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黑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蔬菜  苍桑  璀璨  至高无上

    B. 通信  灿烂  前程  变幻莫测

    C. 宣泄  串通  绰约  标柄千古

    D. 历练  佣工  景仰  集思广议

  •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B.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C.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委身为贾人妇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   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共

    B.弦弦掩抑声声   思:悲伤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鸟声婉转

    C.东船西舫言   悄:静 如听仙乐耳明   暂:暂时

    D.四弦声如裂帛 一:同时 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世界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西方世界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此一条。

    B. “左手在美国俚语中有不好的意思,例如左手船”——偷渡船、左手恭维”——虚情假意、左手婚姻”——门户不当等等。

    C. 她笑笑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的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

    D.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陈垣《史讳举例序》)学人对其起源进行探究,是很有意义的。

  • 5、下列不属于民国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A.梅艳芳 B.程砚秋 C.尚小云 D.荀慧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珠海望远

    冯英子

    到珠海的第二天,珠海度假村的副董事长吴兆声先生在中餐部的楼上请我们吃晚饭。餐厅靠海那边,是一式的大玻璃窗,从窗中望出去,海上风光非常美丽,澳门历历在望,九洲港外的横州岛和细岗岛,也隐约可见。我忽然想到,这个楼才是地地道道的望海楼。

    从这个楼上望出去,极目千里,尽是南海风光。珠海市在珠江的出海口,与新会的座门为邻。厓门的山叫作厓山,1279年,宋元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那一年,宋将张世杰与元军主帅张弘范在此会战,不幸战败。宰相陆秀夫恐被俘受辱,负着小皇帝跳入海中,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这是赵宋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想不到如此平静、如此美好的海域,当年曾经是决定两个朝代胜败的场所。在珠海几天,我几乎一直在思考着这段历史。

    从珠海的香洲区到拱北区,有一段路是沿海而筑,人少,路静,海浪拍击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声音。我几次徘徊在这条迷人的路上,有时站在海边的礁石上,一阵风浪,衣履尽湿,浑身感到凉意。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一点儿沉沙的折戟,追思一下前朝的战争,为什么江山如此美丽,人民如此勤劳,有着200多年统治经验的赵宋,却敌不住新兴的政权?为什么甘为对方奔走的,有许多赵宋王朝的将军?

    这恐怕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谈起了。他惩于五代军人的拥兵自重,用此计消除割据,集兵力于自己手中。赵宋以后,藩镇割据之局不再存在,大将奉命出征,回师部队上缴,兵不识将,将难拥兵,节度使之类不过是个空名罢了。从集权这点来看,自然不是坏事,可惜他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只管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忽略了外部的敌人。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缺少了缓冲和中间地带,金兵一出,可以直捣东京,赵宋君臣,望风披靡,割地称臣,以儿皇帝自保。元军来犯,他们也是打一仗、败一仗,逃到海边,终至灭亡。说得透彻一点儿,历史自有它发展的规律,非个人的主观意志可左右,厓山的败亡,正是赵匡胤自己撒下的种子。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这个危机,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他任兵部尚书后,就主张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数日齐备,有进而无退,日夜以图之。可惜被认为是迂阔。一个人病入膏肓,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良、平不能用,扁鹊、华佗也只能束手,赵宋之亡,不在于厓山之战,而在于自缚其手足。

    张弘范覆亡赵宋之后,在厓山立过一块碑,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来歌颂自己的功劳。这种如此高调的行为引起遗民以及后世的谩骂,人们纷纷对他进行谴责。有传闻说,后世有人在镇国前加了一个字,变成宋镇国大将军灭宋于此。所谓的将张弘范灭宋,其实是后人的一个美好愿望,但实际上张弘范没有当过一天宋臣。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弘范孝忠元朝,无可非议。腐朽没落的王朝必然被新兴王朝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放以后,原来刻有张弘范题字的石碑被航道部门炸毁,直到1964年秋,当地政府请田汉先生题写了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以纪念这悲壮的历史。

