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未来某天宇航员正在太空旅行,来到火星表面登陆后,以速率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火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 )
A.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B.若忽略火星自转,火星的质量
C.火星同步卫星的高度
D.若忽略火星自转,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花灯就是其中一种,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花灯用四条长度相同、承受能力相同的绳子高高吊起,如图所示,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长一些更易断
B.增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花灯受的合外力增大
C.绳子拉力的合力方向为竖直方向
D.每条绳子的拉力均相同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斜面顶端向右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
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C.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为
4、甲、乙两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2,所受重力之比为1:2。某时刻两物体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所受重力较大的乙物体先落地
C.在两物体均未落地前,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在两物体均未落地前,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铝的逸出功为4.2eV。现用某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这些氢原子释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用产生的光线照射铝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被该单色光照射后跃迁到的激发态
B.直接用该单色光照射铝板,能够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释放出来的6种光中有4种可以使铝板发生光电效应
D.从铝板逃逸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55eV
6、如图所示,一个平行于纸面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穿过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2d、线框中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i,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7、夏季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溺水身亡的事件发生,在搭救落水人员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要求救生员以最短的时间搭救落水人员。假设落水人员被水草束缚在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不变),水流速度的大小
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救生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为使救生船在水中到落水人员处所需时间最短,下列关于救生船的船头方向以及救生船的轨迹正确的是( )
A.
B.
C.
D.
8、桶装纯净水及压水装置原理如图所示。柱形水桶直径为24cm,高为35cm;柱形压水气囊直径为6cm,高为8cm;水桶颈部的长度为10cm。当人用力向下压气囊时,气囊中的空气被压入桶内,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水通过细出水管流出。已知水桶所在处大气压强相当于10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当桶内的水还剩5cm高时,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忽略水桶颈部的体积。至少需要把气囊完全压下几次,才能有水从细出水管流出?(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9、物理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会感到不舒服。某物体的a-t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该物体的速度在均匀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
10、如图所示,发电机矩形线框匝数为,面积为
,线框所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绕轴
以恒定的角速度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线框输出端接有换向器,通过电刷和外电路连接。定值电阻
的阻值均为
,两电阻间接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忽略线框以及导线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了换向器,变压器副线圈没有电压
B.转动一圈过程,通过的电量为
C.图示位置线框产生的电动势最大
D.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11、如图甲是街头常见的变压器,它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保持不变,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当并联的用电器增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
示数增大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都减小
D.的变化量
与
的变化量
之比不变
1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3、截至2023年11月,潮州市在各个公共场所已配备超过20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在第一时间为突发心脏骤停者进行电除颤以恢复心律,被称为“救命神器”。某除颤器的电容器在1分钟内充电至
,抢救病人时,电流通过电极板放电进入人体,一次完全放电时间为
,忽略电容器放电时人体的电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B.充电后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C.放电过程电容器的电容会越来越小
D.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为
14、核污水中存在大量超标的放射性物质,比如铯的同位素,铯137的放射性会破坏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引起放射性损伤,下列关于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的半衰期为30.17年,则10个
经过30.17年还剩5个
B.发生
衰变的方程为
C.将置于大海深处,温度以及压强发生改变,则
的半衰期发生改变
D.会破坏人体的细胞和组织,这与
衰变时释放的
射线有关
1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方向与圆周在同一平面内,△ABC是圆的内接直角三角形,∠BAC=63.5°,O为圆心,半径R=5cm。位于A处的粒子源向平面内各个方向发射初动能均为8eV、电荷量+e的粒子,有些粒子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其中到达B点的粒子动能为12eV,达到C点的粒子电势能为-4eV(取O点电势为零)、忽略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sin53°=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周上A、C两点的电势差为16V
B.圆周上B、C两点的电势差为-4V
C.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
D.当某个粒子经过圆周上某一位置时,可以具有5eV的电势能,且同时具有7eV的动能
16、在某次魔术晚会,魔术师进行“魔力”表演:首先将一闭合线圈放在数显电子秤上,电子秤显示实重。接着魔术师五指握拳缓缓靠近闭合线圈但不与线圈、电子秤接触。观众发现电子秤示数竟然逐渐增加,当手停止运动,示数又恢复。根据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师握拳缓缓靠近闭合线圈的过程中,闭合线圈的惯性变大
B.魔术师握拳缓缓靠近闭合线圈的过程中,闭合线圈处于超重状态
C.魔术师拥有“魔力”可能是因为拳中有静电
D.魔术师拥有“魔力”可能是因为拳中握有强磁体
17、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 a、b两球分别由 A、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 AM、BM 运动到M 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 M 点。则( )
