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 2、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 3、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

    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 4、在大明律中有条款对越级使用服饰严惩。但到明朝后期,多有“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就连士人和官吏专用的“方巾”“云履”也在民间流行。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律法缺乏权威性

    B.丝织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 5、由于多年战争及欧洲国家兑换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60%。1973年,欧美爆发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这导致了

    A.美国失去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B.美元被欧元取代

    C.美国寻找新的美元挂钩标的

    D.尼克松总统下台

  •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协同作战,打败法西斯,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7、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

    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

    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 8、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 9、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 10、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 11、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A.加强官吏的管理

    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

    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 12、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 13、1947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一变化

    A.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B.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D.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14、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 15、有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许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并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

    B.编纂《民法典》

    C.废除雇佣兵制

    D.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

  • 16、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 17、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

    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

    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 18、陈寅恪先生认为,“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据统计,唐早期的科举入仕官员有245名,在整个唐早期的899名官员中占比仅为27.8%。由此可知,隋代至唐早期(       

    A.地方割据势力潜滋暗长

    B.科举制度不受帝王重视

    C.选官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D.士族门阀政治影响较大

  • 19、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 20、刘邦晚年与心腹之军功大臣订立了“白马之盟”。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皇室独享王位的权力,另一方面,军功大臣因功而侯,因侯而相,形成了以丞相为核心的政府权力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政府权力对皇权的分割。这表明汉初政权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政治妥协

    C.践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优化了中央各部门相互关系

  • 21、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

    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

  • 22、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③

  • 23、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 24、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填条约名称)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定。

     

  • 26、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多极格局。

     

  • 2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的________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________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 29、一战期间,代表中国参战的政府是________

     

  • 30、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

     

  • 32、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33、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 34、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列宁曾严厉的斥责农奴制改革是对俄国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依据史实说明列宁为什么会这样说。

  • 36、简述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及德国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和特点。

  • 37、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A.中国古代的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和《________》。

    B.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突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什么?

    C.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的两个著名的原则是什么?

    D.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中国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________

    E.19世纪俄国芭蕾舞剧《天鹅湖》著名杰作作者是谁?

  • 3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3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 39、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