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清照纪念堂是个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红瓦青砖,拱门漏窗,翠竹青青,古朴雅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苦苦地思考着人生,还是又将觅得佳句?我不得而知。

    ①再往里走,便是“漱玉堂”了

    ②她右手托腮,脸面轻俯,双眉微蹙,就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③我暗暗赞叹:郭老不愧是一代文豪。如果在他的题词中像许多人习惯那样再多个“女”字,那会是何等减色和遗憾

    ④东西厢有人物介绍和她的书画展,正房里迎面有两米多高的李清照雕像立在正中。那雕像通体洁白如雪,裙袂飘然

    ⑤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灰青色大理石

    ⑥上面醒目地刻着郭沫若先生遒劲、奔放的手书“一代词人”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⑥①③②④ D.⑤⑥③①④②.

  • 2、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逻辑合理、语意贯通的一段话,其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②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③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④水池就是一切。

    ⑤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A.②④①⑤③ B.④③①⑤② C.①⑤②④③ D.①⑤②③④

  • 3、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谁遭遇不幸,他总是去安慰周济;遇到别人家办喜事,他会登门祝贺;逢到雨季,他还会去帮人家检查屋漏。

    (谁家遭不幸,他安慰周济;谁家办喜事,他登门祝贺;谁家屋漏雨,他必去检查。)

    B.难道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会让人觉得舒服吗?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不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C.蓝天白云和雪山绿树在湖面的倒影好像随着细细的波纹轻轻摇曳着。

    (在湖面上的蓝天白云和雪山绿树随着细细的波纹轻轻摇曳着。)

    D.现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价格。

    (现代艺术品价格决定了它的文化价值。)

  •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

    中小学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甚至还决定着他们未来价值观念的养成。《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这种传统价值教育与现代的知识教育虽不尽相同,但通过学习《大学》,能让中小学生明白为学次第和进德修业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日后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打下坚实基础。

    A.中小学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未来有巨大影响。

    B.传统价值教育与现代知识教育不尽相同,要有所区别。

    C.学习《大学》能让中小学生明白学与德的关系。

    D.中小学生应读《大学》,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此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________。

    如今年轻人都知道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曾是一名报人,有________之才,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这款智能手表是否会像前期宣传的那样有很多功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大家都在________。

    A. 拭目以待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B. 拭目以待 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

    C.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拭目以待

    D. 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 拭目以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窗花舞

    张金凤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形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宣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掌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

    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居多,比如给老人祝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白菜)等。过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

    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写红窗花充满着智慧和爱意,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既点明了作者特意寻找窗花的原因,又写出了窗花的文化内涵。

    B.新婚的年轻人、待嫁的姑娘、学生、老人选择不同的窗花,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

    C.文中写“我”的窗花师父从乡村到城市,把剪窗花的老手艺做成了事业,表明新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作者写自己学习剪窗花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深深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花艺术的巨大魅力。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运用设问和排比,引出全文的写作对象——窗花,描绘出窗花富有生机的美好画面,为全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三段中通过对奶奶剪窗花时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心灵手巧、热爱生活、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

    C.文章在表现胶州秧歌人物窗花的栩栩如生时,运用通感和夸张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自己的陶醉之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

    D.本文始终围绕窗花之美选材,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又歌颂了现实的美好与幸福。

    【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4】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窗花,但题目却是“窗花舞”,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默写。

    (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贤才若来,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款待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白天登上天姥山,山路崎岖,花草令人迷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惆怅。

    (5)《琵琶行并序》中写乐曲暂歇后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7)《声声慢》通过写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愁绪,酒味淡了,来衬托词人晚年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袭扰、国家的耻辱,随时光的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承担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志向远大,正如《论语·泰伯》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仁》篇中说,如果他人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如果他人不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

    (3)《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认为《诗经》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诋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10、其他

    (1)_________________,共君一醉一陶然。

    (2)晚来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4)前村深雪里,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

    (3)古人言雨必愁,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_______”,把雨写得细腻而又滋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 “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 “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2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曾国藩

