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兴安岭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是(  )

    A. B.

    C. D.

  • 2、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候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三国时期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台湾的是

    A.卫温 B.霍去病 C.郑成功 D.郑和

  • 4、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 5、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图所示《玄秘塔碑》的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如鉴定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玄秘塔碑》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柳公权 C.唐朝颜真卿 D.东晋王献之

     

  •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南宋

    B.金

    C.元

    D.秦

  • 7、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

    A.阪泉大战

    B.长平之战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 8、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9、“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工程是(     

    A.大运河

    B.长城

    C.都江堰

    D.赵州桥

  • 10、素质教育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 11、象棋的棋盘中间写有“楚河”“汉界”字样,作为红方和黑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楚汉之争”.这里的“楚”是指

    A.蒙恬 B.项羽 C.陈胜 D.刘邦

  • 1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造字方法是

    A.指事字

    B.象形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 1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 14、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 15、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他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B.李冰 C.商鞅 D.盘庚

  • 16、《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车同轨,书同文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 17、饮茶本是南方风俗。北魏时,北方人以浑名“漏扈”“水厄”等称呼嗜茶者;然而,唐中期前后,“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南北地区交流加强

    B.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D.南北饮食差异消失

  •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A.临洮——咸阳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 19、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在此设立行政和军事机构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元朝开始正式归属中央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 20、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关于茶具的选择,“茶圣”陆羽曾记载: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这里的“邢瓷”属于

    A.青瓷

    B.唐三彩

    C.秘色瓷

    D.白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左图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___________制;下右图印证了___________在秦国的变法举措,该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22、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贾思勰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 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________________”自称。

    (2)__________________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3)河南___________(地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韩、西汉、新莽、玄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宋、后赵、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多个政权在此建都。

    (4)庙号起源干商朝,是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常用有太祖、世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高祖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魏高祖曹丕、晋高祖司马懿、汉高祖____________(姓名)。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6)《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创作者是东晋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 25、《齐民要术》

    (1)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种植农作物必须________,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是我国现存______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__________上占有重要地位。

  • 26、宋代统治者为防止武将跋扈现象出现,实行___________政策。

  • 27、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 28、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 29、填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世界最早的兵书

     

    世界最重的青铜器

     

     

     

  •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的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贾思勰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链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举出夏、商、西周三位开国元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该诗所反映的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秦实现大一统后,为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革新政治统治模式,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至今。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的制度及其目的。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4)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对西汉王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