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B.c代表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C.血管甲是肺动脉,含氧量高
D.血管乙中的血液将回到右心房
2、下列属于植物病毒的是( )
A.流感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艾滋病病毒
D.新冠病毒
3、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可概括为( )
A.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B.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D.古代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4、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基因
C.DNA
D.生殖细胞
5、下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6、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下列有关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
B.运动能促进各种激素的分泌
C.运动能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D.运动能提高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7、下列生物中,能将氮气转化为豆科植物所需氮肥的是( )
A.根瘤菌
B.白僵菌
C.链球菌
D.地衣
8、与蝾螈相比,蜥蜴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体温随环境变化
B.终身都用肺呼吸
C.体表有角质鳞片
D.卵外有卵壳保护
9、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四种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得到的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推测,这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尝试次数 | 75 | 158 | 32 | 4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10、细菌和真菌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真菌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
B.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D.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11、下列不属于仿生技术的是( )
A.雷达
B.薄壳建筑
C.飞行员穿的“抗荷服”
D.蛙泳
12、有些人乘车时会发生晕车现象,与之有关的耳的结构是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室
D.鼓室和耳蜗
13、“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下列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原因的是(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物变异
14、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身体特征的一项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
C.体表被覆羽毛
D.胚胎发育过程在卵壳内完成
15、小宇在小区玩耍时发现了下面四种小动物,运用你所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16、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柔软的身体外有外套膜
B.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C.石鳖、田螺属于软体动物
D.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17、微生物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细菌依靠芽孢繁殖
B.蘑菇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C.青霉依靠孢子繁殖
D.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8、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学习行为
19、下列与脊椎动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恒定
B.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C.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
D.只有鸟类的卵才具有坚硬的卵壳
20、人体屈肘运动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如下图所示),杠杆的支点是( )
A.肘关节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桡骨
21、观察鱼的呼吸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口与鳃盖交替一张一合,这是鱼在水中进行_____________。
(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墨汁流入鱼口后,会顺着__________流出来。
(3)流出鱼体和进入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2、现代文明病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天然的_____” 、“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你知道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任写一个)。
24、生命起源的过程:
米勒实验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实验表明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氨基酸)→复杂的有机物→复杂的多分子体系→形成原始细胞。
25、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______,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______。例如,______是______和______共生在一起形成的。______可以通过______为真菌提供______,______可以供给藻类______。在______,有能够固氮的______与植物共生。______能够将______。
26、下图为蚂蚁取食食物的过程,受此过程的影响,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②把1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③实验1次后,把蚂蚁放归自然环境中。
(4)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
(5)得出结论: 。
(6)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是: 。
27、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
28、在密闭的沼气池中,生活在________ 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中的________ 分解,并产生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
29、人体内,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的结构是______。
30、青霉和细菌一样,体内没有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生活.
31、将下列疾病与相关内容连接
(1)遗传病
_________________
(2)非遗传病
________
32、水螅、蛲虫、蛭还有鱼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
33、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_______和种群的_______是十分重要的。
(2)②③④分别属于________行为。
(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_。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
34、下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和青霉结构模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细菌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青霉结构模式图。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所指的__________中,它在细胞结构上与青霉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
(2)当[ ]__________增厚时,细菌能形成休眠体,即__________,它可以提高细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当环境适宜时,它又萌发成细菌。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青霉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存在于直立菌丝的顶端,即乙图中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