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一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又压在车厢竖直后壁上,物块、斜面、车厢三者恰能保持相对静止,且斜面刚好不沿后壁下滑。已知该斜面的斜边光滑,斜面与车厢后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斜面与车厢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
的值为( )
A.
B.
C.
D.
2、如图所示,一列观光小火车由一节车头和四节完全相同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的牵引下,观光小火车沿平直路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头对第1节车厢的拉力大小为F。若车头和每节车厢的质量均相同,所受阻力均相等,则第3节车厢对第4节车厢的拉力大小为( )
A.F
B.F
C.F
D.F
3、电梯“对重”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使轿厢与“对重”的重量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牵引传动正常。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使轿厢和“对重”在竖直方向运动。当轿厢从顶楼向下运动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 ~ t1时间内,轿厢先失重后超重状态
B.在0 ~ t1时间内,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在t2 ~ t3时间内,“对重”处于失重状态
D.在t1 ~ t2时间内,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大小等于钢丝绳对“对重”的拉力大小
4、扫地机器人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次清扫过程中,主人9时35分在A处启动扫地机器人,10时05分在B处完成清扫工作,其规划清扫路线如图所示。数据表明:机器人清扫路线的总长度为,A、B的距离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时35分”表示时间,“10时05分”表示时刻
B.研究清扫路径时,不能将机器人视为质点
C.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
D.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5、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用他们的拼搏和汗水带给大家一次次难忘的回忆。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手舞足蹈,吉祥物冰墩墩也忙着挥手与观众打招呼,央视“猎豹”高清,高速摄像机在轨道上高速运动。关于以上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B.转播特写观众手舞足蹈,观众可视为质点
C.吉祥物冰墩墩挥手动作笨拙可爱,冰墩墩可视为质点
D.研究高清,高速摄像机在轨道上高速运动速度,摄像机可视为质点
6、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6.5小时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23年10月26日11时 14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空间站的姿态调整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以地心为参考系,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绕地球一周,平均速度为零
D.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飞船对航天员的支持力大于航天员对飞船的压力
7、一运动物体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0. 5s内的位移为( )
A.0. 4m
B.0. 6m
C.1. 0m
D.1. 4m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克、秒、牛顿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物体位移的大小
9、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对太空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空间站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要平台,通过在空间站长期居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发展适应长期太空任务的技术和方法。空间站也是一个地球卫星,处于空间站内的物体完全失重,一切和重力有关的现象都会受到影响。某同学设想在空间站内完成如图所示实验,质量为的箱子内有质量为
和
的小球,两球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小球
与箱子之间用轻质细线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一起相对于空间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和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B.由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弹簧和细线拉力均为零
C.某时刻若将细线剪断,剪断细线瞬间小球、
和箱子
相对于空间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
D.若将弹簧在c处剪断,则剪断瞬间小球、
和箱子
相对于空间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0、
、
10、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45kg时,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9m/s2
B.电梯可能在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9m/s2
D.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2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
B.时间
C.功率
D.动能
1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它们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B.
C.
D.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弹簧秤读数为4.4N
B.该实验不需要测量重物M的重力
C.进行多次实验时,OB都必须保持水平
D.进行多次实验时,O点的位置可以变化
14、一个质点受到三个水平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4N和5N。这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0,10N
B.2N,10N
C.0,12N
D.2N,12N
15、乘坐电梯的人对“加速度变化的快慢”非常敏感,“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单位是( )
A.m/s
B.
C.
D.
16、在静水中速度为的小船,为垂直渡过宽度为d的河流,船头与河岸成θ角斜向上游,如图甲所示。航行中发现河水流速
与河岸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使小船仍能到达正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保持船头方向不变,先增大后变小
B.保持船头方向不变,先变小后增大
C.保持船速大小不变,θ先增大后减小
D.保持船速大小不变,θ一直减小
17、“C919”飞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航程4075~5555km,最大起飞重量约为7.7×104kg。已于2023年2月完成100h的验证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中的单位“km”、“h”属于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B.力学范围内的三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
C.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m、kg、s、A、K、mol、cd
D.单位仅仅是一个符号,并无实际意义,在运算过程中可有可无
1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19、2023年10月2日中国海军056型护卫舰在南沙群岛巡逻时,出于人道主义救起一名菲律宾渔民,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感。若巡航编队中某战机从起点飞到巡航终点用时约2h,航程约为2500km,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约为800km,期间测试飞机性能时,更是实现了时速2200km/h的超音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机的位移大小约为2500km
B.“2h”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战机起飞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战机视为质点
D.战机超音速飞行时的速度2200km/h指的是战机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20、人站在力传感器上,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呈现的是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观察到计算机采集的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质量为500kg
B.从a到b人的重力减小了
C.从a到b人处于失重状态
D.从b到c人处于失重状态
2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位小朋友踩着滑板面对面静止站立,甲的质量为,乙的质量为
,他们相互轻推一下对方后,甲向左后退
后停下,乙向右后退
后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惯性更大
B.乙的惯性更大
C.甲、乙的惯性一样大
D.甲、乙的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
22、如图,是表演无保护高空走钢丝的示意图。当表演者走到钢丝中点静止时,使原来水平的钢丝下垂并与竖直方向成θ角。此时,钢丝上的弹力大小与表演者重力大小的比值为( )
A.
