不死心。老伴儿和孩子们都睡了,她还坐在炕沿上,等着儿子回家。直到凌晨,鞭炮声再次响起。她才自言自语地说:“看来真的回不来了!”
然而大年初一的清晨,一家人正要开始吃饺子,一封信送到她的手里。是儿子写来的!
爹,娘:
儿不孝,让你们失望了。儿原本要回家过年,但临行前突然接到命令,我们驻地附近发生特大雪灾,积雪超过30厘米,灾区牧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上级命令我们马上赶往灾区救灾。时间紧急,不能多写,请爹娘安心过年,不要牵挂我。
儿拜上
1988年1月5日
随信寄上我新近照的照片,就先让它陪爹娘过年吧。
她拿起照片认真端详:穿着厚厚棉军装的儿子戴着像雷锋那样的帽子,双手端着枪笔直地站着,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身后是碧蓝的天空和皑皑的雪山。
眼泪一下子就溢满她的眼眶……
他把儿子的照片装进相框,端正地放在桌子的一边,又在照片后面放上凳子,然后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文的叙述看,母亲对儿子不能赶回家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这既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又为儿子因突然有任务不能回家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通过细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文中两次写到主人公执意要站在雪窝子上等儿子,反映了她对儿子回家的真诚期盼。
C.结尾处的“……含泪笑着说:‘儿啊,过年了,吃饺子吧!……’”,是母亲的一种自我宽慰,也表现出不能与儿子团聚的痛苦与无奈。
D.在读者都认为主人公因儿子不能回家只好在遗憾中过年的时候,却收到了儿子的信和照片,这样的结尾既在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开头写大年三十母亲在大雪中等当兵的儿子回家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3】当兵的儿子过年时没能回家,但小说却以“回家过年”为题,你认为这样拟题有什么合理性?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到冬末春初之时,长江必然会潮水涌涨,浩浩渺渺。此时若坐在船中,看见江水平静,江面宽阔,江风和顺,江船往来,便很容易吟咏起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写大鹏鸟的飞翔需要依赖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而不吸取历史教训是没有用的,如果不能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并让历史重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以互文的笔法来描写送别时主客的依依不舍,从而为下文琵琶女出场埋下伏笔的是“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当时社会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他说士大夫们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护,可以做到“_____”,但是自己“____”,的确让人费解。
(3)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的主题之一,我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如此描写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请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分别任意摘写两句含有“秋”字的句子:A.__________B.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两句,慷慨悲壮。
(5)《鸿门宴》中,樊哙“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要讲究大礼节,不计较小礼节的观点。
10、(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的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能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前提条件。
(4)《鸿门宴》中表明做大事不必拘泥于小的细枝末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听众的悄然沉醉和江心月影的寂冷清寒,侧面烘托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和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12、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小题。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
何 逊
缘沟绿草蔓,扶楥杂华舒。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余。遥遥长路远,
寂寂行人疏。我心怀硕德,思欲命轻车。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
注:范广州云即范云,时任广州刺史。此诗作于何逊州举秀才之后。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给人错杂成彩之感,而“绿”也产生动态感,写出了春天的一片勃勃生机。
B. 三、四句再现了美丽的春野夕照图中烟霭与柳色构成的一幅和谐宁静的美景。
C. 五、六句写寂寞惆怅,哀叹同道匮乏,隐约表现了国家不能重用人才的现实。
D. 这首诗前六句描绘景象,后四句侧重抒情,二者结合自然,婉转切情,十分动人。
【2】诗的最后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后从杨素击平汉王谅,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赞务。会兴辽东之役,岁饥,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须陀曰:“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状,帝嘉而不责。
天下既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时贼帅王薄北连豆子航贼孙宣雅、石祗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大破之,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奄至城下,须陀与战,长才败走。后数旬,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围北海,须陀倍道而进,大败之。司隶刺史裴操之上状,帝遣使劳问之。十年,贼左孝友屯蹲狗山,须陀列八营以逼之。孝友窘迫,面缚来降。其党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等众各万计,须陀悉平之,威振东夏。以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俄而贼卢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贼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众各万余,扰济北,须陀击走之。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遂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其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帝令其子元备总父兵。元备时在齐郡,遇贼,竟不果行。
(节选自《北史》卷八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B.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C.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D.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男子十五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诏敕,即“诏书”,指皇帝颁发命令布告臣民的文书。
C.露布,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也指军旅文书中的告捷文书,文中为后者。
D.通守,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文中张须陀曾两度出任此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须陀是弘农阌乡人,性情刚烈,勇敢有谋略。年轻时曾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因战功被授予仪同一职,后来又曾跟随杨素击平汉王凉,加授开府。
B.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人们大多不擅长打仗,只有张须陀勇敢善战,又擅长安抚驾驭士兵,很得士兵拥戴,当时被称为名将,也打了很多胜仗。
C.贼寇左孝友驻扎在蹲狗山,张须陀并不直接攻打他,而是排列八营来逼迫他,左孝友感到没有出路,自己两手反绑来投降,他的徒众也都被张须陀平定了。
D.张须陀战死之后,他的士兵日夜号哭,几天都不停止。皇帝感到只有让他的儿子元备去统领他父亲的军队才能使军队稳定,但元备因为路途遥远没有成行。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2)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文明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文明源泉,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曾经谱写了驼铃万里的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也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礼仪修养:“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弟子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而今的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诸多竞争和挑战,新的形势赋予文明礼仪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中学生该如何继承发扬文明礼仪的传统?
请你以此为背景,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在“传统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