    珠海的风景实在很美,有海,有山,有湾,有滩,有四季常青之树、八节盛开之花,每一个宾馆、每一家酒店都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这么多小花园又组成了珠海的大花园,花团锦簇,光辉灿烂,而且古代建筑的巍峨同现代的富丽调和在一起,九洲城是天安门的缩影,珠海宾馆却是江南园林的再造。总的说来,它比深圳典雅,比厦门开阔,作为一个经济特区,也确实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望着珠海新会间的海域,一直想着厓山之战的情景,但历史决不会重复,看来我倒是忧天的杞人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小品文是很小的。人家或以为它太小了,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所说倘真是道,也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那便有普及的价值了。世间不少长篇大论,因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这便没有普及的价值。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有此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要小品文能载道,又要它能普及,便须文章作得很好。就形式说,当为短小。短小之法,我也可以举一些,曰,不要导论,不要结论;反之,只要一个本论。近来常见三五百字之小品文,其开端便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小品文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章。

    (节选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先叙述作者在珠海餐厅眺望大海,照应文章的题目,接着由珠海市引出厓门,又由厓门引出厓山,层次井然。

    B.文章第三段接连两问,表达了作者对赵宋王朝灭亡的深深遗憾之情,这不仅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也为后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C.文中句子“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把道理说得形象因而容易理解;朝廷掌握军队,很有力量,边防军数量却极少。

    D.文章写珠海的山、水、花、树,赞赏其新貌,强调了其作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2】文艺批评家全鸥说《珠海望远》是“触景生情,以古鉴今”,你对此如何理解?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3】根据文本二,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角度对文本一进行赏析?请简要解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所言:__________________那样,高瞻远瞩,不惧眼前困局。

    (3)“名师出高徒”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弟子超过老师、老师不如弟子的现象却累见不鲜。对此,韩愈在《师说》一文用_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话作了诠释。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坚持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3)《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9、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北伐失败告诚统治者收复中原要有所准备,不要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黄昏时分,梧桐、细雨更让她愁苦难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诗歌之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李商隐就善于表现含蓄蕴藉之美,如《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

    (2)姜夔在《扬州慢》中描写了兵乱后扬州的沧桑变化:“_______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因此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强加给其他国家与民族,正如《论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女子的品行端正,但男子却已变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领起全词,为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抒写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伏笔。

    (3)《赤壁赋》中,苏轼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伤感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百五日夜对月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注】①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指寒食日。②仳离:别离。红蕊:红花,这里指月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紧扣诗题中的“对月”行文,主要写对月时的所思、所感,全诗一气呵成。

    B.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泪水,将泪水与月亮关联起来,匠心独运。

    C.这首律诗首联对仗工整,而颔联不对仗,诗歌在格律方面一反常规,别具一格。

    D.尾联写牛郎织女难得相聚,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怜悯之情和自怜之情。

    【2】颔联和颈联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巳乎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焉。盖文王拘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皇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这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选自《古文观止》)

    (简注)

    沉溺:陷入。缧绁(léixiè):捆缚囚犯的绳索,借指牢狱。臧获:古时对奴婢的贱称。奴为臧,婢为获。倜傥(tìtǎng):卓异。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周文王被拘羑里时,推演六十四卦,成为《周易》一书的纲要。孙子: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著有兵法。膑:挖去膝盖骨。⑥稽:考察。纪:纲纪,这里指道理,规律。⑦轩辕:即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

    (阅读指要)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对老朋友以前写信给他,要他利用中书令的职务“推贤进士”的事予以答复。司马迁在这封信里,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奇耻大辱的始末,倾诉了郁结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他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遭到挫折与磨难后,心情郁结难平而发愤著述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文中司马迁说明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能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他历尽艰辛要把《史记》写成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这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以著作来洗清耻辱,他的言行中饱含着苍凉的感慨,使人感极而泣,潸然泪下。司马迁用百转千回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九曲回肠之情。全文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唯倜傥非常之人____________   (2)仲尼而作《春秋》___________

    (3)孙子膑脚,《兵法》修列____________ (4)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通”与“通古今之变”句子“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习之 B.因入京城,观太学,遂五经。

    C.人和,百废俱兴。 D.弈秋,国之善弈者也。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B.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D.则仆偿前辱之责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下列表述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异特出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6第二段中列举周文王等古圣先贤遭挫折、磨难而发愤著述的那些文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从去年开始,共享单车以“共享”理念风靡全国各大城市,这种用车模式便捷、绿色、健康。成都街头也开始兴起共享单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系统接驳换乘提供了方便。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或叙述生活中“共享”的故事,或谈谈由“共享”引发出的思考。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努力写出自己作文的亮点。请注意自己的书写,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