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一定越大
D.加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一定越大
2、如图,某同学用手机软件中的速度传感器记录电动车直线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动车运动方向相反
B.A点的加速度大于B点
C.80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D.电动车运动的位移约为300m
3、两辆汽车A、B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运动过程中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A、B两质点的出发点相距
B.A、B两质点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
C.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比B质点运动的快
D.当时,A、B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4、李老师准备驾驶新能源汽车从洋县中学城东校区前往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参加学术活动,手机高德导航地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上备选三路线方案中的75公里指的是位移
B.估测“高速多”路线方案中平均速率最小
C.选用导航推荐的不同行驶路线,位移相同
D.图中显示的1小时5分是指时刻
5、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快镜头指拍摄影片或电视片时,用慢速拍摄的方法拍摄,再用正常速度放映或播放(比如2倍速度的快镜头是拍摄时每秒12张画面,播放时每秒24张画面),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4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
A.8a、4v
B.8a、8v
C.16a、4v
D.16a、8v
6、2023年徐州马拉松(42.195km)比赛于2023年11月5日7:30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近三万名跑步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男子组冠军用时02:14: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30”和“02:14:23”都表示时间间隔
B.冠军跑完全程马拉松发生的位移为42.195km
C.由以上信息可以求出冠军的平均速度
D.研究冠军运动轨迹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7、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有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和b,a和b用轻绳相连,轻绳恰好伸直且无拉力。为转轴,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B.a木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变大
C.角速度达到时,a、b两木块开始相对圆盘滑动
D.角速度达到时,轻绳上开始产生拉力
8、新闻里多次报导家长抱孩子乘坐自动感应扶梯,因为受力变化而站立不稳。自动扶梯上没有人时静止,人踏上扶梯的水平踏板后,扶梯会自动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母亲抱着质量为m的婴儿踏上扶梯下楼,下楼过程中母婴始终保持与扶梯相对静止,设扶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关于母婴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梯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婴儿对母亲的作用力与扶梯运动方向一致
B.电梯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踏板给母亲水平向前的摩擦力
C.电梯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踏板对母亲的摩擦力大小为(m+M)acosθ
D.电梯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踏板对母亲的支持力大小为Mg−Masinθ
9、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0、汽车行驶
汽车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车改变了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高度的灵活性。
【1】用两个力拉陷入泥坑的小汽车,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800N和600N,若这两个拉力间的夹角为90°,则这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为( )
A.1400N
B.1000N
C.700N
D.200N
【2】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种情况,当汽车陷人泥坑中时,汽车驾驶员就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钢索把汽车和大树拴紧。在钢索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竖直向上拉就可以将汽车拉出泥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是两侧钢索拉力的分力
B.两侧钢索拉力的合力等于F
C.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较小,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D.由于两侧钢索的拉力的夹角很大,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3】如图所示为上海南浦大桥,其桥面高达46m,主桥全长846m,引桥总长7500m。南浦大桥的引桥建造得如此长,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大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B.减小汽车对桥面的正压力
C.增大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D.减小汽车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1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宇航员在轨驻留154天,期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出舱活动主要靠手臂的力量,因此宇航员体力消耗很大。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舱活动时,宇航服的质量对宇航员出舱活动的体力消耗没有任何影响
B.出舱活动时,宇航服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宇航员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C.研究宇航员出舱活动的动作时可以把宇航员视为质点
D.宇航员出舱时手对舱门的作用力小于舱门对手的作用力
12、2023年12月26日15:00邵永高铁项目在邵阳、永州两地同时举行开工仪式。邵永铁路北起邵阳市,南至永州市,新建线路全长约96公里,建设工期4年,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23年12月26日15:00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线路全长约96公里指的是位移
C.时速350公里/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
D.估算某列动车从邵阳至永州行驶的时间,可将此动车视为质点
13、重庆主城有很多玻璃结构外墙的摩天大楼,给大楼做清洁时,工人用一根很长的绳索将自己悬挂在空中,由此被很多市民亲切地称为“蜘蛛侠”。如图所示,已知“蜘蛛侠”及装备的总重力为,且可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
,不计人和墙壁间的摩擦力,则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和悬绳对工人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则上述过程中(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大小与猫对桌布拉力的大小无关
B.桌布对桌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右,鱼缸对桌布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猫对桌布的拉力越大,鱼缸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D.鱼缸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未变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40N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g取,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0
B.,水平向左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右
16、夜晚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辅助驾驶系统检测到前方有行人通过,从而触发“紧急制动”,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避免发生事故。下列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可能反映上述过程中汽车运动规律的是( )
A.
B.
C.
D.
