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 2、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中

    C.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

    D.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3、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 4、《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 5、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 6、据记载,因感到“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政治运动”,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从此滥觞。这一现象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新文化时期

  • 7、福州船政局开办经费准提用“闽海关税”及“本省厘税”。大生纱厂初创,商股集资难,官方以纺纱机作价入股为其解决一半资金。这说明

    A.国家资本助力近代工业

    B.政府全面推行重商政策

    C.民族资本受到官府控制

    D.实业救国成为全民共识

  • 8、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间形成契约关系

    C.农奴必须向领主交纳什一税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 9、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 10、以下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D.允许自由贸易

  • 11、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副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该宣传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D.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 12、明末清初敢于挑战儒学正统思想、批判专制、提倡个性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有:

    A.李贽 黄宗羲 王守仁 朱熹

    B.王守仁 朱熹 陆九渊 张载

    C.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D.魏源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 13、早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曾提出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一金融一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由此可知,该设想

    A.表明美国在该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B.反映了世贸组织是该经济体系的核心

    C.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D.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 14、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成为欧洲新时代的强音;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时,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A.推动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化整合

    B.完成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统一

    C.为罗马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领主附庸集团的衰落

  • 15、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 16、1953年,美国科学家构建了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分子生物学随后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基因工程工业化的热潮:到1981年,美国已成立了200多家生物工程公司,现代生物工程开始崛起。由此可知,现代科技的进步(       

    A.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

    B.使得美国独霸了尖端科技

    C.促进了电子商务兴起

    D.引发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

  • 17、下图所示的唐朝城市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8、曾国是周代的姬姓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受于汉水随地,史称随国,秦统一后,改为随县。南北朝时,西魏杨忠控制随郡后,又将其升格为州,随州自此产生。该地名称的变更

    A.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B.反映了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

    C.是古代政局动荡的一个缩影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19、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 (《朱子全书序》)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倡导先进的农耕文明

    B.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维护先祖遗留的尚儒传统

  • 20、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理想中,社会广大劳动者共同占有物质生产资料,大家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没有了,国家没有了,人与人关系的阶级划分也随之消失了,人是有着独立性和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这一设想(     

    A.弱化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深刻反思了现存的社会制度

    C.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兴起

    D.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想性

  • 21、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 22、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 23、陈寅恪先生认为,“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据统计,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由此可知,隋代至唐早期(       

    A.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

    B.科举制度不受帝王重视

    C.选官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D.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

  • 24、当意大利发出最后通谍时,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国颁布了《告人民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其目的是(     

    A.唤醒民族意识

    B.维护国家统一

    C.支持民族经济

    D.加强军队建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的________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________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 26、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27、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________占主导地位,在惩治德为首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基础上,确立帝国主义在________统治新秩序。

     

  • 28、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 29、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 3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洋务运动时期。

     

  • 3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 32、________的胜利(填战役名称)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 3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血了________捍卫了________。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抗战的胜利为___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________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印度、巴比伦都已经进展到了此种耕地的地位。但是占有耕地的人民既然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既然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和世界历史其他部分的关系,完全只由于其他民族把它们寻找和研究出来。”

    对于黑格尔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36、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开创的重要政治制度,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一朝代?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意义?

    (2)有人说:现行高考制度任然有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

  • 37、简答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会议?

    (3)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4)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哪一事件?当前,中美正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 39、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了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动荡。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措施中各举一例,说明该项措施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的。

    (2)上述改革都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王安石最后被罢官,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