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吾属今为之虏矣
B.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丹不忍以己之私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外连衡而斗诸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舞幽壑之潜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以下李、杜交游中,最容易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是( )
A.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B.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C.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D.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为国以礼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西取由余于戎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是乃仁术也 ⑨臣之所好者,道也 ⑩牛何之
A.①⑧⑨/②③④⑥/⑤⑩/⑦
B.①⑧⑨/②③⑩/④⑤⑥/⑦
C.①⑧⑨/②③⑩/④⑥/⑤/⑦
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够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民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4】文章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楼阁之高之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刻内心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哀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景象,“___________”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门宴樊哙闯帐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两句与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______,______”的写法相同,都用了夸张的手法。
(2)《诗经·氓》中女子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门宴》中体现做大事不应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在“礼”的方面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富民)的措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②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③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④。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写于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结束三年远放海南岛生涯时所作。②参、斗:星宿名。③鲁叟:指孔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浮于海。”④轩辕奏乐声,《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渡海时所见之景,诗人结束了在暗夜里“苦雨终风”的煎熬,终于看见“参横斗转”的晴朗夜空,写景之中蕴含诗人的惊喜之情。
B.第三句既写出了风恬雨霁、星月交辉的海天美景,又巧妙引出下句“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抒情与评论,语言洗练而境界开阔、意蕴深远。
C.诗人引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暗示自己被远放到海南期间艰苦凄凉的生活,藉此含蓄地表达多年来的郁郁忧愤之情。
D.用诗人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而诙谐地“粗识”一词,其实是有了深切的体验与领悟。
【2】诗歌最后一句,字面意思是“这次海南之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游历”,结合全诗及你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分析这句诗的意蕴。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问,且使边郡檄其国可也。”充启从之,禧即行。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且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B. 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C. 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D. 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茂材原称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材”,或作“茂才”。
B. 修起居注是宋代官职名称,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以作为修史材料。
C. 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学校、科举、外交及工程建设等事宜。
D. 山陵本指山岳,此处借指皇帝陵墓。有时也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方平天资超群。他从小就聪明绝顶,读书过目不忘,每本书只需读一遍即可,因此,被宋绶、蔡齐视作天下奇才。
B. 张方平慷慨有气节。告老还乡之后,他仍评论时政,尤其关心用兵、起狱之书;平常从不趋附他人,对人和蔼可亲。
C. 张方平直言敢谏。朝廷筹建宣毅、保捷两军,他接连上疏劝阻;英宗立皇太子,他主张立颍王,并请求让皇帝写下名字。
D. 张方平慧眼识人。他十分器重苏轼,推荐苏拭为官;苏轼入狱,他又上疏为苏轼求情。因此,苏轼终身都很敬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
(1)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
(2)但令主者日致馈勿问,且使边郡檄其国可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比如新加坡选用了“霾”,而“房”被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争”被选为国际年度汉字。
在过去的2017年里,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你又将如何概括和浓缩?你将以一个怎样的汉字来评点不断变化中的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留下醒目的标记?
请用“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