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钦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文学家。他的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C.《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特点是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D.《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事理说明文,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往往是强大的,它往往规制着后来者谨慎遵循而不得 。传统又是脆弱的,它时不时也会被人们的偏好和 引入歧途。人们既然会因为古尔德作为独树一帜的《哥德堡》演绎者的盖棺定论,而 他那种种不合常理的行径;自然也可能轻易地接受有关郎朗演奏《哥德堡》“矫揉造作、品味不高”的评价,而 他表情夸张、肢体语言过分的台风。

    A.僭越   浮浅   观赏   诟骂

    B.逾越   浮浅   观赏   诟病

    C.僭越   肤浅   欣赏   诟骂

    D.逾越   肤浅   欣赏   诟病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qiāo)  红(fēi刻(juān首低眉(hàn

    B.息(zhì首(qiáo黑(yōu)   不及防(cuì

    C.亮(zèng)  形(dùn) 不chuò) 藏污纳gòu

    D.mèi) 解pāu) 一liǔ息敛声(bǐng

  • 4、下列对陆游的《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字写出了春意的暖融。

    B.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诗人创造了一种散发着香味、空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C.后两句,诗人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D.写此诗时,诗人已过不惑之年,此诗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角度刻画了海棠花的美丽。

    B.“故”照应上句地“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

    C.后两句运用典故,诗人不忍让花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诗人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D.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阡陌交通,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文段:

    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也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欢喜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掳去。他追击敌人,终於把那匹马夺回!

    上面语段出自______(填国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填人名)

    (2)“意大利蟋蟀没有黑色礼服,也没有整个蟋蟀类所特有的臃肿外表。相反,它纤长,娇弱,体色很浅,近乎白色,这与它夜间活动的习性十分适合。”这段话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3)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①“母大虫”___________②“一丈青”_________③“母夜叉”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美丽的颜色》(节选),回答问题。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⑦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⑧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⑨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⑩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1】【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2】【2第②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3】【3如何理解第⑥段居里夫人说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度过的却是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4】【4第⑥段画线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5第⑩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6】【6如何理解第但加点词“反自然”的意思?其后的画线句表现力作者怎样的想法?

    7】【7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________的背后

    要求:①情感真挚,可写生活体验、感情历程,也可写思想飞跃、青春感悟……

    ②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