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只蜗牛沿着树枝从左向右缓慢爬行,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树枝对蜗牛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D.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2、如图所示,小孩竖直向上踢出毽子,毽子上升到最高点之后落下。在毽子上升、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内速度由
增加到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如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尖底瓶,装水后的尖底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关于装水后的尖底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所受的重力就是瓶对支架的压力
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
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瓶的重心一定在瓶身上
5、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
B.前5s内A、B的位移都为10m
C.5s末A、B两物体刚好相遇
D.从3s末开始,A比B运动得慢
6、质量为的物体P置于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
时(如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大小为
B.绳的拉力小于
C.P的速率为
D.P的速率为
7、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运动员
B.太阳
C.大地
D.座位上的观众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并不黏合,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的质量,
。从
开始,推力
和拉力
分别作用于A、B上,
、
随时间变化规律分别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B间的最大弹力为
B.时,物体A、B开始分离
C.时,物体A向右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物体A向右的速度达最大时,物体B的加速度为
9、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与火箭最终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货运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B.只要建立二维坐标系就可以精准确定火箭位置
C.进入太空后,货运飞船内的货物不再具有惯性
D.飞船与火箭分离前,以火箭为参考系,飞船是静止的
10、雨滴从高空落地时速度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这最终获得一个稳定的收尾速度。为了研究该速度,同学们通过查询资料发现在高度不是太高的情况下物体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仅与球的速率
成正比,而与球的质量无关,即
(k为正的常量)。某同学利用质量分别为
、
的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后,用速度传感器得到两球的
图象如图。落地前,经时间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
。根据信息能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
A.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B.0~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C.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D.甲球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其速度也为0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东,其速度变化的方向也向东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也减小
12、如图,半球B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光滑球A放在竖直墙面与B之间,A、B半径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均为G。现将B的位置向右移动少许,A未着地,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A对B作用力增大
B.A对墙的作用力减小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大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变小
13、如图,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圆柱形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并迅速竖直倒置,红蜡块就沿玻璃管由管口匀速上升到管底。将此玻璃管倒置安装在小车上,并将小车置于水平光滑导轨上,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位置。按照图建立坐标系,这一过程中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
A.
B.
C.
D.
14、在研究物体下落的运动中,某位科学家通过逻辑推理,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对落体认识的问题,然后得出“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应该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15、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大小为
B.绳的拉力大小为
C.水平力F大小为
D.水平力F大小为
16、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末端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在白纸上留下印迹。多次实验,用平滑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就得到钢球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C.挡板高度需要等间距变化
D.要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释放钢球
17、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末到达C点并关闭发动机匀减速前进,再经6s到达B点停止.已知AB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C点时速度大小为3m/s
B.通过C点时速度大小为6m/s
C.AC段位移为15m
D.汽车在AC段平均速度大于CB段平均速度.
18、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各大电动车品牌百花齐放,产品性能全球领先,“比亚迪”品牌电动汽车更是全球销量第一。如图为比亚迪公司的高性能越野车“唐”的尾标,其中数字“4.5s”代表该车从静止直线加速到100km/h仅需4.5s,近期又推出的高性能轿车“汉”从静止直线加速到100km/h仅需要行驶约54m,试估算该车的尾标数字可能是( )
A.4.6s
B.3.9s
C.3.2s
D.2.7s
19、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挂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cm刻度处。将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球所受弹力是由于钢球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就是其形变量
C.钢球所受弹力与钢球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若弹簧劲度系数为20N/m,重力加速度取10m/s2时,则钢球的质量为( )
A.0.2kg
B.0.3kg
C.0.4kg
D.0.5kg
【3】关于该直尺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3g
B.4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g
C.50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
D.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匀的,
【4】若把测量仪竖直固定在沿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轿厢侧壁上,当指针位于直尺30cm刻度处时,关于电梯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向上
B.加速度向下
C.速度向上
D.速度向下
20、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时,称为第2s末时或第3s末初,也可称为2s内
B.0~2s的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C.第2s内指的是在第1s末到第2s初这1s的时间
D.第2s末就是第3s初,指的是时刻
21、乘坐电梯的人对“加速度变化的快慢”非常敏感,“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单位是( )
A.m/s
B.
C.
D.