    节母蔡氏,生三岁而室于欧阳。事玉光府君,家微也,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节一朝之食分之二日,并三人之事责之一手,举家事精粗剧易,壹委节母,不以何问他人。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补其阙遗。箕拘无尘,井汲无濡,半米寸薪,必珍必戒。诸则姒次第入门,节母躬其难者,让其易者。自亲舍及众私室,衣垢则浣之,绽裂则补缀。初不问其所自来,群从子女,寒则衣之,饥则慈以甘餈,就湢浴为之洁除。群从或忘其母而母节母,节母亦忘其非己出也。

    乾隆三十年乙酋,舅席珍府君卒,明年玉光以死,刘孺人大。节母于时年二十有八,长子惟本甫三岁,少者成材未期耳。益屏去华饰,勤其力以率其妯娌与其子姓佣奴,各有专职。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俯拾仰取,宾祭有经,猪鸡肥硕,蔬果怒生。方节母事姑之初,岁入谷二十石,逮姑之暮年,谷近千石。

    惟本读书属文,试于郡县有声矣。年二十七岁而卒。妇蔡氏亦以节著。节妇蔡氏,少归欧阳惟本,节母之冢妇也。惟本殁时,节妇亦二十八岁。由是弃万事,壹从节母求所以事祖姑刘孺人之法。黎明刘孺人兴,节母执笄侍左,节妇自右约之;及食,妇具馔,母侑之;及寝,三世联床,听于无声。刘孺人即怒,节母负墙竦俱,节妇从容改为,以适厥指。即疾病,妇煮药,母尝而后进。夜则番宿递侍,衣不解带。一夕,节母起,堕床,折胁二骨,节妇号泣,就援之,母戒屏息,无令刘孺人得闻知也。刘孺人晚而丧明,手足痿痹。挽箯舆,日游庭中,节母肩前,节妇肩后。

    其后刘孺人九十而终,节母且六十矣,二胁骨者竟无恙。其后二十余年,盗入室,劫母衣,刃伤节妇指及肘,创甚,亦不医而竟无恙。论者以为孝征,神或相之云。道光九年,节母殁,实年九十有六。二十三年节妇殁,实年八十有三。其前五年,岁在乙亥,均表节孝如例。

    前史官曾国藩曰:“节妇之孙女子四人,次二者归于我。外舅福田先生,笃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观欧阳姑妇之节,亦似庸行,无殊绝者,而纯学兢兢,事姑至六十年、五十年之久而不渝,天下之至难,孰逾是哉!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玉光以死   毁:诽谤

    B.刘孺人大   戚:忧伤

    C.由是弃万事   捐:抛弃

    D.表节孝如例   旌:表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婆刘氏为人端庄严格,将全家的事都交给节母蔡氏去做,不拿这些事吆喝别人去做。节母就凡事都事先做好准备,在夜深时才休息,弥补遗漏的事。

    B.玉光先生去世后,节母带领妯娌和子辈以及长工一起劳作,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任务,在节母侍奉刘氏之初,每年收入20石谷子,到了刘氏晚年,每年收入千石谷子。

    C.刘孺人去世20多年后有盗贼入户偷盗,节母的指头和肘受了刀伤,伤及肋骨,非常严重,可是没有看医生竟然安然无恙。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她有孝心,所以有神灵在庇护她。

    D.曾国藩认为节母节妇的行为,看起来像很平庸的行为,没有特别的地方,却能坚持数十年,朝廷在乙亥年,都按照律令表彰了她们。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黎明刘孺人兴,节母执笄侍左,节妇自右约之;及食,妇具馔,母侑之。

    ⑵事姑至六十年、五十年之久而不渝,天下之至难,孰逾是哉!

    4请简要概括节母蔡氏为人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文学作品往往可以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认知。请从《红岩》《边城》《呐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部,就其中一个人物为理想奋斗的过程,谈谈你对理想的思考或认识。要求:结合作品内容,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