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

    A. 学(劝勉)而望矣(提起脚后跟)学(广泛)形容尚小(形体容貌)

    B. 闻者(清楚)故业(继承)秦人开关敌(推延,推迟)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C. 河内(荒年)请以战(比喻)王无罪(时间)她讪讪的缩了手(难为情的样子)

    D. 道也(学习)圣人无师(固定)六艺经(经典)可怜辜负好韶光(可爱)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

    A.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吊:慰问)   成败之,在于今日(机:关键)

    兼仗父兄之(烈:功业)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邂逅:遇到)

    B.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   遂与鲁肃俱孙权(诣:拜见)

    至京口,得奔真州(间:时间,空闲)  为仲卿母所 (遣:派遣)

    C.无俟奸人构陷(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

    北邀国者相见(当:主持,掌管) 其所以财用衣食者也(阜:使…增多)

    D.謇朝谇而夕(替:代替) 今水军八十万众(治:部署)

    往来桐城,必躬左公第(造:到)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遭遇指责)

  • 3、(题文)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惊讶”、“惊奇”、“惊喜”都有形容意外的意思。

    B.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尊重人才,才能更好地集纳人才,推动发展。”是一个条件复句。

    D. “改革开放、涸辙之鲋、热爱生命”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 4、广交会上的商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A. 正确   B. 错误

  • 5、下面是为祝贺新店开张所送的贺联,不得体的一副是(  )

    A.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  (贺茶室开业)

    B. 顺理成章堆云卷雾皆如意;得心应手截短留长皆合时  (贺裁缝店开业)

    C. 一剪芬芳,平添几许诗情画意;数枝淡雅,胜过千丛国色天香。(贺花店开业)

    D. 一步登天,万紫千红辞旧岁;八仙过海,五光十色贺新年。  (贺烟花爆竹店开业)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北京的夏天

    肖复兴

    老北京人的夏天吃食,可谓五花八门。早年间,老北京是把面食统统都叫成饼,分为汤饼、炊饼和胡饼三类。胡饼是舶来品,火炉里烤的,如现在吃的烧饼;炊饼是上锅蒸的,如现在吃的馒头;汤饼便是面条,当然还包括馄饨,《长安客话》里记载:水沦而食者皆为汤饼。

    如今,北京人已经不叫汤饼了,面条从何时叫顺了口,我不大清楚,但清楚面条的种类虽然现在很多,但已经远不如以前丰富了。很多面条,如今吃不到了,手艺失传了,比如蝴蝶面。《旧京纪事》里说的:蝴蝶面、水滑面、手掌面、切面、挂面……水滑面大约说的是过水面,手掌面说的是刀削面,这个蝴蝶面,我是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面了。

    很多老北京的吃食,现在都已经无法找到了。如今,流传至今仍然让北京人有口福值得珍爱的夏天食品,在我看来,是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

    奶酪是牛奶的一种变体,将牛奶煮沸,加冰糖,点白酒,冰镇而成,有点儿像酸奶。这是清朝入京后带来的旗人的夏天小吃,当时满语叫乌他,从皇宫流入市井,应该是清同治年间的事情。

    老北京人,尤其是旗人,最爱吃这一口,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到现在,对它一直赞不绝口。邓云乡先生就这样不吝美词说它:真是一种奶制的最好的夏季食品,用琼浆玉液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而且,奶酪的品种也有很多,《东华琐录》里说:有凝乳膏,所谓酪也。或饰以瓜子之属,谓之八宝,红白紫绿,斑斓可观。八宝奶酪,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山楂酪、核桃酪和杏仁酪多种。一般卖奶酪的店铺或小摊,还兼卖奶卷和酪干,特别是那种琥珀色的酪干,真的是美味无比。能够将液体的牛奶做成半固态的奶酪,又能做成固体的酪干,真的是将牛奶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酪干和奶酪,做起来很麻烦,而且,成本远高过酸奶。但是,确实味道独特,出了北京城,还真的吃不着了。我姐姐一直住在呼和浩特,好多年没有回北京,前些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问她想吃点儿什么老北京的吃食?她说想吃核桃酪。我满北京城地转悠,也没有找到一处卖核桃酪的。

    我的孩子读中学的时候,到崇文门西边的梅园,第一次吃到奶酪,觉得好吃,然后,就带着同学到那里去吃,一吃都爱不释口。大学毕业之后,孩子到美国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每一年从美国回到北京,准会先要跑到梅园,吃一碗奶酪,尝一尝酪干。这是他少年时候的味道,也是他北京的味道。