22、2023年11月,南山中学开展了跑操大比武,旨在提升学生体质和意志,增强集体荣誉感。图为同学们跑操时的场景,假设在直线跑道上时,前后两个方队跑操速度大小始终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队加速直线跑动时,速度变化率可能减小
B.在直线跑道上时,后一方对相对于前一方队是运动的
C.方队跑动时,某同学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D.举旗的同学加速跑动时,手对旗杆的作用力大于旗杆对手的作用力
2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2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第1s末的加速度大于第4s末的加速度
B.0~3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第4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
D.0~6s内甲的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
25、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内部横截面积均为S的U形管内,装有密度为、总长度为3h的液体,开始时左右两端液面的高度差为h。现打开阀门C,待液体运动到左右液面高度相等时,液体重力势能改变量为______,此时左侧液面下降的速度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26、火车转弯时的规定速度为60km/h,若速度大于60km/h,那么火车车轮对____(填“外轨”或“内轨”)有侧压力。
27、2022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首批队员已经搭乘雪龙2号出发,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第39次南极考察正式展开。“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能够在1.5米的厚冰层中连续前进。在冰层厚度较大的场景,雪龙2号采取了“劈砍”式破冰,原理大致如下:破冰船首先先开足马力,使船头骑到冰面上,再凭借自身的体重“下压”。由于破冰船船头的结构是类似于斧子的形状,在船的自重下,船头一点一点把面前的冰切成冰渣,继续往前重复“劈砍”动作,这种破冰也被叫作冲撞式破冰。
(1)船体和碎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___________对。
(2)船破冰前行如图所示,请画出碎冰块对船体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
(3)碎冰块对船体的弹力是由于__________(选涂:A.冰块 B.船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4)“劈砍”式破冰和斧头劈柴的过程类似,船头剖面如图所示。船头对冰层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F。
①若此时船头侧面对冰层的作用大小为F,则大小为___________。
②为使船更容易破冰,应___________(选涂:A.大 B.小)一些。
(5)如图,某所受重力为G的冰块贴着船体一起匀速运动。若船体对冰块的作用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则水对冰块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
28、一个物体受到大小为4N的力,产生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要使它产生大小为6m/s2的加速度,需要施加力的大小为______N。
29、“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则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是________m.
30、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离地4m高的A点竖直落下,在地面上竖直反弹至离地面高为3m的B点后又落回地面,再反弹至离地面高为2m的C点,再落回地面,又反弹回离地面高为1m的D点,此后落在地面上不再反弹而静止。以向下为正方向,则该过程中小球位移为______,小球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31、如图所示,A、B两点等分细绳OC,在A、B、C三点各拴一质量相等的小球,当三个小球排成一直线,并在一光滑水平面上绕O点匀速旋转时.细绳OA、AB、BC三段的弹力之比为 ;三个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为 .
32、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范围是______,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适用于范围是______。
33、某同学要测定物块m与转盘A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组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左侧转轴过转盘C的中心,两者固定,右侧转轴
穿过转盘A、B的中心,三者固定,转盘B与C间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皮带与转盘间不打滑,在转盘A的边缘放上物块,不计物块的大小,他测出转盘B、C的半径之比为2:1.于是他转动转轴
上的手柄P,整个装置转动起来.逐渐增加手柄转速的同时观察物块,发现当手柄P转速达到n时,物块恰好沿转盘A的边沿切线飞出.另一同学帮他测出转盘A的半径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根据上面的信息,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问题:
(1)手柄P的转速为n时,转盘C的边缘某点的角速度是_______;
(2)手柄P的转速为n时,物块的角速度是_______;
(3)物块m与转盘A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
34、篮球以10 m/s的速度撞击地面,又以8 m/s速度反弹,已知篮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0.1s,则篮球的加速度为__,方向__。
35、图示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带的一部分。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
(2)、
、
、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可读出
、
两点间的距离
______
;打点计时器打下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6、如图所示,已知两个共点力F1、F2,请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上画出它们的合力F。
37、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这段距离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已知晴天某汽车在干燥的路面上以v0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得到的安全距离为80m,则(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及分数)
⑴该汽车在人和车的反应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多大?
⑵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多大?
⑶若雨天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晴天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然为80m,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8、如图所示,半径R=1m的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20g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时速度
=3m/s,以后沿水平导轨滑行BC=3m而停止,求:
(1)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BC段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 (g=10 m/s2)
3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倾角为,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如果用斜面成
角的力F拉着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
(1)求拉力F的大小;
(2)若,求F的最小值以及对应的
的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