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俗滥 老生常谈 垂涎 戒骄戒躁
B. 岑寂 涎皮赖脸 拘礼 不既不离
C. 流敝 才高八斗 玩索 刻苦自励
D. 援例 点铁成金 尺椟 首屈一指
2、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 )
A.《陋室铭》 B.《爱莲说》 C.《游褒禅山记》 D.《登泰山记》
3、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迭迭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
B. 殴打之外还有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等方法。
C. 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
D. 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
4、下列加点成语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老一辈歌唱家李谷一的经典歌曲《难忘今宵》在每年的春晚都会响起,地的歌声宛如天籁,一字一珠,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②在“金砖五国”加强合作的背景下,中非两国一衣带水,众多项目协作发展,贸易额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两国经济发展。
③历史上有无数英雄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社会下,无论政治多么昏暗,社会多么动荡,他们都保持着可贵的品质,可谓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曾祖母虽然不识之无,但丰富的人生阅历,却光让她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⑤汉室西迁长安,河洛地区陷入战火,无数村落变作焦土,中原大片土地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百姓四父漂泊,艰难度日。
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如果青年时代整天不学无术,等回首往事时也必将痛感生命苍白。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⑤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题进行彻底________。
②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________的“城市精品店”。
③一则《清洁工培养出博士儿子》的新闻,让________20多年的熊玉香一时成为名人。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________。
A. 处置 可望而不可即 默默无闻 养痈遗患
B. 处置 望尘莫及 湮没无闻 养痈遗患
C. 处治 可望而不可即 湮没无闻 养虎遗患
D. 处治 望尘莫及 默默无闻 养虎遗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慈善捐赠是一种对陌生他者的伦理关怀,其基本理念中有分工协作和契约精神两个原则。
慈善捐赠的发展由一对一的直接捐助形式逐步走向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分离,建构起以三方关系为特征的慈善主体关系,如:捐赠人、慈善组织和受益人三方,志愿者、志愿服务机构和受益人三方,捐赠人、募捐人和受益人三方。这种分离意味着分工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分工带来了专业的服务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协作使捐助者与受助者在心理、人格、尊严等方面更趋平等。目前来看,分工协作的原则显然还没有真正得到慈善事业有关部门的尊重和维护。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着诸多乱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契约精神”的缺失。由于缺失契约精神,有关部门可以任意变更捐赠领域或受捐对象,慈善组织可以随意背弃诚信谋取私利,捐赠方可以随时违背捐赠承诺等。正是这些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摘编自《慈善法充分彰显现代慈善新理念》, 2016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11月2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据悉,这份报告通过对2016年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公开捐赠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共收集到较为完整、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的捐赠数据70.23万条。分析显示,该年度我国全年接收国内款物捐赠共计1392.94亿元,相比上年增加近284.37亿元,相当于人均捐赠100.74元。
从捐赠主体看,企业捐赠仍为第一大捐赠来源,捐赠总额首次突破9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五成。据不完全统计,上年我国捐赠过亿的慈善家共35人(夫妻和家族按单一主体计入榜单),比2015年增加13人,捐赠总额近80亿元;普通民众10万元以下个人捐赠总额跃升至2016年的9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慈善捐赠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捐赠渠道看,2016年我国网络募捐得到了较快发展,移动端成为主流,手机捐赠占总额的七成以上。2016年,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慈善组织在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其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三家平台全年共筹得捐赠款近13亿元,比2015年增加近38%。从网络捐赠关注的领域来看,备受关注的依次是医疗救助类、教育助学类、减灾救灾类和环境保护类。
分析认为,自2016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多项具体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多个行业重大问题得到回应,对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慈善事业目前仍存在慈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培育扶持政策配套不足、事中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慈善组织将要面临的诸如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慈善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等新问题、新挑战,也需要在有关部门监督下予以解决和应对。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中国慈善捐助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善捐赠中无论分工还是协作,都意味着一种对陌生他者即捐赠受益人的伦理关怀。
B.2016年我国慈善捐赠最关注三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所受的关注高于其他公共事业。
C.企业捐赠是2016年我国慈善捐赠的最大来源,其中民营企业捐赠总额超过450亿元。
D.2016年,全国有三家公益平台共筹捐赠款近13亿元,表明了网络捐赠渠道更有效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说明了慈善捐赠理念中的两个原则及其现状,材料二借助统计数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了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赠的成绩与特点。
B.《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慈善捐款大幅增加,人均捐赠100.74元。从这份报告形成的过程看,这个数据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C.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我国慈善事业仍存在诸多乱象或问题,这能提醒我们不断思考和完善慈善事业。
D.与图一的内容相比,2016年网络捐赠重点关注的领域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捐赠主体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认识不同。
【3】对于慈善捐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九十二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据此,有关部门应该怎样解决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撼和领悟,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对箫声凄凉的原因做了大段陈述,苏轼用“___________?”作了简要承接之后,发表自己达观的见解。
(3)《过零丁洋》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一语双关,暗示诗人处境艰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2篇版,适用于辽宁、海南】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自己的觉悟与决绝之心。
②《阿旁宫赋》篇末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告诫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③《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回忆过去,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④古诗文中,“明月”与“高楼”常常成为思乡、念国、怀远的凭借,范仲淹《苏幕遮》中就有如此感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符合这个特点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只选做3小题)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
(2)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诗经·氓》)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②作
朱敦儒①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凡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朝中措
朱敦儒
先生笨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读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注释】①朱敦儒,(1081——1159),宋朝人。②西都,洛阳为宋朝的西京,故称西都。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鹧鸪天》首句的“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上阅末两句紧承首句进行了解释
B.《鹧鸪天》末两句写出了词人醉卧在洛阳城中,而不愿意回到玉楼金阙之地的情景。
C.在《朝中措》的下阕,词人用了“问酒”“寻茶”等比喻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D.两首词均出现了“月”“酒”“花”的意象,内容都涉及词人对山水的特殊的情怀。
【2】这两首词分别是朱敦儒的早年和晚年所作,请结合词句比较词人人生态度的变化。
1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 议 文 意 往 往 间 出 并 未 能 振 叶 以 寻 根 观 澜 而 索 源 不 述 先 哲 之 诰 无 益 后 生 之 虑。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文段中“魏文述《典》”中的“魏文”指_____(人名)《典》指的《______》。
【3】在刘勰看来,当时论文的著作存在哪些不足?请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俄。
——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