17、将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g取
。则小球( )
A.受到的阻力大小为6N
B.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都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8、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质点以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最初内的路程是
C.B质点最初内的位移是
D.B质点先以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
,而后停了
,最后沿相反方向以
的速度匀速运动
19、一物体自由下落,在第5秒的速度和下落高度分别是多少( )
A.50m/s;125m
B.50m/s;25
C.25m/s;50m
D.25m/s;125m
20、某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方式测定人的反应时间,甲用一只手在长直尺末端做捏尺的准备,在他看到乙放开直尺时,立刻捏住直尺,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计算出甲的反应时间。假设成年人醉酒后反应时间是不饮酒情况下的1.5~2倍,若在某次测试中,甲在不饮酒情况下,直尺下落的高度为20cm,若甲处于醉酒状态,则直尺下落高度可能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A.42cm
B.90cm
C.36cm
D.70cm
21、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
A.米尺、弹簧测力计、停表
B.米尺、天平、停表
C.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D.量筒、天平、停表
22、如图所示,、
两球间用轻弹簧连接后再用细绳悬在顶板上;
、
两球间用细线连接后再用细绳悬在顶板上,四个小球质量相等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将
球与
球上方的细绳剪断,剪断瞬间,
、
、
、
四个球的加速度
、
、
和
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23、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式中F为力的大小、x为位移的大小,力F、位移x的单位分别是N、m)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
。已知重力加速度
,则在物体移动
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24、如图所示,物体甲以速率v从A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B点,再以速率v从B沿直线匀速运动到C点;同时物体乙以速率v直接从A点沿直线C匀速运动到C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运动的位移相同
B.甲、乙运动的速率相同
C.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乙运动到C点的时间不相同
25、如图所示,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B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设小车向右运动先后经过P、Q两点,小车经P点时,B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被小车反射,被B接收,B从发射到接收历时t1=0.40s,小车经Q点时,B发射并接收第二个超声波脉冲历时t2=0.60s,相邻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求小车先后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时间内的位移△x=___,汽车的速度_________。
26、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s的位移是_________m,速度是________m/s。
27、某人站在高楼(高于15m)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则抛出后石子到达离平台15m处时所需时间为________.
2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s,汽车全程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m。
时刻(s) | 1.0 | 2.0 | 3.0 | 5.0 | 7.0 | 9.5 | 10.5 |
速度(m/s) | 3.0 | 6.0 | 9.0 | 12 | 12 | 9.0 | 3.0 |
29、如图所示,在倾角α=37°的光滑斜面上,有一长L=1.5m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m=1kg的小球。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在最高点A的最小速度为_______m/s,此时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_______N,处于______状态。(选填“超重”或“失重”)。(cos37°=0.8,sin37°=0.6,g=10m/s2)
30、用手握着一个竖直的圆柱形玻璃瓶使玻璃瓶随手一起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则玻璃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__;如果用更大的力握住玻璃瓶保持静止状态,则玻璃瓶受到的摩擦力与向下匀速运动时相比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1、某探究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呗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
(1)通过计算分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的是 运动;
(2)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a= m/s2;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
3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12增加到18
,通过的位移为
,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
。
33、在地球表面附近,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率为v,已知地球半径为,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最低点位置摆球的瞬时加速度;( )
(2)摆球从最低点开始,到第N次回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求它的平均加速度;( )
(3)将此单摆移到某座高山的山顶位置,改变摆长仍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及相应的周期T后,分别取L和T的对数,所得到的图线为___________(选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求山顶位置离地的高度h。( )
3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g取10m/s2)
35、在学习完《圆周运动》这章后,深圳中学某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圆锥摆周期的有关因素,该小组准备了铁架台、拴有细绳的小球、毫米刻度尺和秒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最适合完成本实验的小球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钢球 B.大钢球 C.小塑料球 D.大塑料球
(2)该小组同学从刻度尺上读出铁架台上绳子结点到圆平面的竖直高度h=______cm;
(3)小组猜测绳子长度L、绳子结点到圆平面的高度h对小球的周期T有影响,于是他们控制变量L和h,进行多次实验,得到数据并作图如图a、b,根据图像可知,影响圆锥摆周期的因素是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时间时小球转过的圈数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
(5)若图b中图像的斜率为k,请根据理论知识推算,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用题目所给出的符号表示)。
36、如下图所示,均匀的长棒A和均匀的木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在图中画出它们所受重力G和弹力F的示意图.________
37、在一条平直的乡村公路上,有一辆小轿车先由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行驶速度
后就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小轿车启动时前方有一辆以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公交车。已知小轿车开始运动时与公交车的距离为
,求:
(l)小轿车追上公交车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2)小轿车从启动到追上公交车所用的时间。
38、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 0.50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3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令t=0时,其初速度为4m/s,加速度大小为3m/s2,求:
(1)汽车3s末速度的大小?
(2)计时开始汽车第6s内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