A.a 球最后到达 M点
B.b 球最后到达 M点
C.c 球最后到达 M点
D.三球同时到达M点
18、某处地下有水平埋设的长直导线,现用图所示的闭合线圈和电流传感器探测导线的位置及其走向。探测时线圈保持水平,探测过程及电流情况如下表所示:
线圈移动情况 | 初始时静止放置 | 南北方向移动 | 南北方向移动后静止 | 东西方向移动 | 东西方向移动后静止 |
电流情况 | 无电流 | 无电流 | 无电流 | 有电流 | 有电流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导线南北走向,但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B.导线东西走向,但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C.导线南北走向,且可以确定其在初始时位于线圈中心点O的正下方
D.导线东西走向,且可以确定其在初始时位于线圈中心点O的正下方
19、某同学乘坐动车时,观察到车厢内电子屏幕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其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的是时间
B.℃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指的是动车的速率
D.“”指的是动车的瞬时速度
20、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状态、状态
,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程中气体的压强
随体积的倒数
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
与横轴平行,
与纵轴平行,
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加
B.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C.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D.气体从状态经状态
回到状态
过程,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
21、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整个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电源内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22、容器中储有1mol的氮气(氮的摩尔质量为),压强为1.33Pa,温度为7℃,则每立方米中氮气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容器中氮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每立方米中氮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
2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波源且t=0时刻开始沿y轴负方向起振。如图所示为t=0.2s时x=0至x=4m范围内的波形图,虚线右侧的波形未画出。已知图示时刻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该波的波速是________,则在t=0.7s末,x=10m处质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24、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传到x=1m的位置),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已知t=0.5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m。
25、根据以下三幅图按要求作答:
图1中时引力_______斥力;图2中
________
;图3中
_________
。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6、两列简谐波沿x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两波源分别位于A、B处,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
时,M点的位移为______cm,N点的位移为______cm.
2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1)除了图示的实验器材,下列实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交流电源 B. 刻度尺 C. 秒表 D. 天平(带砝码)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进行实验
B. 释放纸带之前,纸带必须处于竖直状态
C.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3)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
点与下一个点的间距接近2mm)的距离分别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
点到打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_____,动能的增加量_____。(用已知字母表示)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线一端系这小球,一端连在力传感器上,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从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力传感器显示的示数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当重力加速度为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当满足关系式_____时,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28、如图,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2m的带正电小球A从LM上距水平轨道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之前,由于A、B两球相距较远,相互作用力可认为是零,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A、B两球相距最近时,A球的速度v;
②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的大小.
29、某直线加速器可简化为如下模型:从电子源发出的初速度为0的电子分别经过两级加速之后打到荧光屏上,两级加速电场极板接线柱A、B、C、D与电压为U的电源相连,两级加速装置的长度相等,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求:
(1)电子在两级加速电场中加速的时间之比。
(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速度v。
30、如图所示,将一根长为2d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固定在相距为d的AB两等高点,绳上挂一小滑轮P,P下面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拉住滑轮使AP处于竖直方向。若不计绳与滑轮摩擦及空气阻力,也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求水平力F的大小。
31、已于12月26日开始运行的太原地铁2号线,是山西省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贯通太原南北的轨道交通干线。其大南门站到体育馆站全长1400m,运行时间为90s。假设列车从大南门站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72km/h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将到达体育馆站时,列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求:
(1)列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减速过程中阻力与重力的比值。(取g=10m/s2)
32、如图,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x,小滑块C放置在A的最右端,与小滑块B相连的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B、C(可视为质点)紧靠在一起,B与A之间没有作用力,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B、C突然分离的瞬间细线恰好被拉断,C以速度向右水平飞出,B在A上水平向左滑动,A与台阶碰撞后原速率反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木板A的质量为M=3.0kg,小滑块B和C的质量均为1.0kg,速度
=4m/s,A、B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细线长为L=0.8m,A足够长,B不会从A上滑落,重力加速度为
。
(1)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若A与台阶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求x满足的条件;
(3)若A与台阶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求B相对A滑行的距离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