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
3、下面是小郡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上所做的发言,其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
因为热爱文学,我已经阅读了很多书籍。①其中的外国名著有美国作家阿西莫夫的《基地》《新疆域》,②近代名著有鲁迅先生的散文《社戏》,③古诗方面我最喜欢代表着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诗经》,④古文我也有所涉猎,最喜欢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和柳柳州的《小石潭记》。我坚信,广泛阅读,是提升文章鉴赏力的最佳途径。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 , , , , 。
①水是满满的、软的
②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
③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
④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
⑤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
⑥山是青得要滴下来
A.⑥①②⑤④③
B.⑥②⑤③④①
C.③②④⑤①⑥
D.⑥①②④⑤③
5、阅读《使至塞上》,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出激烈战斗的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柯察金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
柯察金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一广场改造设计方案》公示
为弘扬我市历史文化、发掘红色资源,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增强太原市的吸引力、影响力,拟对五一广场进行整体改造。
五一广场是1951年在太原首义门城楼、瓮城城墙墟地上建成的。五一广场作为太原市民的精神地标,是我市重要的政治集会和节日庆典活动场地,是迎泽大街的重要门户节点。改造后的五一广场占地约3.75公顷,分为南、北两个广场。本次改造规划方案结合五一广场历史性、文化性、纪念性等特征,在广场中轴线位置上设置首义门、国旗、雕塑三大主题元素,强化南北广场空间轴对称,以“千年城道”理念拉通南北广场。北广场将结合历史资料复建“首义门”,纪念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的功勋,将承担起太原市的精神象征和城市灵魂,是英雄太原、文化太原的载体和坐标。南广场以“国旗广场”为核心,设一组八路军北上抗日的纪念群雕。“国旗广场”以打造太原城市礼仪空间为主题,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二
太原首义门
首义门,原名承恩门,是明清两朝,太原府城外八门中的其中一座,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因其面朝帝京(南京)承接皇恩而得名。清代中叶,该门被来自东山的洪水冲毁,政府重拨款新修此门,自此以后承恩门别称“新南门”。1907年,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竣工,太原车站选址于承恩门外。尘封数百年的“新南门”,真的迎来新生。从此,它不仅成为进出太原城的通衢要道,而且还以“鼎故革新”的气度,迎送过20世纪许多政要和名流,如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知名建筑师伉俪梁思成林徽因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西的起义军于10月29日凌晨,由承恩门进入府城,一举攻占巡抚衙门,光复太原。辛亥革命胜利后,为纪念太原首义,承恩门更名为首义门。解放战争期间,首义门在炮火中受损。建国后此门拆除,原址辟为五一广场。
2021年复建后的首义门,修旧如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整体建筑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长60米,宽32.9米,高39.25米,由下部城台、上部城楼两部分构成。其中,下部城台是砖石混凝土材质,正中央筑有拱券结构的城门洞,从远处看,城门是明一暗三的制式;走近看,城门内部另辟有左右各一的藏兵洞,战时可储存兵员及武器装备。城台上部的城楼为四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主体材料全用木材,结构工艺为传统的卯榫结构。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4.66米;进深三间,纵深18.9米;高27.56米。楼上三层设回廊,可供游人登临。每层的连栏、檐柱均用朱漆彩绘,楼阁四面装菱花格隔扇门窗。
城楼顶部有优美的飞檐翘角。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楼顶为灰瓦绿琉璃剪边,脊饰龙头兽吻。城楼外侧重檐上悬挂木质大门匾。上书的四个描金大字“锦绣太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建成后的首义门,将和它西侧的道教建筑纯阳宫、东北方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儒学圣地文庙等历史文化建筑,一起融入太原市“府城文道”旅游廊带,成为体现太原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材料一,在右面的平面示意图①、②处标出“首义门”和“国旗广场”的位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请你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简要分析。
【3】请你结合材料,写一段文字,向外地朋友介绍首义门。要求语言简洁条理,内容要涉及其历史渊源及建筑特点。(不少于100字)
9、请根据下面链接的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蝉的地穴》,围绕蝉的一个突出特征,以蝉的口吻为蝉自己写一篇“自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符合文体特征,符合写作要求;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师生个人信息;④500字以上。
资料链接:
《蝉的地穴》(节选)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儿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气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考察气候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附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