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很像)

  • 2、填入下面一段空白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典的探索,为什么在当世不容易得到认可?这是因为每一个时期的阅读都有其时尚性,受个人阅读的局限,受时代的局限,所以精神产品必须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经过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文化阶段、意识形态阶段, 人们对一部作品、对一个作家的认识,克服了个人阅读以及时代阅读的局限,达到了集体的理性和集体的共识,经典的价值才会突显出来。如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所说, ⑥  我们和一种精神产品拉开一段距离,“它的永存的意义才可客观地被认识”。所以传世是经典的一个属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但   而且 /   所以   就会   只要

    B. 一方面  另一方面  因此   一旦   尽量   /

    C. 要   要   至少   / 逐渐地  只有

    D. 因为   / 由于   所以   才   假使

     

  • 3、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数麻石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邻居;现在却不过是几封匿名信罢了。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但冷笑的人,虽然反对改革,却又未必有保守的能力:即如文字一面,白话固然看不上眼,古文也不甚提得起笔。照他的学说,本该去“数麻石片”了;他却又不然,只是莫名其妙的冷笑。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A.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20多家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商家举行围绕以“新消费我做主”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宜传咨询服务活动。

    B.这次“五月里的鲜花”歌咏大赛在校大礼堂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高二(16)班获得了冠军。

    C.2015年初,浙江创造性地推出特色小镇建设,并以此为抓手,着力培育支撑浙江长远发展。

    D.目前农民工在外打工,时间一长既积累了资金,又增长了见识,便有能力回来建设家乡。因此,应该给农民工返乡创业简化程序,解除束缚,让其能放心大胆地创业。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用沧海横流来形容这次海啸恰如其分:巨大的浪涛横扫长达270多公里的海岸线,以无坚不摧之势在陆地上肆虐,所到之处皆被涤荡一空。

    ②“演员在荧屏里演人,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气扬、摆谱比阔,实在没必要”葛优说,“老爷子教我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适用性大大增强,依然可以服务于时代。

    ④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条件如何变化,即使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都不动摇,永远为了理想、真理而奋斗。

    ⑤参加这次画展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画面中对人物形象勾勒得细腻生动、入木三分,已见艺术功力。

    ⑥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关于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外研究的人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进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战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孟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贯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著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40回)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②战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言行都引起了众人的哄笑,这表现了贾府上下人等仗势欺人、喜爱取笑他人的风气。

    B.“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本就不是适合吃饭的器具,拿出来一方面是捉弄刘姥姥,一方面也是炫耀和展示。

    C.“菜里若有毒,这银筷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贾府众人之间根本用不着互相提防。

    D.刘姥姥滑稽风趣的表演惹得全场哗然,笑态各异,无一重复,又都超出了每个人物平时的言行性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姨妈“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喷茶而不是喷饭,这一细节在前文有所铺垫,文章前后照应体现出作者行文细腻、构思精巧。

    B.在刻画众人大笑的场面时,作者注重独像刻画,同时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辅助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C.“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文章的插叙部分,这里补足一笔,使整个场景就完整了。

    D.刘姥姥以庄稼人的本色语言,有意迎合和逗趣,诙谐幽默,谈笑风生,赢得贾府上下的一致认同。

    【3】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

    【4】有人认为刘姥姥粗俗愚蠢,有人认为刘姥姥憨厚智慧,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处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和铠甲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和《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黄泉共为友。

    昼夜勤作息,__________

    (2)__________,葳蕤自生光。

    腰若流纨素,__________

    (3)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

    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4)下西风黄叶纷飞,______________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2)_____,不能十步;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故国神游,_____,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 ,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5)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此去经年,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父母总是将自己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寄托在美好的姓名中,屈原就在《离骚》中这样表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潜在《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轻舟快风表达了自己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该名取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剑篇

    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①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②“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华使焕寻剑,焕掘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前六句化用典故写龙泉剑的来历,据传是良匠用昆吾所产的精矿,锻炼多年精工铸造而成。它锃亮如雪寒光凛然,连剑工自己也得意地惊叹奇绝。

    B. 本诗赞美古剑器形优雅质地精良:古剑像琉璃玉匣里的白莲,剑柄上失误雕镂的金环却也辉映明月;剑芒耀眼像青蛇游动,鞘上花纹如绿色龟鳞。

    C. 本诗通过写古剑幸运的际遇,侧面凸显其卓越风采:正逢天下太平无战争,庆幸被君子佩带以防身;不只游侠们十分珍爱,英雄豪杰亦格外钟情。

    D. 结尾四句既写古剑中途遭抛弃、沉沦古狱旁的不幸遭遇,又用反问句表达了乐观、坚定和自信:虽然被埋没无所用,但非凡的光焰仍能照亮夜空。

    E. 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歌咏龙泉宝剑抒发人生不遇的感慨,吐露愤懑不平之气,表达渴望能有所用的理想和抱负,暗含讽劝当权者惜才用才之意。

    2全诗句句写剑,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哀溺文

    之氓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 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善游  咸:________________

    (2)中,船破,皆游  济:_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  怠:_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何不去之!

    (3)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7年4月30日晚,周杰伦西安演唱会上,因前排歌迷举牌挡住了后排的视线,现场安保人员将歌迷灯牌扔掉,在台上的周杰伦看到后出声制止:“你不要丢我歌迷的灯牌,有没有听到?你要控制秩序你把她灯牌丢掉干嘛?你给我滚出去!”安保人员在歌迷的尖叫声中离开了会场.事后,舆论哗然.有人认为,是沟通不畅引发了矛盾冲突;有人认为是前排歌迷只顾自己缺乏公共意识引发了矛盾冲突;有人认为周杰伦护粉心切,是暖心偶像;也有言论称周杰伦不尊重现场工作人员,用“明星架子”碾压普通人的正常工作……

      对此你怎么看?请就此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