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儋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几辆大型推土机轰隆隆的推动,一些陈旧老屋分崩离析,轰然倒塌。

    B.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他那不修边幅的打扮,略显普通的样貌,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C.你早晨说昨晚在书店里看书,下午又说昨晚在琴行练钢琴,你这不是自圆其说吗,你到底在干嘛?

    D.老家院子里有几棵松树行将就木,今天早晨,他就找人把它们全部砍掉了。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旧址将以每天10小时平移约7米的速度东移70米,计划10日左右完成平移。这是武汉文物整体平移首例项目。

    B. 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使少年因不当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C. 今天的牛奶销量达到了大约15万左右箱,是历史的最高水平。

    D.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shè)取   (qiān)维     ( chú)     (yǎo)无消息

    B.雕(lòu)   (jìn)       (wèi)勉       惨绝人(huán)

    C.(bì)邪     (huì)       (Iuò)绎       春寒料( qiào)

    D.(bīn)临   (zèng )亮   (zhóu)舻     (yān )恹欲睡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B.青海湖湟鱼洄游产卵的壮观景象引来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C.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思,在思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D.即使海枯石烂,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美好始终驻留心灵深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哪些景物突出了“早春”的季节特点?

    【2】从用词角度品析“最爱湖东行不足”蕴含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2)《答谢中书书》中从视觉角度,由静入动,表现傍晚景色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春望》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的悲愁。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填空。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段话中的人物分别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花荣”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觅记忆的声音

    柳萌

    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每个地方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声音。这些有特点的声音,即使在黑夜里听到,都会让你准确地判断,你此刻在什么地方。

    ②比方,我家乡宁河青青稻田里,夏日那一片清脆的蛙声;比方,我去过多次的北戴河,傍晚那海浪扑石的涛声;比方,我游玩过的川地成都,茶馆堂馆冲水的壶声;比方,那年独坐莫斯科河边,白桦树在风中摇曳的响声;比方,漫步音乐之都维也纳,无处不闻的优美琴声,如此等等,都成了我记忆中的声音,只要一想起这些地方,那声音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我的耳边回响。

    ③这次来到广州番禺,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充满现代感。城市充沛的活力,犹如南方的阳光,灼开了我昏花老眼,我真想看看,早年芭蕉树丛的景色;然而,触目可见的只是零散芭树,倒是有众多新鲜花木,不时拥到我的眼前。旧景不再,旧情依然。

    ④在参观空闲小憩时,在一家茶厅饮茶赏乐,听着优美的广东音乐,立刻让我不由得想起第一次听到的这南国的声音。那声音比之现在听到的,好像更悦耳、更美妙、更抓心,更充满化不开的韵味儿。是呵,那伴过轻盈舞姿的《步步高》还在吗?那让人遐想的《饿马摇铃》去哪里了?那《平湖秋月》的旋律还那么优美吗?我在询问,更想寻觅。我询问的是广东音乐,我寻觅的是我的生活。

    ⑤我第一次到广州,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10月。火车到达的时间是在晚上,走出灯火辉煌的火车站,像到每个陌生城市一样,我想捕捉异样的景色,然而,我看到的却别无二致,在失望中忽然听到,那唯有广州才有的声音——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还有那噼噼啪啪的木屐声。于是我兴奋地跟同伴说:广州这座城市太有意思了,用独特的美妙声音,向远方客人问候!这声音是生活的交响,这声音是远古的足音。这声音中的景色,如同一小幅油画,保存在我记忆的相册里。

    ⑥后来我又多次来过广州,广州的高楼多了,广州显得洋气了。然而,那噼噼啪啪的木屐声,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了,木屐被柔软塑料鞋代替;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只在餐厅里会偶尔听到,街头响起的大都是流行乐曲。我只是遗憾,却并不惆怅。时代的进步,生活必然变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彼此间多些宽容,才会和谐。而我,依然怀念那逝去的记忆中的声音。

    ⑦这次来到广州番禺,那噼噼啪啪的木屐声,同样在任何地方都未听到,原以为,那悠扬舒展的广东音乐,大概也不会再飘出来了。谁知在那个休憩的茶厅,却举办了一次广东音乐演奏专场,而且还有醇厚的女声伴唱,着实让我过了把广东音乐欣赏瘾。当然,比这更欣慰的是让我知道,早年记忆中的广州的声音,并没有在这块土地完全消失。

    ⑧除了这古老的广东音乐,在番禺,我还寻找到了另一种乐音,它比之柔美的广东音乐,更有着震撼心魄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番禺人冼星海的乐音。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出生于番禺榄核镇一个渔民之家。可能是这块土地的乐音,滋养了他的音乐天赋,闯荡过的纷繁的大千世界,开阔了他的眼界和心胸,他用跟乡贤们同样的音符,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我曾经在晚霞落尽的壶口,借助微弱的光亮欣赏瀑布,那壮阔的阵列,那震撼的响声,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兵马,扶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扑面而来而后又渐渐远去。此时我分明清晰地听到了,黄河的吼声,太行的号声,让一个不肯屈辱的民族,昂首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星海是可敬的,番禺应自豪。

    ⑨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表述声音。我发现当代的番禺人,更喜欢用新的声音,倾诉对新生活的感受。这新的番禺的声音是大夫山公园的潺潺流水声,是沙湾活动中心的击乐声,是建设工地搅拌机的轰鸣声……这声音寄托了番禺人的无限向往,这声音滋润着番禺人的心田。

    【1】作者到广州寻觅到的声音以及当时的感受是不同的。阅读全文补写下面的表格。

     

    寻觅到的声音

    感受

    第一次到广州

    悠扬舒缓的广东音乐、噼噼啪啪的木屐声

    兴奋

    中间多次到广州

    遗憾,但并不惆怅

    这次到广州

    【2】作者认为“每个地方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声音”,那么在作者看来,广州的声音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伴过轻盈舞姿的《步步高》还在吗?那让人遐想的《饿马摇铃》去哪里了?那《平湖秋月》的旋律还那么优美吗?

    【4】文章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只是遗憾却并不惆怅”?

    【5】请你将下面的链接材料与本文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对比,概括两段文字中壶口黄河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各自抒发的情感。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梁衡《壶口瀑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1)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茫、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谙世事感到后悔、自责……

    请以“我不该这样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題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2)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并且,也许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