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昆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于嗟女兮,无与士耽(dān):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

    B.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D.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死也畏惧流亡,我不忍心坚持这种态度。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B. 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C. 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D. 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尘埃落定,被告人高承勇被判处死刑,当地市民街头相见也会情不自禁地弹冠相庆

  • 3、下列有关经典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讲述了“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鲁智深。

    B.现代作家鲁迅在《孔乙已》中,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其结局令人唏噓感慨。

    C.《三国演义》中,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等故事中都有诸葛亮的身影。

    D.明代吴承恩所创作的《西游记》是--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取材于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

  •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作品,为孔子所作。

    B.《鸿门宴》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作品《史记》。这部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血”“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它们涉及的人物分别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东汉孝妇。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

    B.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

    C.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

    D.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3】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写小人的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他之所以批评子路,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浪漫的笔法写银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却能做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5)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短歌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9)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全谷园,西香富石崇在洛阳的一及奢别墅,后荒。②王孙:借作者的朋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景物描写着重突出一个“乱”字,园中春色因无主而乱,落花因烟雨飘零而乱,前路因芳草而乱。

    B.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寄寓深意,柔美的物象中寄高作者的情感。

    C.下例在友人远去时,作名描了日暮长亭,荒草凄凉条的情景,借友人远离表达自身的凄凉落。

    D.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哀伤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属婉约一派。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林春草绝调”,词中借咏存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伊川语,自觉若我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 ①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②奚为:为什么。③有子:孔子的学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深思,至忘                       寝:睡觉

    B.闻人伊川语                              诵:诵读

    C.自觉若我者                              伤:伤害

    D.与孔子、孟子之言不                 类:类似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译文:(他)长到三四岁的时候,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不答。

    B.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译文:到了青壮年,(他的)举止与俗人的孩子完全不同,见到他的人都很崇敬他。

    C.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译文:初读《论语》,就怀疑有子的言论有些矛盾。

    D.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与物,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欣赏。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欣赏人生;善于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领略到了独特的趣味。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