B.
C.
D.
23、如图所示是表演抖空竹时的动作,假设空竹是光滑的,不考虑空竹的转动,某时刻表演者两手水平,则表演者在缓慢完成以下动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手不动,右手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绳子拉力大小不变
B.左手不动,右手水平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绳子拉力大小变大
C.在同一水平面内,两手之间距离越大,绳子拉力越小
D.在同一水平面内,两手之间距离变大或者越小,绳子拉力都会增大
24、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牛顿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
【1】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如图所示)的意义在于( )
A.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证明了沿斜面滚下的小球,到了水平面上就做匀速直线运动
C.证明了沿斜面滚下的小球,能滚到另一个斜内面上相同的高度
D.证明了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2】下列哪一句话可从牛顿第一定律演绎得出( )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3】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高铁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小明同学从上海到北京决定选择乘高铁体验并进行一些科学探究。列车启动过程中时,小明同学发现杯中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4】以下哪一个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m
B.
C.s
D.N
25、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还受到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摩擦力方向______。
26、在失重条件下,会生产出地面上难以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例如形状呈绝对球形的轴承滚珠,拉长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等等。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模拟一种无重力的环境,以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飞行员将飞机升到高空后,让其自由下落,可以获25s之久的零重力状态,之后需减速至零,而科学家们最大承受两倍重力的超重状态。若实验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500m,则飞机的飞行高度至少应为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
27、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此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向___________传播;若波向右传播,此时刻b点向___________振动。
28、某人在空中某处将一质量为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经
落地,其
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上升的最高点距抛出点_______m,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m(不计垫空气阻力)。
29、某人站在高楼(高于15m)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则抛出后石子到达离平台15m处时所需时间为________.
30、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的实验。所用器材有:质量为0.5kg的小球(小球直径可忽略)、拉力传感器、长度为0.5m的细绳。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前,将细绳的一端固定在悬点O处,细绳的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小球(传感器的长度不计)。将细绳拉至水平位置,使细绳刚好拉直,调节传感器,使其读数为零,如图甲所示。
(2)将小球从静止释放,小球就在竖直平面内不断摆动,实验中记录细线拉力F大小随摆动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乙中拉力大小F的峰值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读出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对细绳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N;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最大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取,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1、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剪断细绳后,其它力不变,小球将做______(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3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s,汽车全程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m。
时刻(s) | 1.0 | 2.0 | 3.0 | 5.0 | 7.0 | 9.5 | 10.5 |
速度(m/s) | 3.0 | 6.0 | 9.0 | 12 | 12 | 9.0 | 3.0 |
33、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
,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可能的最大值是_______
,最小值是_______
。
3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大轮半径为2R,小轮半径为R,A、B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离轮轴为R处的一点,传动时皮带不打滑,若小轮转速为n,则A点线速度为______,B点角速度为___________,C点周期为___________。
35、“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图乙中的______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短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36、(1)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A对挡板B的压力。
(2)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极和小磁针的“N”“S”极。
(3)如图所示,某房间天花板上悬吊者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地面上水平放置一块足够大的平面镜,挡板左侧有一个点光源S。请利用你学过的光学知识,通过作图确定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能照亮的区域。
37、一个人从楼顶以2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地面。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为40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楼的高度h;
(2)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球的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L。
38、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滑轮D固定在斜面C上,连接物块A的轻绳OD段水平、DA段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A的质量,物块B的质量
,轻绳OE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以及斜面的倾角均为37°,滑轮的摩擦不计。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绳DA对物块A的拉力大小;
(2)斜面C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
(3)若此时物块A和斜面间的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求物块A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9、冬天的早晨,有时会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为了安全,要求车辆行驶时速度要慢,司机要专注。一辆公交车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有一轻绳的上端固定在车厢的顶部,下端拴一拉环。司机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当拉环相对车厢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如图所示。已知公交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前进了
。取重力加速度
,求:
(1)公交车刹车时所用的时间;
(2)夹角的正切值
;
(3)公交车在刹车的第一个内的位移和最后
内的位移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