    酸梅汤,老北京卖酸梅汤以信远斋和九龙斋最出名。民国时,徐霞村先生说:北平的酸梅汤以琉璃厂信远斋所售的最好。那时候,有街头唱词唱:都门好,瓮洞九龙斋,冰镇涤汤香味满,醍醐灌顶暑氛开,两腋冷风催。说的就是这两家。信远斋在琉璃厂,九龙斋在前门的瓮城,民国时瓮城拆除后,搬到肉市胡同北口。九龙斋,我小时候还见过,很快就销声匿迹。前两年,九龙斋重张旧帜,派人找过我,让我带他们到前门指认老店旧址。

    信远斋,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在琉璃厂。梅兰芳、马连良等好多京戏名角,都爱到那里喝这一口。店里一口青花瓷大缸,酸梅汤冰镇其中,现舀现卖。有传说信远斋每天会在店门口洒好多酸梅汤,让其散发的芬芳气味来吸引人,大概是夸张,爱这一口的,用不着这样的梅汤铺地,也照样熟门熟路去那里的。

    那时候,酸梅汤之所以被北京人认可,如九龙斋和信远斋这样的有声誉的店家,首先是原料选择极苛刻,乌梅只要广东东莞的;桂花只要杭州张长丰、张长裕这两家种植的;冰糖只要御膳房的……除选料讲究之外,制作工艺也是非同寻常的。曾看《燕京岁时记》和《春明采风志》,所记载并不详细,却大同小异,都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看来,关键在的火候和手艺,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这和完全靠配方大行其市的可乐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果子干,柿饼和杏干为主料,加以藕片、梨片、玫瑰枣,用大力丸煮汤,冰镇而成。好的果子干,浓稠如酪,酸甜可口,上面要浮一层薄冰。与酸梅汤和奶酪相比,它没有那样高贵的出身和讲究,一般用吃饭的大碗盛,是地道的平民夏天消暑的食品,既可以解渴,又可以解饱。

    记忆里吃的果子干最正宗的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城南西罗园小区刚建成,四周还是一片木板围挡的工地,在工地的简易房里,见到一家专门卖果子干的小店,夫妻两人都刚刚下岗,开了这家小店。他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祖传的手艺,那果子干做得地道,好吃不说,光看表面那一层颜色,就得让人佩服,柿饼的霜白,杏干的杏黄,枣的猩红,梨片和藕片的雪白,真的是养眼。关键是什么时候到那里吃,果子干上面都会浮着那一层透明如纸吹弹可破的薄冰。快四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北京人来说,现在的面条就是过去的汤饼,面条种类虽然现在很多,但也不如以前丰富。

    B.奶酪是类似于酸奶的一种牛奶变体,从清末到民国再到现在,老北京人对它一直赞不绝口。

    C.“我的孩子”在“我”的带领下,尤其喜爱奶酪和酪干,一定要到崇文门西边的梅园去吃。

    D.信远斋的酸梅汤远近闻名,也离不开营销手段,店家每日洒酸梅汤,用其香气吸引顾客。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老北京的面食开篇,又说很多老北京的吃食已无法找到,是为了下文写流传至今的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做铺垫。

    B.文章介绍奶酪时引用《东华琐录》中的句子,意在说明奶酪品种的丰富,不仅有助于印证作者观点,又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C.文章写酸梅汤时,插叙曾销声匿迹的九龙斋找“我”指认老店旧址,暗示当下人们开始重视保护老北京民俗文化,深化了主旨。

    D.文章最后用排比写小夫妻做的果子干的样子,作者感慨再也没有见过像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抒发了对果子干消失的遗憾与怀念之情。

    【3】文章题为“老北京的夏天”,但内容上都在写老北京的吃食,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复出现“味道”,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杂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从朝廷退隐,重修原先的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规律。

  •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

    (3)《纪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9、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_______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忧懈怠,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4)复道行空,___________。(《阿房宫赋》)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___________。(《六国论》)

    (6)举先王之政,________,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为政》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7届冰雪节1月5日开幕,冰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学而》 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述而》中告诉我们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表达作者不受重用、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百姓哀愁恸哭的悲惨场面,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

    、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二)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囤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回:“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高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B.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C.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D.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B.《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C.侯,西周春秋时期爵位名称,当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执事,掌管事务的人。此处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可谓一箭双雕,文章最后一段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

    B.文段(二)趁着智伯军队混乱之机,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杀死智伯,又将晋国分成了韩、魏、赵三国。

    C.两文中主要人物烛之武、张孟谈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一个夜缒而出,一个涉水出城,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D.烛之武、张孟谈两人都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有胆识,有智慧,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令人尊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②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你的天地充满了绚丽的色彩,春天的柳絮、夏日的荷花、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飞雪——选取最能震撼自己心灵的自然画面,写一则描摹景物的记叙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做到情景交融;

    (2)使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