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内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修改“八二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

    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政治制度体系初步确立

    D.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 2、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0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

    B.互联网发展完全颠覆了传统行业

    C.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都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 4、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 5、《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A.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 6、南北议和期间,孙中山提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构想——满汉蒙回藏“五族共和”,他没有坚持把满族人赶回东三省,换来了中国新的未来。孙中山的“五族共和”

    A.是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继承发展

    B.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精神

    C.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

    D.背离了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

  • 7、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 8、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 9、商朝前期的许多军事征战,往往要征集本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参与。自商王康丁以后,常备军的数量大增,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的记载日趋减少。以上变化反映出当时(     

    A.方国离心倾向加强

    B.商朝政治势力逐渐扩展

    C.国家机器走向完备

    D.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

  • 10、当意大利发出最后通谍时,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国颁布了《告人民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其目的是(     

    A.唤醒民族意识

    B.维护国家统一

    C.支持民族经济

    D.加强军队建设

  • 11、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 12、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 13、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

    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

    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 14、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这表明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普及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15、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中的省制开始于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元朝

    D.明清时期

  • 16、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 17、明末清初敢于挑战儒学正统思想、批判专制、提倡个性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有:

    A.李贽 黄宗羲 王守仁 朱熹

    B.王守仁 朱熹 陆九渊 张载

    C.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D.魏源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 18、两汉的察举与考试相辅而行,察举贤良方正时,便有对策之试。如《石林燕语》载:“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对上述两汉用人政策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

    B.德才兼备的取仕倾向

    C.考试入仕的选才标准

    D.唯才录用的用人理念

  • 19、下面是关于孔子与墨子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韩非子·显学》

    “孔子贵仁,墨子贵兼”

    《吕氏春秋·不二》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

    《淮南子·要略》

    A.墨家挑战了儒家的主导地位

    B.墨家与儒家并没有相通之处

    C.墨家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

    D.儒墨关系很早就已受到关注

  • 20、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 21、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

    法律法规内容

    数量(部)

    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

    商律、注册

    7

    1904~1906

    行业性法规

    铁路

    10

    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

    8

    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

    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

    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 22、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 23、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 24、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

     

  • 26、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配伍。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E. 中共八大

    F. 八届九中全会

    G. 十一届三中全会

    H. 中共十二大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是—   ②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④标志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的是—

    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⑥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是—

    ⑦为反帝反封建,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是—

  • 27、《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 2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 29、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 3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洋务运动时期。

     

  • 31、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 32、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33、完成表格

    领域

    时间

    成就

    国防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________

    1964年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医学

    1965年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

     

     

  • 3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2015年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

    (1)抗日战争中,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是哪次会战?

    (2)抗战中,中共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击的战争是那一次?

    (3)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 36、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起因和英法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37、通过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学习,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 39、现代政治文明倡导民主与法制,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德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民的权利做了哪些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