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气候的影响,亚马孙河流域的居民、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居民多居住( )
A.冰屋子 B.吊脚楼 C.高架屋 D.土楼
2、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区分布在( )
A.亚马逊河流域
B.刚果河流域
C.非洲大陆上
D.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3、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B. 我国共有省级行政区23个
C.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 D. 我国设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
4、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面积仅为丘陵面积的一半 B.平原面积最大
C.盆地面积最大 D.山地面积最大
5、2020年7月4日下午5时,潍坊的小明同学收到来自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出的AR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A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录取通知书的发出省区是( )
A.
B.
C.
D.
【2】实现虚拟校园平台的关键因素是( )
A.市场与交通
B.气候与地形
C.资源与土地
D.技术与人才
6、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气温曲线可知,四个城市中位于北方的城市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7、读图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南北气温都较高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
A.24-28°℃之间
B.16-24°℃之间
C.8-16°℃之间
D.8℃以下
8、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点是( )
A. 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B.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地表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9、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高原和平原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盆地
【3】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季寒冷漫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4】东北三省变成了“北大仓”后,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 正确的是( )
A.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B.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C.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10、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岛
C.我国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很大
D.我国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
11、从郊区某水库运送1吨活鱼到市中心农贸市场销售,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12、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 ,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指标
13、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淮安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
14、2022年11月20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村民旺布的手机收到了来自杭州市桐庐县芦茨村民宿老板订购土豆的订单。读土豆运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豆发货地艾玛乡,属于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
A.自治区
B.县
C.乡
D.村
【2】土豆收货地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藏
B.浙
C.豫
D.秦
【3】途经地西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西藏自治区
D.陕西省
15、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吉图珲客运专线去年“十一”正式开通运营,这里的“吉图珲”指的是( )
A.北京、合肥、福州 B.西宁、格尔木、拉萨
C.吉林、图们、珲春 D.吉林、沈阳、长春
16、嘎子和同学们利用暑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大家用照片记录了考察见闻,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城市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拉萨--青藏地区
B.吐鲁番--西北地区
C.上海--南方地区
D.长春--南方地区
第一站:上海市
【2】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上海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
B.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C.是我国经济中心
D.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
第三站:内蒙古朱日和
【3】在内蒙古的朱日和,能够享受奶酥、牛肉条、奶片等美食,说明当地的农业类型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4】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内蒙古朱日和的地理环境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第五站:拉萨市
【5】嘎子和同学们去拉萨准备了保暖衣物,防晒霜、高反药品等,下列描述与此无关的是( )
A.拉萨海拔高,气温低
B.拉萨日照强
C.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
D.拉萨是佛教圣地
17、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则,下列的搭配合理的是( )
A. 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区~开发梯田,发展种植业 B. 我国的西北地区~发展林业
C.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D.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18、尧尧一家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旅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地位于低纬度,夏季气温最低
B.甲地年降水量多
C.乙地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D.乙地属热带草原气候
【2】造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尧尧在乙地可能欣赏到的景观( )
A.
B.
C.
D.
19、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海南岛
B.青藏高原
C.帕米尔高原
D.漠河
20、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总人口居世界第1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1、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
序号 | 类别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铁路 | 公路 | 河运 | 海运 | 航空 | 管道 |
1 | 观赏三峡风光 | 重庆—武汉 |
|
|
|
|
|
|
2 | 参加紧急会议 | 乌鲁木齐—北京 |
|
|
|
|
|
|
3 | 十万吨煤 | 秦皇岛—上海 |
|
|
|
|
|
|
4 | 1000吨石油 | 大庆—大连 |
|
|
|
|
|
|
5 | 5吨活鱼 | 密云水库—北京 |
|
|
|
|
|
|
6 | 5吨长绒棉 | 乌鲁木齐—上海 |
|
|
|
|
|
|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
2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____用地、____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我国把“十分珍惜、____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3、读“我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② ,
高原:③ ,⑥ 。
平原:⑤ ,⑦ 。
海:⑧ ,⑨ 。
(2)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24、填空题
(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我国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
(3)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______。
(4)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5)中国的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辽国坦荡,草场广布的是________。
(6)以黑土闻名的平原是________,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________。
25、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还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
26、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是 ,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是 。
27、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_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8、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29、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图中黄河主要支流的名称是:①、______ ,②、______。
⑵、黄河比珠江长,但是水量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______ 。
⑶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 。
⑷、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 。
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_____河段。
30、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图中①应当填入____因素,②应当填入____线,③应当填入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应当填入____因素。
(2)由材料一可知,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强,南方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配合好。
材料二:邮戳是邮局盖在邮票上的标记,邮戳上的地名是邮局所在地,下图是4个在不同地区加盖的邮戳。
(3)图中的邮戳中,加盖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____,加盖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____。(填序号)
3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A、B均属于耕地,二者以____一线为界,该线以南耕地A以____为主。
(2)土地利用类型C是____,该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合理开发会导致____现象。
33、左图示意中国地理分界线,右图示意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此线以西降水____。
(2)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此线以西地形以____为主。
(3)图甲中曲线____是我国1月0℃等温线。E点地处干湿地区中的____。
(4)图甲中F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
(5)根据图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
34、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____(均衡/不均衡),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____(高/低)。
(2)图中①表示的土地类型是以____为主的耕地,②表示的土地类型是以____为主的耕地。
(3)图中③表示的土地类型是____,主要分布____(地形)和丘陵区。
(4)漫画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填序号),表示的土地问题是____,解决措施是____。(一条即可)
35、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布在E地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 ,C地少数民族主要信仰______教。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_族聚居环境的描述,B所在省级简称为_______。
(4)下列少数民族分布与主要所在省连线正确的是______
A.朝鲜族——吉林省 B.傣族——台湾省
C.黎族——云南省 D.高山族——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