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梦》一一清代一一曹雪芹 B. 《祝福》一一现代一一《呐喊》
C. 《老人与海》一一美国一一海明威 D. 《巴黎圣母院》一一法国一一雨果
2、下列各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东得百里奚于宛
B.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C.后秦击赵者再
D.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攻克,占领) 强公室,杜私门(杜绝,谢绝)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拒绝)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拒绝)
B.俾入邑庠(使) 则虫集冠上(聚集) 抚军亦厚赉成(赠送,赏赐) 无毫发爽(痛快,舒爽)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承天景命(大) 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 莫不殷忧而道著(深)
D.虽欲强聒( 勉强) 辟邪说,难壬人(使……为难)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不仅) 冀君实或见恕也(被)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廖凡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参演了多部影视剧,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中不瘟不火的表演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B.在李代沫因吸毒被羁押后,央视取消了他代言的广告播放,也有朋友声明与他脱离关系。一时间,兔死狐悲,他陷入困境。
C.到博物馆这站时,我想总算可以松快点了,没想到上来的人更多,反倒挤得我前仰后合。
D.在地板行业2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得以共同发展,但也有很多经销商和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劳燕分飞。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另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天子气也 B. 贪于财货
C.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
郭军平
时下散文领域有一些学人喜欢把那些精短类的散文称为“快餐化散文”,我认为实在不妥。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在散文前面冠以“快餐化”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持这种观点的学人无非就是喜好那些长篇大论的三五千字以上或者洋洋万言的散文,总认为这样的散文就是大散文,就是厚重,有分量,有历史责任感,有生命感悟力的好散文,就是耐人寻味,耐人咀嚼,流传百世万世的好散文,甚至有些学人还极力指责批评各类报纸副刊上的散文,称其大都是些快餐型散文。这种狭隘散文观其实是严重缺乏文学常识的,是对散文创作领域的错误指导。
散文创作和其他文学体裁创作一样,都要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指导生活,以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为散文素材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的,大到天文地理,中到国家大事,人物春秋,小到家长里短,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最能够表现真实生活的恐怕还是散文家族,散文其实就是所有文学体裁里的一个泱泱大国。自古及今,从中到外,几乎所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文学大师们都有散文著作。
散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散文,名为散,顾名思义,放开之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所可写你自然可以几万言自由挥洒,无人嫌你长;无所可写你自然也可以几百字或者千把字来表现,也无人嫌你短。散文的质量高低不能以长短来评定,评定散文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以其是否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为准的。
有些散文看起来短,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无论是《论语》的简短的对话体,还是《孟子》的论辩体,或者是《老子》的格言体,以及《荀子》《韩非子》《庄子》的学者体等,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是以其内容的长和短来确定的,而是由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甚至包括影响较大的《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所有散文,哪一个不是依照这样的标准?如果要按照有些学人的标准以字数来论,这些岂不都成了快餐散文?如果给它们加上“快餐”二字,岂不是对古代文化的亵渎和不尊吗?
古代散文是这样,那么现代散文呢?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胡适、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他们的精美散文何尝是以长篇大论独领风骚的,恰恰相反,他们的散文大都很精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才成为后人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范本。那么外国散文呢?像培根的哲理散文,蒙田的随笔等,哪一个是因为长篇大论而驰名中外的呢?因此,散文的长并不标志着思想容量大,艺术性强;散文的短也不标志着思想内容贫乏,艺术性弱。有些散文的长反而让人感到啰唆、乏味,无聊;而有些散文的短反而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因此,散文尽可以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没有必要以文字的长短来确定其艺术价值的高低。朱自清的《背影》既不华丽,内容也不长,但是却登上了散文的高峰,指引着散文的创作。如果以字数长短来评价,岂不是连朱自清这样的大家的文章也成了快餐化散文?这真是对散文的亵渎,对大师的污蔑。
散文本来就是一种不拘形式、自由灵活的文体,大师们可以写,无名作家甚至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写,“以吾手写吾心”,自由倾吐,自由抒发,何必规定这样写、那样写。东指点,西指点,好像他就是散文大师一样,其实让他自己来写,也不见得就比谁高明。所以,要让散文创作繁荣,还是应以一种包容宽宏的视野来看,不要随便框定形式、框定名词,不要随意贬低报纸副刊上发表的各类散文。毕竟报纸副刊上的散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其实都是很不错的,去掉“快餐化”的贬称,恢复散文就是散文的称呼。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快餐化散文”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长篇大论的散文并不是好的散文。
B.散文素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素材进行写作,就会出现内容长短的不同。
C.散文的质量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有关,散文应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
D.散文创作容不得批评,要多包容,多鼓励,才会出现精品,才会让散文创作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2段详细说明有些学人提出“快餐化散文”观点的实质,为下文的批驳打下基础。
B.作者在文章第3段宕开一笔,阐述了散文文体的本质特点,在第4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证做好铺垫。
C.文章第5,6段从古今中外著名散文家的写作实践来证明观点,论证严密。
D.文章第7段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论证,提出了散文写作的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散文前面加一个“快餐化”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贬称,不利于散文的繁荣。
B.散文是文学体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表现真实生活。
C.散文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它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大师可以写,无名作家甚至普通百姓也可以写。
D.文章呼吁去掉“快餐化”的贬称,其实是为短文章张目,鼓励大家写短文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
(3)《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8、(1)《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6)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三年之后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 氓》中写妇女辛劳的两句____,____。
(2)《短歌行》中作者借姑娘思恋情人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心情的两句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表达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急切心情的两句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杜甫在暮年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后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金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③,青眼聊因美酒横④。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今江西太和。②痴儿:诗人自指。③《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
B.首联“倚晚晴”写出诗人趁傍晚天晴登快阁欣赏美景的轻快心情。
C.颈联以“绝弦”写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写自己青睐美酒。
D.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2】尾联借“笛”表现愉悦的心情,下列诗句中“笛”蕴含的情感与此类似的一项是( )
A.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南北朝•佚名《折杨柳歌》)
B.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唐•王维《陇头吟》)
C.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
D.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宋•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3】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卜天璋,字君球,洛阳人。动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
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黄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 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察其贤,辟为宪使,声闻益著。
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决之。帅服,田竟归民。武宗时,迁宗正府郎中。 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丞相悟而止。 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因问今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郎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郎中,皆联荐也。汝宜奉职勿息!”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弥。升浙江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
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
至顺二年卒,谥“正献”。
(节选自《元史·卜天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察其贤 察:察知
B.省檄天璋往决之 决:决断
C.臣不才,误蒙擢用 擢:费赏
D.必俟得请而后赈 俟:等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承相悟而止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因问今何官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 以吾一日长乎尔
D.民且死矣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B.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C.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D.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卜天璋是洛阳人,幼年时很聪颖,长大后缺少正直的气概。但卜天璋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
B.至元年间,黄河以北的数万饥民要南渡,卜天璋采纳张国宝的建议没有阻止,饥民就没有闹事。
C.武宗时,有人告发有诸侯王图谋不轨,卜天璋受命审理案件,处置得当,获得三套锦衣的赏赐。
D.皇庆时期,属县发生饥荒,卜天璋不顾反对,开仓济粮,表现出“临事无所顾虑”的担当精神。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
(2)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
14、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完成作文。
以“他”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记叙文。(“他”/“她”可以是同学、老师,也可以是亲人、朋友,甚或不相识的陌生人……)
要求: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内容充实具体,感情自然真挚;
根据记叙文的特点和主题的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标点规范,书写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